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進注:各類“美國衰敗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實的陳述、邏輯自洽;不過,有些判斷則可能失之偏頗(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儲被捕的某“財經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龐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國憑什麼》(2012年出版)介紹了美國的經濟、科技、軍事、教育、營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現在看來並不過時。那就從4月2日開始,特選摘部分內容,和大家分享……)
強勢美國面面觀:“公司共和國”險象環生
5-1-4 時代新貴的權杖
那些擁有巨大個人財富的新貴階層,需要掙脫公司和現有建制的束縛,在政治領域接管並運營國家機器,這不是什麼意識形態工程,而純粹是為了給他們個人及其“首屬群體”帶來最大的財富、最不受干擾的權力,以及把事情弄砸之後最大的被拯救機會。也就是說,他們著手掠奪現有的美國監管體系,尋找掠奪物件,包括美國亂麻如絲的社會福利體系,以至整個外部世界。
監管有助於增強相對先進企業的競爭地位,因為它能減少甚至消除來自落後企業的競爭。落後企業透過降低工廠、產品安全標準,以及支付更低的工資,來降低生產成本。監管因而為“更好”的公司取代“更差”的公司鋪平了道路。嚴格的監管有利於那些最具有達標能力的公司,而寬泛的標準給了落後分子一席之地。
但當權力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中從公司流出,並落入上面描述過的自由行動的個人手中時,工商界的進步分子和政府間的合作基礎已趨於消失。那些特別貪婪的工商業領袖,他們受公共監管的“困擾”最大,他們從自身利益出發看到了更為如意的可能性:全面控制政府機構。於是抓住了這種可能性,並指揮遊說者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他們矯情地聲稱,最好的監管戰略是“讓市場發揮作用”。問題是“市場”能否作為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隱喻來指導政策設計的過程?顯然不能。它不能捕捉到濫用權力的固有的可能性,它未能減輕個人面對技術挑戰進行決策的複雜程度,儘管監管性法令已經為市場架構豎起基樁。
加爾佈雷斯批評共和黨議員,特別在紐特. 金裡奇(Newt Gingrich,1943-)和後來的湯姆. 迪萊(Tom Delay, 1947-)領導下的共和黨參議院,成為公司控制國家的工具。行政部門,隨著小布什就位,成了被監管領域——採礦、石油、媒體、製藥以及農業——不折不扣的盟友,後來又有更多生力軍加入進來,試圖將監管體系打翻在地。這些人不是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待政府的經濟活動,而是將政府的經濟活動視為在美國以至國際社會牟取私人利益的機會。
第二任小布什政府公然把所能找到的最積極的反環保、反安全、反消費者保護分子,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工商界的說客,塞到了每一個它認為不能留空的監管崗位上。
這些事態的發展,一方面安插商人掌控國家,另一方面民眾支援的基礎開始衰落,對政府本身的性質產生了深遠影響。掠奪者們逐漸傾向於把國家當作一個事實上的公司來管理。
《誰統治美國(Who Rules America)?》(初版於1967年,1983、1998、2001、2005、2009陸續修訂了五個版本)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威廉.多姆霍夫(George William Domhoff, 1936-)早就認為,統治美國的,是那些創造了鉅額財富的機構的所有者和高管。由公司法律顧問、軍事承包商、農業工商業主以及大公司領導者所組成的企業共同體支配了聯邦政府。權力精英是“統治階級的領導團或操縱臂,它由積極的統治階級的成員和在統治階級控制的機構中任職的高層僱員組成”。
《誰統治美國?》出版四十多年後的今天,金融權力精英大大加強了公司化政府中的主導作用。正如BBC《新聞之夜》的經濟學編輯保羅·邁森(Paul Mason)2009年在他的的著作《暴跌》(Meltdown)中寫到:
自由市場全球資本主義的權力精英是非常容易描述的。雖然它看上去像一個統治集團,事實上卻是一個網路。在該網路的中心是經營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人,包括那些參加董事會的和在最高層任命董事會的人……他們從國內市場化和美國的對外政策中獲益。
邁森綜合描述的“自由市場全球資本主義”的權力精英的第一要素與金融權力精英相關, 關鍵問題是這些金融精英在美國政府和各州內支配戰略部門的程度。
金融利益的影響在財政部最為顯著,20世紀早期美國第三富人、銀行家安德魯·梅隆是1921年至1932年美國財政部長,更近一些,比爾·克林頓挑選高盛集團聯合董事長羅伯特·魯賓為其第一任財政部長,喬治·沃克·布什(小布什)則選擇高盛集團董事長亨利·保爾森為其第三任財政部長。
從奧巴馬當局在這方面作出的選擇,可以看出在行政管理中填補與金融相關的職位的人與金融業的關係,結果表明挑選出來發展和執行聯邦經濟政策的人物,都主要是從金融集團中抽調出來的,也有證據表明,存在一個嚴密的與高盛集團和前財政部長有大量關係的網路。(待續)
2011年12月寫於紐約哈德遜河畔
(思進注:除註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為思進原創。【免責宣告】本文僅代表原作者個人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自行判斷。內容或者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建議、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更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