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有句俗話:誰家過年不吃頓餃子?
不但餃子,但凡有一點條件,過年都得燉點肉。我出生於六十年代中期,沒經歷過捱餓的時候。對於過年,有清晰記憶是1977年,過年的時候,我家的豬不夠殺,到集上買了17斤肉。之前過年也燉肉,多少是記不清了。
過年燉肉,是必須的環節。不過一般情況下,燉的帶肥肉的肉,是不讓孩子吃的。燉熟肉的鍋裡,把煮好的肥肉撈出去,就剩下了骨頭,上下水,和不怎麼整齊的肉。這裡邊,真正屬於自己家人吃的,是骨頭,和不整齊不好看不太肥的肉。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那時候肥肉比瘦肉更受歡迎。那時候排骨很便宜,豬頭豬蹄雜水更是便宜,大家都不愛買。原因是這些東西肉少,肉少又不香,吃起來就不合算。也就是說,那時候吃肉的機會少,很多人吃起肉來能吃很多。如果是肥肉,吃多了就膩了,再也吃不下去,這樣家裡的花費會少一點。反之,如果是油少不膩的瘦肉、排骨、上下水,不少半大小夥子,一個人吃上三四斤都沒問題,家裡實在供應不起。
豬頭豬蹄上下水,是喝酒用的,也不會讓自己家孩子吃。人們能隨便吃的,就是骨頭。大家一等等半天,為的就是那可以隨便啃的骨頭。許多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些老年人,為什麼喜歡啃骨頭。其實,這純屬小時候養成的一種習慣。
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長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是不能浪費。一年到頭沒幾次吃肉的機會,任誰到了這時候就會格外的珍惜。肉多的骨頭,家長會留起來作為別用,能讓孩子隨便啃的,大多都是肉少難啃的骨頭,啃的不乾淨,會被責罵,甚至是拳腳相加的。因此,能征服難啃的骨頭,過程中充滿了成就感。這樣的成就感帶動下,這個過程也就充滿了趣味,味道也就變得特別好。 肯難啃的骨頭,光靠牙齒是不行的,往往要配合一些工具。最常用的工具是筷子,其它的像菜刀,剪刀,等等,都會用的到。某年的春晚上,著名啞劇演員王景愚表演過一個小品《吃雞》,把啃骨頭的過程表演的淋漓盡致。 不少人的印象中,大塊的肥肉吃起來沒意思,肉越少的部位,吃起來味道越好。像是以前沒多少人感興趣的豬蹄、鴨脖子、雞爪,現在都是比較受歡迎的下酒菜。以前經常啃骨頭的那些人,現在基本上都已經變老,對於營養的需求已經不太多,轉而追求口味,或者追求之前的感覺,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尤其是現在人們普遍講究生活質量,普遍營養過剩,這種事,就更加的不難理解。
那個時候,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挺多。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孩子的脾氣性格不同,聽話不聽話的都有。但是似乎一般來講,都比較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即使一時會有些情緒造成的彆扭,不快,但是在幹活、在專物專用這兩方面來說,大都不會違逆。
由於孩子多,能吃上肉的時候不多,而且男孩子們大多嘴饞,燉肉的時候不少心急的。為了能讓孩子一次吃個夠,也可能是不想讓孩子等得時間太長饞相畢露不好看,有的家長就會在肉還沒有燉的太爛、還沒有放鹽的時候,把一些肥肉撈出來給孩子吃。這樣做,往往能讓孩子一次就“吃頂了”,吃的吐了,以後見了肥肉再也不想吃。那時候誰家的半大小子正常情況下不太喜歡吃肥肉的,大多是吃沒放鹽的肉膩著了。
不過,儘管不少人吃肥肉會吃頂了,仍然會有不少人“肉量”特別足。我就親眼見過一次,哥哥捧著一大塊沒放鹽的肥肉,大概有一斤多,吃得津津有味。這之後,他仍然對肥肉沒有過敏,讓我很是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