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黃埔軍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黃埔三傑”蔣先雲、陳賡、賀衷寒,還是“優秀代表”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都在戰爭中大放異彩,甚至可以說他們是近現代軍事史的執筆書寫者。
可在這所軍校裡卻是有個“怪案”,那就是學校教學情況有些虎頭蛇尾,共計23期的學生裡,前6期將星如雲、群星璀璨,而後17期的學生卻大多泯然眾人,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秘呢?
我們不妨將這個問題拆開來看,先談談為何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能夠大放異彩。
1924年,孫中山先生受到十月革命的啟發,建立了黃埔軍校,而建校目的是培養一批忠於革命的學生、在未來組成一支忠於革命的部隊,從而與當時在中國四處割據的軍閥們做鬥爭。
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目的,孫中山先生在學校設下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醫以及軍需等各部門,陸續增設了工兵、炮兵、騎兵、輜重兵等科目;立志於將軍事與政治訓練齊頭並進,不僅要培養軍官,同樣還要培養革命幹部。
也正是基於這個情況下,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在“信仰”、“生源”、“背景”、“師資”以及“平臺”方面,都有著巨大優勢。
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們都以“打倒軍閥、救人民於水火”為目標,他們是有著堅定的人生信仰的。
為了能夠實現打倒軍閥的目標,他們不畏於艱苦、不吝於死亡,因“志同”而“道合”,國家危亡、百姓困苦的局面不斷鞭策著他們前行。
三民主義不斷予以他們精神上的洗禮,他們時刻都在發生著蛻變。就連黃埔軍校的大門上不也寫著“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不入此門”嗎?
從“生源”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黃埔軍校不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時還招收了國共兩黨共同的人才。
在招生過程中,黃埔軍校特地按照不同的省區來分配招生名額,像前三期的2259名學生就來自於我國的22個不同省份。
這一批學生的教育程度基本上都在初中、高中階段,是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由於當時還處於國共合作時期,所以我黨也為黃埔軍校推薦了大量的人才,這使得黃埔軍校前期招生是“遍得天下英才”。
從“師資”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黃埔軍校可謂是人才雲集,師資力量雄厚。在黃埔軍校中最重要的兩個部門就是政治部和教授部——前者負責政治教育以及黨務宣傳工作;後者主要負責軍事訓練以及術科的教學。
那麼當時這兩個部門的主管人是誰呢?政治部主任先後由戴季陶、周恩來以及邵力子等人擔任,而當時的教授部主要由王柏林以及葉劍英等人負責,在這些人才的言傳身教下,前6期學員們毫無疑問受益良多。
從“背景”的角度來看,當時黃埔軍校的財政、武器以及制度方面,都得到了來自於蘇聯的支援。
且不說當時有以鮑羅廷為代表的一批蘇聯專家直接參與了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就連黃埔軍校的訓練武器都大多來自於蘇聯,平時有什麼問題也會有蘇聯顧問專門解答。
也因此孫中山先生才會在開學典禮上致辭,“……俄國在6年前就能一舉消滅舊黨以及外來敵人,大獲成功,我們現在開辦這個學校,也仿效了俄國,必能成功”。
從“平臺”的角度來看,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一畢業就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在北伐戰爭中,由黃埔軍校的學生組成了第一軍,與當時富有實戰經驗的第四軍,第七軍相配合,可以說是將軍閥內部的“炮灰部隊”打的抱頭鼠竄。
而以吳佩孚、孫傳芳等人為代表的北方軍閥,在被動的局面下也很快被打得落荒而逃。
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是經過戰火的磨練、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自然很容易在後面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
那為何黃埔軍校在辦完璀璨輝煌的前6期之後,突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呢?為何後面再也沒有出現像徐向前、陳賡這樣的軍事人才了呢?
我們依然還從那5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黃埔軍校後期學員失去了“信仰”。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孫中山先生之所以創立黃埔軍校,就是為了打垮軍閥,可這一目標已經由前6期學員完成了。
那後17期的學生們在學校幹什麼呢?
他們整日在黃埔軍校之中高呼“萬歲”。聽起來有些可笑,可事實就是如此。
在北伐戰爭勝利後,黃埔軍校就已經被蔣介石視為自己的資產,軍校原本將學生培養成忠於革命的軍人這一宗旨已被扭曲,蔣介石在黃埔軍校內大搞“門生故吏”那一套。
正如朱啟鈐老先生說的那樣,打仗靠銀元、靠武器,但是更靠“主義”,什麼是主義呢?
向革命效忠,向民族效忠,這就是主義。
而黃埔軍校後17期學生裡有很多人都以“天子門生”自居,他們已經忘卻了黃埔軍校建立的初衷,而在“向個人效忠”這種“主義”影響下,又哪裡還培養得出什麼將星帥才呢?
第二,黃埔軍校的“生源”變差了,而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是蔣介石在黃埔軍校成功舉辦了6期之後開始辦分校,大規模地擴大了招生。招生條件較前6期來說有了明顯下降,學生質量自然也有下降;
另一方面是當時的黃埔軍校已經不招收共產黨人了,再加上這條限制之後,黃埔軍校內部生源更差不說,其學校民生在全國內也變得惡劣起來,有很多有才學之士,厭惡於其“信仰狹隘”,根本不願意進入黃埔軍校學習。
第三,“背景”變了。
蘇聯方面對於國民黨控制下的黃埔軍校,支援力度較之前來說是大大削弱。
黃埔軍校本身是由國共兩黨共同組建的,共產黨在建校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可是國民黨卻將這些功績在《校史稿》中一律刪除,甚至到後來還直接在其中進行扭曲抹黑,對於共產黨人進行汙衊,而這種行為自然也會招致大家的不滿。
因為歷史自有公鑑、而真相由世人共同捍衛。
第四,黃埔軍校的“師資”也差了不止一個層次。
因為在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培養過程中,以周恩來、魯易以及邵力子等人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共黨員參與了黃埔軍校教育工作,甚至可以說,當時軍校的整體政治工作都是由共產黨人來主持的。
為何會如此?
因為當時擔任校長的蔣介石也知道共產黨員更可靠、忠實、有人格且不動搖。可是隨著國共合作的破裂,隨著周恩來等人陸續從黃埔軍校中離開,黃埔軍校的師資力量自然是一落千丈,大不如前。
第五,從平臺的角度來說,黃埔軍校後17期學員們,與前6期學員也沒法比。
黃埔軍校前6期學員打的是軍閥,在北伐過程中,他們有老部隊的支援,可以從容磨練,於戰火中完成蛻變。
可是後17期學員們呢?他們要直接去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部隊,有很多的學員在根本沒有得到鍛鍊的情況下,就直接從戰爭中隕落了,自然也沒有機會再達到其應有的水平。
再者來說,黃埔軍校前6期培養出的“將星”,已然基本佔據了各大部隊中的主要職務,新生代的學員們無論是資歷還是戰功,都沒有辦法跟前輩們相比,想要上位自然是千難萬難。
更嚴重的是這逐漸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最缺乏鍛鍊的學員們恰恰得不到鍛鍊,就更不用談成為“名將”了。
雖然說直到抗日戰爭後期,黃埔軍校依然在不斷向戰場上輸送人才,但是這所有著獨特使命的軍校,早就已經步入衰敗、名存實亡了。
而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這所軍校所培養的大多是“速成型”的將領,是將長達4年的軍官培養課程壓縮到6個月。
然後教授給學員們,這樣雖然快,但是根本沒法給學員們打下堅實的軍事基礎。
當然,黃埔軍校本身就是建來對抗軍閥的,它早已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新中國成立後,並沒有繼續將黃埔軍校辦下去,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這所軍校的存在價值要遠遠比傳承價值高得多,它更珍貴的是作為一段歷史而存在。
至於培養軍人,實際上我國後來新建了數十所軍校,而這些軍校與黃埔軍校不同的是,它們並沒有採用速成式的培養方法,反而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給軍人們灌輸更為先進和系統化的軍事理念,而它們也為培養現代化軍事人才、捍衛我國的國家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