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錄取中,家長們都聽說過一個詞——徵集志願。
所謂“徵集志願”就是在某一批次,可以是一本批次、二本批次、專科批次等等,這一批次所有考生所填的志願按規則錄取結束之後,由省招考院統一向考生公佈該批次未錄滿院校的缺額計劃,並組織該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照缺額計劃,再次填報本批次的志願,從而增加考生錄取機會,協助高校完成招生計劃。
所以,徵集志願的好處就在於,增加了錄取機會,考生可以清晰知道學校招生計劃的執行情況。這也有了徵集志願可以“撿漏”的說法。
那麼徵集志願真的就是“撿漏”嗎?金老師舉個例子,咱們家長就清楚徵集志願到底是不是撿漏了。比如,我們去食堂吃飯,假設我們晚了一小時去,這時候你會看到什麼?食堂裡的飯菜會和剛開始一樣嗎?這時候基本都是別人挑選之後剩下的了,那麼徵集志願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其他考生已經填報過一遍的院校想要去撿漏,你能撿到嗎?
這時候可能會有家長說了,金老師,今年雲南省本科一批徵集志願計劃裡邊有北京交通大學,徵集的專業都非常好有電氣類專業、經濟管理試驗班、理科試驗班、土木類專業,而且招生人數還不少呢。
但是,我們來看北京交通大學在雲南徵集志願的錄取結果。
北京交通大學2021年,在雲南徵集志願分數為593分,比原始志願最低分高了幾十分。所以,金老師還是希望家長們不要抱希望於徵集志願,最好是正常填報就錄取走。
那麼徵集志願最容易出現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徵集志願分數會低
透過研究發現,大多數學校在徵集志願的時候分數都會比原始志願最低分數高,同時徵集志願越多,分數越高,但是也有部分院校徵集志願分數有所下降。
例:我們例舉了2019年部分高校徵集志願的分數,家長和考生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院校的徵集志願分數都比原始志願分數高。
誤區二:徵集志願的學校都是招生找不到的差學校
徵集志願的院校當中是存在一些相對不好的院校,特別在二批次的民辦、獨立院校中間。但並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是這樣,因為徵集志願的發生並不單單是因為填報學生少,導致招生不夠造成的,還有其他原因。
院校進入徵集志願計劃的三大原因:
第一,生源不足。高校在第一輪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不能完成招生計、造成生源不足的原因很複雜,也不全是因為學校差,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學校不是熱門名校;學校位置偏遠不在發達地區:學校辦學歷史不長,名氣不夠:學校辦學質量不好等。
第二,退檔超過額。高校在第一輪投檔時,生源不錯,但由於考生自身的原因,如身體不符合要求、專業不服從調劑等原因,導致退檔人數過多,而不能完成招生計劃的。例如,某大學在雲南省2019年招收50人,投檔比例為1:1.05,錄了53人,因退檔退了13人,缺額10人。
第三,追加計劃。高校在第一輪預投檔時,生源相當不錯,因此高校特地追加計劃,導致有缺額。從上述原因來看,徵集志願院校中,還是有很多好學校的。
總之,徵集志願會有好學校,也會有普通學校,所以填報徵集志願時,要抱著平常心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