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裡面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辛苦賺來的,談到投資理財的方式,多數朋友都會很謹慎,既要保證安全性,又要考慮還不錯的收益水平。不過,現在很多朋友都會選擇基金。
去年的市場行情好,基金都火出圈了,基金經理都成了娛樂版面的頭條人物。於是才有了:
“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坤坤不老,藍籌到老。”
“以前說起iKun我會想起蔡徐坤,現在我想起的是張坤。”
以上是算是花邊新聞,我是理工科出身,討論個事,還是喜歡拿資料說話。
今天,我在天天基金網上查了一組資料(上午搗鼓了半天,本來以為可以直接從Wind上面查到統計資料,最後發現只有公司才能註冊賬號,而且費用還不低)。
截至目前(2021/12/9),公募基金的總數是9532只,其中2020新成立了1431只,2021新成立了1753只。也就是說,最近兩年新成立的基金總數佔到了基金總數的近1/3。
再看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截至今年10月底,最新規模達到24.41萬億,再創歷史新高。
無論是從基金的總數、數量增速,還是資金管理規模來看,基金確實是火了!
那麼基金為什麼火起來?這是一時的現象,還是未來的趨勢?
It's a question!
01
當前的國內外形勢
基金大火的背後,還不得不先說一下當前國內外經濟的基本形勢。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在2010年,中國GDP就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說咱們中華民族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民族一點也不為過,然而,畢竟低垂的果實終有摘完的一天。自從2015年GDP增速回落到7%以後,這幾年的經濟一直維持中高速執行。很明顯,僅僅只是靠勤奮努力,不再能支撐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因此,我們需要一次產業升級,走上產業鏈的高階。這是政府、企業家們的主觀意願。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就算只是維持6%的年增長速度,到2030年前後,中國也能大機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試想一下,兩個人掰腕子,老美一直是老大,他能夠就這麼坐視咱們小中同學有一天把他給掰倒了?在這個背景下,中美兩國的經濟、政治等等各方面的摩擦的增加幾乎是一種必然,因為中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在列強的餐桌旁撿一些殘羹冷炙的小孩了。
2018年4月16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中興通訊的股價在短時間內,從30出頭一下子被幹到了11塊多。美國後續又接連出臺製裁中國的實體名單,包括可能給他造成威脅的各大高新技術企業,甚至是一些有尖端技術的高校(我的母校HIT就在被制裁的範圍之列,連Matlab這樣的工具都不讓高校的實驗室用了)。
於是,尖端的技術已經無法透過技術引進的方式獲得,中國的科技創新,不再被人卡脖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這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02
中國怎麼搞科技創新?
中國的科技實力跟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企業研發投入的相對不足。
根據歐盟公佈的全球前2500名的企業研發榜單,從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上來看,18 年我國大陸上榜企業中位數水平略超4.5%,比歐盟略低,同美國企業14%的研發投入強度卻是相距甚遠,可見企業研發活動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企業要搞科技創新,首先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因此,我們回到最基本而又最關鍵的問題:搞創新的錢從哪來?
從融資方式的角度來看,縱觀全球的主要經濟體,主要有兩種形態:
(一)以銀行為主體進行債權融資,以日本、德國為代表。這類國家鼓勵工匠精神,強調精益求精,也就是在已有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求精細度。我們能看到,日本貨、德國貨確實很用、耐用,但是很少發現這些年有創新性的產品推出來。
(二)以資本市場為主體進行股權融資,以美國為代表。這種融資方式加大對風險投資回報的預期,給創新型的初創企業進行融資,這些企業還沒有成功,然而只要有好的經營理念,投資人就敢於把錢投進去。透過這種模式培育起來的企業,Apple、Google、Facebook大家都耳熟能詳,還有這幾年風頭正盛的Tesla……透過股權融資,不僅能為一國培育創新型的企業,還能培育出了創新文化。
使用不同的融資模式,給企業帶來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到底哪種模式更有利於創新企業的發展呢?中國面臨選擇。
改革開放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使用的主要是以銀行為主體的債權融資模式。企業透過銀行進行融資,銀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自身的風險管控問題,要求企業有抵押物,且規模、資產以及盈利能力都達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說,銀行判斷企業一定能盈利才會把錢貸給企業。
總結一句話,就是銀行只給“確定性”放款。
大家也都看到了,只有大企業能從銀行借到錢。越是經營穩定的大企業,就越能借到錢,越能借到錢就越能繼續發展壯大。銀行支援大企業,大企業又跟銀行繫結在一塊,前面二十多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就是這種情況。
以銀行為主體的融資方式,不鼓勵創新,因為有創新就有風險,而一旦有風險,銀行就不給貸款了。以這種方式發展下來,就是國進民退,不僅不可能 從內生激發企業的創新能力,反而抑制了社會的創新發展,小企業很難發展壯大。
這樣,發展路徑已經很明確了:為科技創新培育外部條件,需要選擇股權性的融資,必須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
於是,2019年科創板創立,2020年在創業板上搞註冊制,2021年在主機板嘗試註冊制的落地,9月3日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北交所註冊成立。這兩年的一系列舉措,反映出中國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的決心。
再上一點高度的話,這就是後疫情時代,國家的新發展戰略: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實現十四五戰略規劃。
那麼,科創板、註冊制、IPO……這些概念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03
基金大火背後的邏輯
很多人把科創板稱為中國的NASDAQ,但是相信多數個人投資者只是知道NASDAQ有很多高科技企業,如Google、Facebook,但並不瞭解它的基本運作機制。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
納斯達克現有上市企業3000家,但自1971年成立以來,共退市的企業數量超過10000家。大家在A股市場上交易,看過太多的ST、*ST,還有什麼借殼上市,但是真正退市的公司有幾家?這正是中國資本市場推行註冊制改革要解決一個主要問題:讓需要融資的企業快速上市,讓不合格的企業快速退市。
註冊制的主要特徵是快進快出:在註冊制下證券發行稽核機構只對註冊檔案進行形式審查, 不進行實質判斷,即降低上市門檻;同時配套有中介機構即券商對預備上市公司的考察,及時對作弊中介商加強處罰;並配套有降低退市門檻的規則。
剛剛在北京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之前核準制下排隊等待上市的情況已經得到改變,企業上市的速度明顯加快。2021年上半年共有245家企業在A股上市,超過去年同期119家的兩倍,可預期未來上市的節奏還會更快。
但是,由於監管部門對於需要上市的企業的註冊檔案“只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不再對營業收入和利潤進行要求,則上市企業是否真正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就完全需要由投資者自行判斷。以前上市的新股是稀缺資源,打新成功跟中彩票沒什麼區別,這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從2021年10月22日起上市的新股,出現破發現象的佔比同期上市新股近一半。
2020年,上證指數上漲422點,漲幅為13.86%;深證成指上漲4040點,漲幅為38.73%;創業板指表現最為突出,上漲1168點,漲幅為64.96%。在這麼好的市場表現背後的是,72%的個股跑輸滬深300指數,同時近一半的股民沒賺錢。
今天的A股市場還適合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嗎?答案似乎已經顯而易見。
那麼,如果不再直接參與股票投資,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如何分享優質上市公司發展帶來的紅利呢?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基金經理負責選股,咱們就省點心,去買基金就行。這也是市場上流傳的“華爾街無散戶”,“華爾街上狼群肆虐”這些經典語錄的原因,A股未來將是機構投資者的天下,而小散將逐步退出市場。
這兩年的基金市場的大火,也印證了這樣的發展趨勢。
A股的散戶將會由於有心無力而轉身投入基金的懷抱,同時,另一路資金持有者也有自己的不得已。那就是之前習慣了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
資管新規之前的銀行理財,收益高、期限靈活,關鍵是能夠剛性兌付,真是找不出來不買的理由。然而,剛性兌付的前提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銀行的表外業務不出現大的問題。2015年前後,銀行理財專案開始偶有暴雷,到今天再聽到有理財產品暴雷的訊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面對暴雷,投資者不僅拿不到預期的收益,本金也可能拿不回來。風險來了!
監管部門早就看到了銀行表外業務的兌付風險。2018年,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共同釋出《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新規中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
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原定於2020年底截止,由於疫情調整到2021年底,中國的金融行業即將正式邁入大資管時代。
其實,自2018年新規釋出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就已經在逐步開始調整,主流的預期收益率從過去的6%~7%,一直到現在的不足4%。這樣的收益水平,相比於這兩年基金的高收益、萬能險中5%的結算利率,相形見絀。其背後原因是銀行資管業務剛剛起步,在面對市場的貼身肉搏的情況下,銀行的資金管理能力跟基金、保險相比,毫無優勢可言。
老百姓發現投銀行理財的收益大不如前,還無法保證剛性兌付。基金投資有風險,理財也有風險,然而同樣需要承擔風險,為什麼不選擇一種可能的收益更高的產品呢?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的資金部分進入基金也就變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股市小散的資金逐步轉由基金入市,銀行理財的部分資金也轉投基金。因此,基金大火不再是暫時的現象,而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
04
投基金就一定能夠賺錢嗎?
前面說了那麼多,只是說明基金市場火爆起來了,而且未來一定會更火。但是,咱們沒有搞清楚另一個跟自己利益相關的問題:基民只要把錢投進去,就一定能賺錢嗎?
在投資基金前還是要了解一些真相,一切還是用資料說話。
2019 年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5.76%,而中歐基金旗下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的平均收益高達52.01%,業績優異。然而對比客戶收益與基金收益,可以發現二者走勢雖然整體一致,但是客戶收益遠低於基金收益。其中,盈利客戶雖然佔比近9成,但半數左右客戶僅小賺,收益不足10%。
具體來看,中歐基金有12%的基民是賠錢的,收益0~10%的基民佔比49%,收益10%~20%的基民佔比14%,收益20%~30%的基民佔比14%,收益大於30%的基民佔比11%。
由此可見,雖然公募基金取得了良好回報,但投資者並沒有賺到錢,即A 股市場存在明顯的“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現象。多數基民把基金當成股票來炒,盲目追漲殺跌,持有周期較短,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足為奇。
05
基金的錢並不好賺,還有機會嗎?
中歐基金在2019年業績卓著,基民的收益尚且不如人意。如果選擇的是一支不那麼優秀的基金呢?
當前,A股市場一共有4484只股票,而公募基金的數量是9532只,是股票數量的兩倍還多。如何才能在浩如煙海的基金市場中,選到能為自己賺錢的那幾只呢?
投資股票是一個技術活,投資基金依然是一個技術活。只要在基金投資上花了點心思的朋友,就不難收集到一些大咖們的投資心得:
- 持有基金收益並不總是與時間呈正相關,需要定期更換基金
- 基金經理的經驗很重要,從業年限不能太短
- 所選擇的基金規模不能太小,太小不易分散風險
- 所選擇的基金規模不能太大,大象難起舞
- 基金所在的基金管理公司規模不能太小
- “熊市虧得少”的基金,並不意味著“牛市賺得多”
- ……
懂得這些,我們就能賺到錢嗎?還得在市場上面摸爬滾打幾年,交點學費吧。
大家可能會想,選擇基金雖然說比選擇股票的風險小很多,但是選擇一隻好基金似乎也遠非易事。
有沒有讓選擇變得輕鬆一點的投資方式呢?
交給機構為我們理財,規避風險,同時還給到我們確定的收益。折衷一下,年金將成為大家投資理財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從本質上來看,年金也是一種基金,同樣是機構代我們理財,買什麼基金需要我們主動選擇,能賺到錢,我們就持有它,賺不到錢,我們就用腳投票;而年金是放棄了選擇的基金,而作為“放棄”的回報是保本,收益持續穩定增長。
本月重要資料已更新於【匯智研究院】知識星球:
【研究報告及相關解讀*6】
【獨家展業手冊*4】
【獨家監管資訊彙總】
【保險行話*7】
【專家成果*3】
【以案說險*3】
【原創好文暨智庫獨家報告解讀*4】
……
更多資源每日持續更新中
大家不用再一個一個花時間去找,走進星球,就能獲得你想要的內容,實時掌握行業一線動態,獲得業務破局啟發!
點選下方連結即可獲得!歡迎分享轉發,奔走相告~
https://t.zsxq.com/MbaYb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