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印尼的鎳產業都有哪些變化?鎳資源還有多大底氣?未來可能的走向如何?今天老杜斗膽分析一下。
一、業內動態
做股票的都知道技術分析有個著名的“波浪理論”,大浪小浪,千人千浪,其實印尼的礦業政策也差不多,基本上是3-5年一大“浪”,每年幾小“浪”,漣漪就更多了。
大浪年基本上體現在2009、2014、2017、2020,禁了放,放了禁,印尼的鎳礦產量也大起大落,環球同此涼熱。
盤點一下2021年印尼鎳產業,主要事件有:
3月,特斯拉考察小組閉門會談後,稱印尼是“髒鎳”,如果印尼能給清潔的鎳,特斯拉將給大訂單。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政府備受刺激,為隨後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埋下了伏筆。
3月,印尼本土電池控股公司成立, 該控股公司包括 PT Indonesia Asahan Asahan Aluminium (Inalum) (MIND ID)、PT Aneka Tambang Tbk (Antam)、PT PLN (Persero) 和 PT Pertamina (Persero)。
同月,政府準備了五個步驟來應對歐盟就印尼鎳出口禁令提起的訴訟。首先是與相關部委合併處理涉及貿易部、外交部和海事和投資協調部協調下的法律顧問。隨後政府任命了瑞士日內瓦的 Baker McKenzie 和雅加達的 Joseph Wira Koesnaidi (JWK) 律師事務所代表印尼政府出席世界貿易組織 (WTO) 爭端解決機構 (DSB) 會議並起草對歐盟訴訟的回應。第三步是準備一份聯合宣告,以回應有關 DS 592 問題的媒體和公眾問題。接下來能源礦產部準備相關資料和資訊,分析相關法規。最後,政府準備一個專家團隊來支援並在法庭上提出辯護。
6月,政府放出風,計劃在2024年後限制新建鎳冶煉廠 ,特別是生產鎳鐵(FeNi)和鎳生鐵(NPI)的二級鎳冶煉廠。印度尼西亞鎳礦商協會 (APNI) 也支援該計劃。他們認為,根據 APNI 資料,將建設的鎳下游行業,包括火法冶金和溼法冶金冶煉廠,已達到 98 家公司。鎳礦原料的需求量達到每年2.55億噸。同時,鎳礦實測儲量僅46億噸。因此,下游鎳行業預計最多隻能維持 生產18 年。
6月:標誌性的力勤(哈利達)溼法冶煉產品下線。
6月:淡水河谷印尼擬與中國合作伙伴建設8條鎳鐵加工線,Vale Indonesia 將擁有合資企業 49% 的股份,而另外兩個合作伙伴太原鋼鐵和山東鑫海科技將擁有該公司 51% 的股份。
9月:政府為PT HKML Battery Indonesia (位於西爪哇勿加泗 Karawang 的電池工廠)舉行了奠基儀式,LG投資11億美元產能10GW。這是印尼電動汽車電池產業的開端,政府還為該行業的發展制定了路線圖。
9月:投資部長/投資協調委員會 (BKPM) 負責人 Bahlil Lahadalia 表示,政府將禁止出口含量為 30-40% 的鎳加工產品,政府只允許出口含量不低於 70% 的加工鎳產品,輿論譁然。
印尼礦業專家協會(Perhapi)隨後批評政府計劃禁止出口含量低於 70%的鎳加工產品。他們質疑政府設定70%上限的原因。Perhapi 董事長 Rizal Kasli 表示:“將鎳含量限制為 70% 的最低限度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要設定 70% 的限制,為什麼不設定 10% 或為什麼不設定 90%”,印尼的鎳加工廠目前生產的鎳有多種型別和規格,含量在10%左右即鎳鐵生鐵(NPI)、10%以上的鎳鐵、78%左右的鎳鋶,以及溼法冶金加工產品,鎳含量超過 20%。這意味著,如果以 70% 的限值作為參考,則意味著只能出口無光澤的鎳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印度尼西亞 PT Vale 的加工廠生產啞光鎳。
9月:印尼政府出臺了2021年第96號關於礦石與煤炭開採業務的政府法規(以下簡稱“GR 96/2021”)。該法案取代了2010年第23號礦業法實施條例,對2020年第3號新礦業法、2021年第11號創造就業法作出了修訂。GR 96/2021中明確規定了礦石與煤炭的開採屬於高風險業務,所需許可證照為商業登記證書(NIB)、標準證書(Standard Certificate)和特殊許可證(Special Permit)。特殊許可證具體包括一般採礦許可證(IUP)、特殊採礦許可證(IUPK)、人民採礦許可證(IPR)、岩石開採許可證(SIPB)、放射性礦物開採許可證、運輸銷售許可證、礦業銷售許可證、採礦服務許可證等。
規定強調的義務:1. 礦山持續勘探義務。每年將年度預算的一部分用於礦產和煤炭儲量的勘探。2. 優先使用印尼國內採礦服務的義務。只有當印尼國內採礦服務公司不能提供相應服務,並在媒體釋出公告後,才允許聘用外資礦業服務公司。3. 使用採礦道路的義務。在開展采礦活動時,必須使用自行建設的或其他採礦證持有人建設的符合採礦安全標準的採礦道路。只有當採礦道路不可用時,才可以使用公共道路。
減持規定:對於採用露天開採方式開展采礦活動,且不與加工冶煉或開發利用活動相結合的礦業公司,應在投產後第10-15年間逐年向印尼股東減持股份,減持比例分別為 5%、10%、15%、20%、30%和 51%。對於採用露天開採方式開展采礦活動,且與加工冶煉或開發利用活動相結合的礦業公司,應在投產後第15-20年間逐年向印尼股東減持股份,減持比例分別為 5%、10%、15%、20%、30%和 51%。
10月: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所 (Indef)的高階經濟學家費薩爾·巴斯里 (Faisal Basri )聲稱,發現有流氓礦商在 2020 年向中國出口了2.8 萬億印尼盾的鎳礦石。儘管政府自 2020 年 1 月以來已禁止鎳礦石出口。據費薩爾稱,印尼政府和中國提供的鎳礦出口資料存在差異。中央統計局(BPS)的資料顯示,2020年不會有鎳礦出口。但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從印尼進口了340萬噸鎳礦,價值1.936億美元或相當於 2020 年的 2.8 萬億印尼盾。
11月:印度尼西亞再次面臨歐盟就鎳礦石出口禁令向國際貿易組織 (WTO)提起的訴訟。然而,佐科·維多多總統並不在意,怒懟過去,想要印尼的鎳就來投資,沒有商量。
11月:偉明集團與Indigo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在印尼規劃投資開發建設年產4萬噸高冰鎳專案,並重點開發低品位鎳礦和尾礦的利用技術,專案總投資約為4億美元,產能為4萬噸高冰鎳,投資強度為1億美元/萬噸鎳,針對的是低品位鎳礦。
12月:能礦部官員再次提出:政府計劃限制建設二類鎳冶煉廠,即鎳鐵 (FeNi) 和鎳生鐵 (NPI)。造成這種限制的原因之一是為了保持鎳礦儲量的彈性。增加附加值,確保電池正極工廠的原材料 。
12月:青山園區高冰鎳產品正式下線外供。
12月:能源和礦產資源部計劃將採礦業務許可證(IUP)簡化為一種,以刺激印度尼西亞的勘探活動。同時披露:今年印尼礦產和煤炭行業的投資有點低迷。到2021年8月該領域的投資僅實現了23.5億美元,僅達到59.8億美元總目標的39.3%。根據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的資料,2018年以來礦產和煤炭領域的投資變現持續下降,分別是2018年74.9億美元,2019年65.2億美元,2020年42.3億美元。
12月:媒體披露多家印尼本土冶煉廠由於資金匱乏,基本處於停頓狀態。
面臨資金困境的 8家鎳相關公司是:
1. Bintang Smelter Indonesia
2. Macika Mineral Industri
3. Ang Fang Brothers
4. Teka Mining Resources
5. Mahkota Konaweeha
6. Arta Bumi Sentra Industri
7. Sinar Deli Bantaeng
8. Smelter Nikel Indonesia
二、相關資料
1、貿易資料:
2021年1-10月份,印尼鎳產品出口總計:3081969噸(實物噸,下同),其中NPI2870876噸;鎳鐵104943噸;VALE高冰鎳77879噸;MHP28271噸;所有鎳產品出口中國2817427噸,佔比91.4%,主要是NPI。
出口FOB均價參考:總平均965元人民幣/鎳點(下同)其中NPI1018,FNI853,VALE855,MHP1068。印尼能礦部12月鎳礦內貿基準價格,NI1.7% FOB 42.47美元/溼噸;NI1.8% FOB 47.47美元/溼噸;NI1.9% FOB 52.75美元/溼噸,NI2.0 % FOB58.30美元/溼噸。該基價跟倫鎳掛鉤,總體上是不斷上漲的趨勢。
2、產能情況:
本土企業:
外資企業:(含內資、合資)
以上資料根據公開資訊整理,純屬民間蒐集,僅供參考。
三、儲量情況:
印尼到底還有多少鎳礦?坊間其說不一。
僅從礦山面積上說,大致排列情況如下:
印尼排名前20的礦企共有33個礦山,合計面積421023公頃,佔全部339個鎳礦山、總面積852784公頃的近50%。數字來自能礦部MODI。
說到儲量就熱鬧了,其說不一,五花八門,試舉幾例。
1、美國調查局資料:印尼2020年擁有紅土鎳礦儲量2100萬鎳噸,全球儲量9400萬鎳噸。
2、能源礦產部最資料,印尼鎳含量1.7%以上資源量39.3億噸,低於1.7%以下的低品位鎳礦資源量43.3億噸,總計82.6億噸。同時,1%-2.5%品位鎳礦儲量總計36.5億噸,其中品位低於1.7%的鎳礦(褐鐵礦)儲量18.9億噸,品位高於1.7的鎳礦儲量(腐泥土鎳)為 17.6 億噸。
3、印尼礦業專家協會資料,印尼鎳資源量115.5億噸,其中探明儲量10.8億噸,預估儲量35億噸。
4、鎳礦商協會 (APNI)資料,印尼鎳礦原料的需求量預計將達到每年2.55億噸。同時,印尼鎳礦實測儲量僅46億噸。因此,鎳行業預計最多隻能維持 18 年。即使在僅 17 億噸的高品位鎳礦(1.6% 以上)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同時,如果火法冶金行業只使用高品位鎳礦,該工廠的壽命只有7年。
面對五花八門的說法,我們不必過分解讀,因為印尼始終就是這樣一個思緒飛揚的國家。但是,用能礦部 ( ESDM )地質局煤炭和地熱資源中心礦產資源負責人的話說,印尼鎳儲量的資料其實沒有政府曝光的那麼大,因為只有約2/3的礦山遞交了勘探報告,而有資質能編制報告的地質工程師不到其中的60%,因此把所有資料公佈出去是不可信的。
我們最關心的是投入了大量資金的眾多中資企業到底掌控了多少印尼鎳資源?
根據公開資訊,目前我們能夠知道的是:
1、印尼鎳礦第一大戶淡水河谷(VALE)已經基本確定和中國太鋼鑫海合作建廠。
2、印尼國企安塔姆(ANTAM)已經和青山、德龍開展貿易合作多年。
3、法國埃赫曼礦區已經和中國青山開展冶煉合作並取得豐碩成果。
4、中國青山和印尼八星集團礦區已經多年開展了緊密合作。
5、印尼最大礦產民企哈利達已經和中國新興鑄管、力勤資源等開展多方位合作。
6、中國金川集團、華迪實業、振石集團、中鋼集團、第一太平洋、新華聯集團、中程集團、罕王集團、泛華集團等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合作礦山,儘管好事多磨。
7、上述落地企業和眾多新入園企業目前正在跑馬圈地,已經或即將獲得一些中小鎳礦山的股權。
值得研究的是,如何才能界定“掌控”二字?
工廠和礦山的合作可以分為三類:收購股權、合資合作及貿易。
收購股權是繫結資源最靠譜的姿勢,但是代價也是最高的。目前的礦山股權開價已經令人咂舌,有JORC報告的礦山鳳毛麟角,報價更是上了天。更何況,你拿到礦權後能不能馬上開,真實儲量到底有多少也是個問號(參考上述能礦部負責人的說法),所有還要大量投入。
合資或JO(合作開採)是相對靠譜的合作,談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上述印尼96號法規已經詳細規定了內外資企業取得相關開採服務資質的程式,而且,馬上拿到能出手的所謂“好礦”也確實不多了,大批裝置上去只開了三個月就沒礦了也是個問題。
內貿是獲得鎳礦源最容易的方式,也是最不穩定的方式。他可以半年不開,你不能一日無礦。據說有比較好的礦山已經採取小火慢燉的手法,長期看好資源,不著急開採,這和中資企業只爭朝夕的風格格格不入。到時候工廠不能停工,又不能搬走,礦價越來越高,落地企業上不來下不去,那可就難受了。因此貿易只能作為一種短期礦源補充形式存在。
至於目前各家企業的情形,可能老闆們心裡面都有數,就不用老杜操心了吧。
四、幾點看法
1、在成為全球第二大不鏽鋼生產國之後,目前印尼政府的策略是:把所有鎳產業投資的羊群都往新能源汽車電池這個圈裡趕。印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總體上還在PPT階段,LG的電池工廠剛剛開建,其它的還遙遙無期。官員們一直在大力宣傳印尼的資源優勢,先把羊都趕進來再說。大規模投資新能源產業對印尼當然是利好,一是對經濟復甦有利,二是使勞動力就業增長,三是改善進出口資料。但是也有一些負面作用 :家裡有礦,容易讓印尼“挾天子以令諸侯”,大面積(包括低品位)採礦對印尼環境的破壞較大,民主國家噪音很多,造成政策搖擺不定,這一點已經看出端倪。
2、應充分重視對2021年96號法規的研究,這個法規是前年印尼里程碑式的“新創造就業法”出臺後,相關礦冶領域的最重要的法律,堪稱新的礦業法。新創業就業法最近被印尼憲法法院判為“違憲”,今後只能陸續進行修改,不能出臺新的相關法規,否則就會永久違憲。因此預測印尼礦冶領域的政策只能是越來越嚴,包括並不限於:逐步限制新的冶煉(特別是火法)工廠建設,逐步限制低品位鎳產品出口,可能的手段是:不再批准相關手續;新設產品出口配額;加收各種稅費(版稅,碳稅,出口稅,增值稅)等。
3、對新進入的中國企業忠告:A、原料來源,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B、工藝選擇,儘量採用能降低成本的新技術新工藝,目前高昂的煤價和鎳價已經讓生產企業苦不堪言,肥肉都讓礦主們吃了。 C、火法冶煉最好就不要進來了,即使想進來也要找已有電廠批文的礦山合作為好;溼法產品線也有衝高問鼎的趨勢,MHP年產30萬噸產能已經是不少的量了,今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RKEF轉投高冰鎳,何況全球三元電池市場份額還有下降的風險。D、目前來印尼併購礦山當礦主還是相對可行的,但低垂果實已經摘盡,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成本代價,這一點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總之,縱觀印尼的鎳產業,短短十幾年時光,在兩國政府、企業和員工付出巨大代價後,輝煌的時期已經到來,但能夠維持多久還是一個謎。十幾年前老杜來的時候,還能買到幾船2.0的礦,到了現在,1.7的礦已經成了各家標配的拒收品位,甚至其它指標好的話還可以再降低。
印尼鎳產業,到底還能走多遠?儲量問題,環保問題,政策問題,市場問題。。。真不好確定,但是有一種說法:印尼的鎳產業已經不再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匆匆少女,正在向半老徐娘風韻猶存的方向轉變,這一點,您同意嗎?
來源:老杜在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