有跑步者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平時我的跑步狀態就像永動機,耐力強,速度穩,但一到比賽就出意外,一直跑不出預定的成績。“
當跑量,耐力,配速規劃都沒問題時,比賽越跑越不在狀態的原因,到底出在哪?
跑著們聊著聊著,終於找到了癥結——他的LSD訓練,常常是隨心所欲,到某個節點想跑快了就提速意思意思,覺得跑夠距離就行了。甚至,有時候跑high了,自己耐力又好,就會為了多跑一陣子而放慢腳步,越跑越慢。
LSD長距離慢跑,這慢也有慢的要求,不能慢出圈。慢出圈的LSD,其實早就失去了LSD的意義。
我們知道,運動中的耐力分為兩種——“一般耐力”和“專項耐力”。
一般耐力是一種長時間連續運動的能力,它是有氧耐力的基本表現,它只強調長時間,更接近我們平時對這個詞語的理解。
專項耐力,是運動員為了獲取專項成績而最大限度動員身體潛能、克服專項負荷與疲勞的能力。
除了時間外,它更強調要維持一定的強度,這就是重點。
兩種耐力的訓練程度,直接關係到跑者的比賽能否有精彩的表現。
如何提升一般耐力?
LSD是Long Slow Distance的縮寫,譯為“長距離慢跑”,是以“低強度”和“長距離”為特點的有氧訓練。一般訓練距離在26-35公里。
它能提升人體的有氧運動水平,鍛鍊肌耐力,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讓你在長時間的比賽中獲得更多的能量。
這些對馬拉松等耐力運動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很少有人真的跑對了LSD。
LSD強調(速度)慢和(距離/時間)長,不代表它對速度沒有要求:
運動強度低於50%最大攝氧率,就很難對有氧耐力起到訓練作用,超過70%,又會讓脂肪供能比列減少,身體負荷強度過大。
維持到65%最大攝氧率,是比較合理的設定。
這意味著你不能隨心所欲提速/降速,儘可能平緩地勻速完成訓練。
距離也並非越長越好,按照丹尼爾斯訓練法建議是,LSD訓練最長2.5小時或者30公里,哪個先到採用哪種。
LSD訓練中,最忌諱的就是越跑越慢,累積垃圾跑量。
速度開始下降,不夠平穩,那麼堅持下去也無法達到刺激身體的目的。
一次高質量的長距離訓練,應該是在身體即使疲勞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配速。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一般耐力,否則帶來的只有傷病。
如何提升專項耐力?
提升專項耐力離不開一個詞——乳酸適應區間,指開始出現無氧代謝、乳酸濃度出現陡增的拐點。
如果速度低於乳酸閥速度,身體就不會堆積乳酸;如果速度高於它,乳酸就會迅速在肌肉裡堆積起來。
而配速恰好處在一個臨界點上時,有乳酸產生,但是量很小,不足以使你抬不動腿,能逐漸培養身體去除乳酸的能力。
訓練配速大約在最大心率或最大攝氧率的80%,在這個強度下跑步,有氧耐力水平、乳酸閾速度會顯著提高哦,這就是乳酸閾訓練/節奏跑。
它助你提升的能力,就是比賽時維持較高配速,還能堅持跑完長距離的基礎。
比賽前夕,也可以用接近比賽的形式、比賽的強度進行乳酸跑,從而習慣自己的目標配速。
專業高階的跑者會嘗試間歇跑(中短距離全速跑,85%~95%最大心率),難度強度更大,提升效果更顯著。
不過對於業餘跑者來說,這樣訓練還是有一點點危險,咚妞建議只進行乳酸閥訓練即可~
注意:乳酸閾訓練單次訓練不超過半小時,或者控制在10公里以內(一定要注意心率反饋)。
這幾個訓練方法都比長距離要累很多,不過也很值得。
畢竟,在跑步初期階段,一般耐力的提升就能讓你的比賽成績提高,但當到了一定水平後,專項耐力的欠缺才是PB的瓶頸哦。
如果對自己除了堅持運動,保持健康跑的要求外,還有PB的小目標,那就認認真真積累跑步知識,踏踏實實用里程實踐和檢驗邊學邊練邊進步吧!
只有在跑步中訓練跑步,你才能跑得更好!願你輕如羽,跑無傷!一起跑步,一起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