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行為會影響到他們,那我就得做好榜樣。
演員檀健次。
本刊記者/賀斌
11月19日,新戲《你安全嗎?》殺青,檀健次“消失”了幾天,他給自己放了個小長假。在廣西北海長大的他,依然將度假地點選在了海邊,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傳了一段衝浪影片。
影片裡,檀健次單手拽著衝浪繩,在衝浪板上左搖右晃,最後仰面跌入水中。帥氣開場,搞笑結束,粉絲們的反應各不相同,評論區裡有心疼的,有讚美的,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
今年8月,他入駐小紅書並立下flag——只要粉絲留言,想讓他挑戰什麼內容,他會盡量滿足大家。挑戰,似乎已經融入檀健次的血液。從孩童時代第一次站上舞臺,到16歲時拿下第八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國際標準舞16歲以下組拉丁舞一等獎;從組合出道的唱跳歌手,到用演技證明自己的演員;從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到一個個釋放魅力的舞臺……這些年,檀健次在一次次挑戰中不斷打磨、積累、沉澱,沒有錯過每一次機會。
公益是演藝生涯的另一個延伸。這兩年來,檀健次開始有意嘗試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他的粉絲朋友們也開始以公益應援的方式來支援自己喜歡的藝人。
“終於看到演戲這麼好的小鮮肉了”
2018年,在競演類綜藝《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檀健次終於有底氣說出那句“我是演員檀健次!”
這一句話,他等了五年。
年少成名的檀健次,16歲第一次觸電就合作了曾志偉、蔣雯麗、莫文蔚、陳奕迅等實力派演員。在電影《秘岸》中,檀健次飾演出租車司機的兒子小川,一個意外喪父的青春期少年,對突然住進家裡的成熟姐姐產生莫名情愫,迷惘、無助、叛逆、孤僻——這是和他的人生截然不同的角色,檀健次卻演出了“本色”的味道。
但這一過程,似乎又不完全是表演。檀健次每天一早拿著5元錢在重慶逛一天,觀察市井百態,晚上回來模仿。劇組其他人也儘量不和檀健次搭話,以便他“沉浸式”體驗角色的孤獨感。
就這樣,“做”了幾個月的小川,殺青配音的時候,檀健次突然被螢幕裡的自己驚呆了,“畫面中那個人明明和我有一樣的臉,我彷彿經歷過他的人生,在那一刻,做演員的執念就種下了。”
儘管起點很高,但當檀健次2014年真正開始轉型時才發現,當演員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面試劇組十有八九會被拒。“可能是對自己還是抱有期待吧,雖然已經被打擊得體無完膚了,但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嘗試一下。”
對於唱跳歌手來說,當時也沒有比演戲更好的轉型選擇。但比起16歲時耗費4年時間專注於一條路的破釜沉舟,24歲的檀健次不再那麼執著,“想給自己多製造點機會,主業也不放棄”。最難的時候,他甚至已經想過要去做生意了。直到有一天,檀健次去《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組面試,成功得到了司馬昭的角色,這是一個對檀健次來說至關重要的機會。
這部戲拍了一年多,檀健次也有意識地對自己做了一段密集訓練,內心重新建立了當演員的自信。後來也拍了幾部戲,每部戲都覺得自己有所提升,但只是自我認知,沒有直面觀眾的評價,更沒有得到業內的評判。在他心裡,作為演員還缺少一個“官方認證”,“說白了你只是滿足了一個主觀條件,還沒滿足客觀條件——別人到底承不承認你是一個演員?”
這時,《我就是演員》節目組找到了檀健次。這是節目組第二次邀請他了,前一年接到邀請時,檀健次剛拍完《軍師聯盟》,認為自己沒準備好,就婉拒了,這一次,他沒再推辭。初賽時,同臺六位演員競爭一個晉級名額,檀健次最終憑藉真誠樸素的表演脫穎而出。導師徐崢更是毫不吝嗇地“使勁兒誇”,“終於看到演戲這麼好的小鮮肉了”,臺上的檀健次聞言,激動地掩面而泣。
檀健次在世界糧食日呼籲拒絕食物浪費。
用檀健次的話說,從這一刻起,他才真正“夠得上演員這個門檻”。但在他心中,好演員的標準是沒有盡頭的,需要不斷去打磨自己,沉澱自己,才能積累成一個更好的演員,“而現在的我只是剛剛跨過演員的門檻” 。
這兩年,他的戲約越來越多,僅今年就有兩部新戲殺青。“系統訓練固然重要,但實踐也很重要,遇到一個好的導演,遇到一個好的對手,遇到一個好的劇本角色時,你想不成長都很難。”
這些年,檀健次的戲份越來越重,從配角到主角,到了去年,檀健次開始長時間浸泡在一個角色中,“每天一睜眼你就是這個角色,到晚上睡覺你還是這個角色,你用這個角色生活了將近半年,從戲中角色抽離變得越來越難。”
演員的魅力在於體驗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生,但對於檀健次而言,似乎沒有哪個角色特別像自己,“可能某個角色的某一面和我有點像,但我有很多面。”檀健次笑言並不清楚自己的人設,“我研究過很多角色的人設或者動機,但我從來沒研究過我自己,我也不想研究。”
孩子們在快樂玩耍。2020年檀健次生日,粉絲為廣西百色一所幼兒園捐贈了健康體育室物資。
偶像是什麼?
男團組合出道的檀健次,對於“偶像”這個稱呼似乎越來越淡然。現在的他,更願意介紹自己是“演員檀健次”“歌手檀健次”,他的自我定位是一名文藝工作者。
“在我的概念裡,不是僅僅長得好看,或者說在長得好看的基礎上還能唱能跳能演,就能稱之為偶像。”檀健次認為,偶像應是一個在他人的生活中,工作中,甚至人生中能帶來正確導向的精神支柱。對於這樣的頭銜,他自認還無法駕馭。
他對於偶像的定義,和當初所幻想的已經大相徑庭。2010年,經歷了四年的半軍事化、全封閉、淘汰制的培訓,檀健次和他的隊友們摩拳擦掌,等待出道。剛成團出道的那幾天,他特別緊張,生怕沒準備好……
檀健次還記得第一次開演唱會的情景,當升降臺緩緩升起,彷彿時間都靜止了,周遭是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和尖叫聲,那一刻終生難忘。
轉型演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檀健次都有意識地遠離唱跳舞臺,畢竟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要想專注做一件事情,就必須在演戲和舞臺之間做出選擇。
檀健次感到困惑,闊別多年,舞臺對他的吸引力依然強烈。他記得第一次站上舞臺是7歲的時候,儘管心裡一百個不情願,但當“音樂一起,燈光一亮,觀眾一拍手,自然而然的那種興奮感就來了”。
他決定遵從初心。2020年,檀健次先後參加了《天賜的聲音》《跨界歌王》和《追光吧!哥哥》三個競演類節目。闊別舞臺許久,他依然展現出驚人的唱跳功底。在節目中,檀健次屢次擔任隊長,最終以出色的唱跳能力,獲得“年度追光之星”,並被授予“公益星推官”稱號。
“那時候可能對偶像的培養機制還沒有很成熟的想法,還是按照一個唱跳歌手的機制去訓練,所以練出來的自然就是個人能力了。”檀健次自嘲將自己修煉成“六邊形藝人”,每一項發展都比較平均,“但平均可能意味著‘普通’,現在的市場似乎更青睞‘偏科生’。”
那時候,對作品的打磨也比較謹慎,最長的時候光是錄歌就要錄小半年,動作走位都得練成肌肉記憶才敢上臺。但這樣的“精耕細作”已經很難適應當今的時代——錄製《追光吧!哥哥》的時候,留給他們準備舞臺的時間只有一天半。
偶像和粉絲的關係也在發生著變化。那時候的練習室沒有攝像頭,沒有人會看到藝人揮灑汗水時的狼狽,只看到最終呈現在舞臺上的精彩。粉絲和偶像之間的距離感,讓偶像自帶神秘光環。而在全民造星時代,粉絲已經深度參與到偶像的成長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
為慶賀檀健次新劇《獵罪圖鑑》殺青,粉絲在貴州捐贈了愛心美術教室物資。
檀健次在努力適應著這種變化,對於偶像跟粉絲之間的關係,他直言“尤其現在的粉絲生態環境我也搞不太懂。”
檀健次的粉絲叫“小炭火”,他希望小炭火們為他的作品,為他的內容付費,卻不希望粉絲將錢花在一些沒用的地方。對於粉絲送禮,他是公開杜絕的,一開始還收收信,後來發現粉絲會趁機夾帶別的東西,退了幾次,過程極為麻煩,乾脆連信都不收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覺得我不親近粉絲,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漸漸地,檀健次發現,還是有很多人很喜歡自己,將自己當做榜樣,甚至是當作生活中的樹洞來交流。這讓他感到責任重大,“如果我的行為會影響到他們,那我就得做好榜樣”。
發短影片,開啟“第一次”系列挑戰,立下flag後,粉絲也沒客氣,各種奇葩挑戰接踵而來,要求挑戰直播卸妝的,挑戰開箱影片的,挑戰遊戲掃雷的,挑戰打卡狗咖的,要求挑戰開卡丁車的。影片中,他開著玩笑,真實搞怪,似乎卸下了十年前的偶像包袱。
做力所能及的公益
今年6月,檀健次的新劇《獵罪圖鑑》殺青,因為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名畫像師,粉絲專門為該劇殺青做了一場公益應援,捐贈了一間愛心美術教室。
這兩年,檀健次的粉絲們開始以公益應援的方式來支援自己的偶像,每年檀健次生日前後,他們都會策劃一系列公益活動,支援山村教育,關愛抗戰老兵,舊物回收、猛禽遷徙保護等,都是大家積極關注並參與的公益內容。
檀健次並不認為自己做了有意的引導,也尚未對這些公益專案做落地的參與,“都是他們自發的!”,檀健次對此深感欣慰。
做公益對於檀健次來說並不陌生,他所在的M.I.C男團曾經參與過多個公益演出為專案籌款,也曾參加過一些公益宣傳、義賣籌款等。他不記得自己第一次做公益是在什麼時候,只是當他意識到,原來自己做的事情也可以引領到別人,也可以讓別人去效仿的時候,就盡力去做了。
孩子們坐在愛心圖書室閱讀,這是粉絲為檀健次2020年生日策劃的公益活動。
“有公益活動需要我參加,我就去參加!就是說,需要我去盡這份力的時候,我就去做,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檀健次說。
12月初,檀健次將作為愛心助力官,以親筆信的形式參與中華兒慈會光緣計劃。這個專案以傳統文化為藝術教育主題,結合戲劇、音樂、美術等形式,面向全國範圍內留守兒童、鄉村兒童及困境兒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素養,幫助和陪伴他們度過健康快樂的童年生活。
對於藝人而言,如今公益已經成為某種必需品。一些藝人成立了專門的公益團隊和基金會,一些藝人作為某個公益專案的形象大使深度參與專案,但還有很多藝人有一顆想要認真做公益的心,卻不知該從何處入手。
今年7月21日,檀健次為河南水災捐款,助力救災。檀健次認為,公益應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更多能夠幫助別人的事情,同時,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號召更多人參與進來,這才是明星公益的價值和目的。“如果單純為了排名,為了攀比,那就失去了意義,就真的敢捐不敢言了。”
對於公益,檀健次抱著重在參與的態度,“我的原則就是能者多勞,能做就儘量去多做。”至於是否要做某個公益專案代言人,他自嘲可能跟個人影響力有關,“我覺得現在我的影響力可能還沒到”。
就在採訪結束的第二天,@北京2022年冬奧會 在官方微博上釋出了檀健次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推廣歌曲《一起向未來》錄製的手勢舞影片。
影片中,一襲藍衣的檀健次伴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晃動,用手勢詮釋歌詞,陶醉其中。
對話檀健次
《中國慈善家》:首先祝賀你的新劇殺青,在這個片子裡你飾演的是一個網際網路高手,和之前的角色反差還挺大,這次拍攝有什麼新收穫嗎?
檀健次:這次其實還蠻輕鬆的。現在的網際網路世界比較發達,我們的隱私、個人資訊等容易洩露,是一個讓人焦慮,但又同時會忽略的問題,所以我們是用比較輕鬆的手法來表達的。如果要說收穫,可能在保護個人隱私上,學會了一些小妙招,播出的時候,觀眾也能從戲裡去學到一些保護個人隱私的常識。
《中國慈善家》:目前你的主要精力和發展方向主要是在演戲上,在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規劃嗎?
檀健次:我沒有太大的規劃性,但是我覺得作為演員,可能還是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好好演戲,做好劇本和角色的把關。因為演員還不是那麼有主動性的一個職業,你還是要去碰、去等一個好的劇本或者好的角色,而不是自己能創造出來的東西,所謂規劃,也只能是在有限的條件裡去選擇最好的。
《中國慈善家》:會考慮充充電,打磨自己嗎?
檀健次:其實想過在空閒的時間去學習,給自己充電,我覺得如果是一直在拍的話,也會疲乏,失去創造性。演員還需要對任何角色保持一個新鮮感,否則就會變成一個機器,就會少了一些樂趣。
《中國慈善家》:你的成長中,伴隨著一次又一次挑戰,小時候透過比賽拿獎,成名後也多參與一些競演類節目,你怎麼看待“挑戰”這件事情?
檀健次:我很小的時候就參加比賽,那個時候是很焦慮的,因為小時候不是很自信,所以對比賽就很抗拒,比賽前幾乎都會挨一頓揍。
其實我本身不抗拒跳舞,媽媽也是因為看到我經常對著電視跳舞,才加強了對我的管理。但可能小朋友都是這樣,作為愛好是一回事,當變成需要被管理的任務時,就會感覺很被動。可是要踏上專業的賽場,必須經過專業的訓練,不可能僅憑愛好,久而久之,加上拿過幾次獎之後,慢慢心態就產生了變化,建立起自信,就想奔赴更大的舞臺,一次次突破。
《中國慈善家》:《追光吧!哥哥》是你闊別舞臺許久後首次全程參加的競技類綜藝,不光自己要挑戰每一次公演,而且作為隊長,還要照顧到每一個隊友,對你來說挑戰大嗎?
檀健次:確實太難了,因為每一次我當隊長,壓力都很大,覺得我作為隊長就要有這個責任讓整個團隊變得更好。其實,在“追哥”的隊伍裡,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很難組織起來,整個過程還是挺艱難的。
《中國慈善家》: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作為偶像,你認為在公益方面,明星或偶像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
檀健次:我始終認為,公益應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更多能夠幫助到別人的事情。明星也是如此,也有自己的能力範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號召更多人參與進來,這才是明星公益的價值和目的。
所以我個人對於公益沒有太多的規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需要我去盡這份力的時候,我就去盡,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就像讓我當隊長,我就有一份責任感。但如果不需要我去做的,也不用為了做而做,大肆宣揚自己在做公益,我覺得沒必要。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編輯:張旭
值班編輯:萬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