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高考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
高考改革方向如同謎團,變幻莫測:新高考改革,選科調整(一會兒物理行了,一會兒物理又不行了),名校取消自主招生(清北順路也取消了三位一體),又推出了強基計劃,拔高藝考生的文化課要求,取消高水平藝術團從高考招生環節選拔......
中考也不甘示弱,迎難而上:實行了多年的保送生政策取消了,全員中考;你以為從此邁入“一考定高中”的清流時代,沒想到又冒出一個名額分配生制度(這其中汙漆麻黑的道道,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你以為以後都跟著分配生制度走了吧,又出臺檔案說期中期末成績不得與升學掛鉤......你看,挺魔怔的吧?
這就搞得家長們心裡慌兮兮的,生怕自己打個瞌睡、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一個政策調整,導致孩子走錯路,考不上好學校。
昨天,有家長給我發來這樣一張圖,讓我幫忙解讀一下。
匆匆一看,這裡面的資訊確實挺嚇人的。難道中高考升學政策又要變天了嗎?
上圖的資訊簡單歸納一下:
其實這種半專業化的說辭,確實很容易讓人覺得是真的,比黃金還真。
下面我用自己專研新高考3年的腦洞來逐一反駁:
這套說辭最難受的地方就是:你覺得它是不對的,但又隱隱透露著對的思路;你說它是對的吧,又覺得哪哪都透著不合理。大概就是所謂的半懂不懂“神棍論調”吧。
先說說合理的地方,從雙減的執行力度,以及國家陸續推出的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名單來看,確實國家大力發展職業高等教育的方向已經很清晰了。
那麼,重視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不是就要把“師範、法律、會計、工程、土木、新聞傳播、醫學等大學科將被劃歸為職業教育”呢?是不是就要把本科的專業縮減到高等教育的40%,把專科的專業增加到60%呢?
我覺得總結出這結論的人腦子應該是瓦特了。
師範,現在的門檻都拔高到研究生了,有些學校甚至都拔高到了博士,“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已經而成為一些學校刻在骨子裡的口號。最不濟也要本科吧?你告訴我劃給職業院校??另外我覺得師範也是要搞理論學習的,比如心理學、教育學規律等,按職業教育那一套顯然是不行的。
同理,法律、會計、新聞傳播、醫學都絕不可能劃分給職業教育!哪怕是職業教育的大學本科,因為這些都是要搞理論性研究的,不適應職業教育的路子!(本科文憑的醫生能去三甲醫院看病嗎......)
而且,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代表要大力壓縮普通高等教育,可能會有一定的調整,但是不可能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上,把普通高等教育壓迫為劣勢!
有些工作是流水線培育出來的人可以完成的,有些工作是隻有“具備超強天賦、業內大佬加持、全國學術資源傾斜”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勝任的!前者的工作隨時可以被替代,後者隨時可以研究出替代前者工作的人工智慧。科技不可能倒退,教育改革也是!
985名校於2020年1月推出強基計劃,明確提出要重點培育和發展數學、物理、化學、哲學、漢語言等基礎學科。但僅限於36所985大學透過強基計劃招生的試點專業/班型。如清華的致理書院(理科)、日新書院(文史哲人文領域)、未央書院(理+工交叉培養)、探微書院(理+工交叉培養)和行健書院(理+工交叉培養)。
可以看到,基礎學科的培育是偏研究性的,清華這些專門為強基計劃開設的書院,要麼搞人文,要麼要理科,要麼搞“理工科交叉”(工科是偏應用型的,理科是偏研究型的)。這些理論性的研究,沒有各個領域的大佬教授加持是完全走不通的。因此,國家把培育基礎學科人才的重任交給了全國最拔尖、最頂級的36所985大學!由這些大學調出本校最牛叉的一批教授來帶隊伍,搞基礎學科人才的培養。
可以說,基礎學科的發展,基礎學科人才的培育是關乎國家大計的,甚至關乎國家未來在關鍵領域國際競爭力的,是一件嚴肅而光榮的大事。沒有幾斤幾兩是擔不起重任的。
因此,上圖說大力發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人工智慧等基礎學科研究專業,且畢業學歷要求將逐步調整至碩士及以上。”這件事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改革的主體搞錯了,並非“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而是少數幾十個“全國頂尖名校”。
(補充一點,強基計劃是本碩博連貫培養的,有優先保研直博、出國交流、參與國家級重要實驗的資格)
說說合理的地方,“研究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學段銜接的新路徑,不排除設立除高考以外的途徑”,這個方向是對的!但屬於馬後炮了。因為無論是“3+2”還是“中本一體化”,都已經在實施了。
我認為職業教育的核心不在於擴招,而在於拔高教學培育質量和社會認知!擴招這件事國家早就在做了,並沒有什麼大效果,很多人職業教育院校畢業依舊不好就業,只是擴大了大學生的總體基數,拉低了大學生的總體質量。
我提的這個方向,國家應該已經在籌備方案的路上了,因為從已釋出的檔案來看,是有這個端倪的。
一方面,提高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無論是從中考分流、還是從高考分流,都會想辦法吸引優質的生源來報考職業教育。比如杭州市人民職業教育學校與浙師大開展的中職和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合作,聯合培養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
於是,今年就有中考580分+的學生報考職業教育的院校,生源質量馬上就起來了。(杭州中考滿分600分)
再包括我們上文提出的國家推出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名單。這是鼓勵高考分流的學生,能夠因為“扶持職業高校”的政策優勢,報考職業教育大學。(特別是那些分數線介於本科和專科之間的學生,可以鼓勵部分學生放棄墊底民辦本科,就讀國家推薦的拔尖職業教育院校。)
另一方面,給予試點職業高校各方面的扶持,拔高自身教學質量,讓一部分職業教育院校先“強“起來,並可能推出“高等職業院校應用型研究生試點培養”,對試點職業教育院校的畢業生給予就業推薦和幫扶(特別是高校與企業深度合作,企業點對點消化應屆畢業生的實習就業問題)。這樣就從社會認知的角度,抬高了職業教育的地位,同時也倒推拔高了教學質量。
這句話也是明顯不對的! 高考分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選拔出普通高等院校的優質生源,為國家將來培育真正高精尖人才做人才質量和數量上的儲備;
又要分流出不適合繼續搞深層次理論學習研究的學生,讓這批接受過高中知識教育的孩子(起碼學習能力是得到訓練的),走向適合自己的職業教育大學學習應用型的知識和工作技能,為以後國家的新工業化發展做出貢獻。
今天我對中高考升學神棍論調的批判就到這裡了,這麼多的乾貨輸出,不知道你們看明白沒有,反正我是寫得挺爽的。
簡單總結一下:
1.未來高校教育總體上會朝兩個方向去發展。
一是以36所985大學強基計劃試點為代表的“基礎學科本碩博聯合培養”方向,本質上是大力選拔和培養“高精尖”人才!為以後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科學研究供給新鮮血液,在國際上保持領先優勢。同時解決我國在“文史哲人文領域”的人才稀缺問題。
二是以國家推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全國示範性高職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名單為代表的職業教育大發展方向,本質上是培養應用型高水平職業人才。這類人才向上可能有讀研機會,就業能夠適應新工業時代製造業對藍領工作技能的高水平要求。(未來普通的一線工廠“螺絲釘”大機率會被人工智慧機械所替代,不搞職業教育會影響全國工業“換代升級”,也會加劇失業率。這於國於民,都是不利好的。因此搞有水平有質量的職業教育迫在眉睫。)
2.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變革,會倒推影響中高考分流。類似於“中本一體化”的專案會不會越來越多?中考分流職業教育的好處會不會增多?(比如可以確保拿到職業教育本科文憑+就業幫扶)這個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3.高考趨嚴的形式可以說是很明確了。
一方面名校對裸考名額收緊,升名校的渠道越來越集中到“強基”和“三一”,這兩個政策都非常偏愛“數學”和“物理”學霸,兩者都要綜合評價(高考成績+校測+綜合素質評分),這對尖子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2021年選科政策的調整(理科工科醫學農學均要求選物理+化學,佔據全部專業的89%),導致除了物化學霸外,普娃很難報考心儀的大學和專業。(文科生考同一所大學,分數要比理科生普遍高五六十分)
另一方面藝考、體育等對文化課的要求拔高,高水平藝術團直接從高考中取消。其本質上就是把走“歪門邪道”考大學的道路全部堵死!
總而言之,國家要選拔“高精尖”人才,要培養適應新工業的“高水平藍領”,就是不照顧打醬油的普娃,並且不遺餘力得掐死走“歪門邪道”考大學的囂張氣焰!
你覺得呢?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雞娃升學圈,版權歸原作者 圈圈 所有。)
宣告:本文觀點與立場均與 139 郵箱無關,如有侵犯請聯絡我們刪除,聯絡郵箱: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