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鋒》自發售至今,憑藉著11部動畫短片,讓暴雪坐穩了“最會做遊戲的動畫公司”寶座。出眾的特效,精彩的故事,緊密的敘事節奏,自然是讓許多人為之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但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這些動畫中所存在的“思想性”。而若要問個中翹楚,相信很多人都會投給《最後的堡壘》。雖然在整部動畫中,你看不到一個靈長類角色,但一隻名為“妮妮”的小黃鳥和一個變形機器人“堡壘”,將最細膩的人性傳遞給了觀眾。
違背既定程式,關於讓機器成為人的傳奇
《最後的堡壘》描述了智械戰爭30年後,SST實驗型攻城機兵E54堡壘因為妮妮而被重新啟用。戰鬥程式受損的它懷著好奇心探索雨林,逐漸走向艾興瓦爾德。在路上,他因為啄木鳥的聲音而不小心激活了戰鬥程式,又瀏覽了已經被廢棄的其他機器人的記錄,而迷失了自我。但妮妮的呼喚讓它重新找回了迷失的內心。
一邊是孕育希望的雨林,另外一邊是充滿仇恨的城鎮,曾經的作戰機器人在戰場遺蹟中掙扎徘徊,最終他違背了既定的程式,卻找到了30年前不曾擁有過的“心”。
在短短7分鐘的時長中,不需要一句臺詞,堡壘的內心掙扎、製作組對戰爭的反思就表露無疑。可以說,即便拋開《守望先鋒》,《最後的堡壘》依舊可以作為優秀的獨立動畫獲得外界的欣賞。
反戰敗&反戰,是兩回事
反戰題材的藝術作品多種多樣,但出於作者的政治立場侷限,很多作品歸根結底還是落入了“反戰敗”的下乘。好在《最後的堡壘》並沒有犯這樣的錯誤。它並沒有去正面闡述智械戰爭的勝利者為誰,他們又是為何而戰。只是以殘酷的畫面,去描繪戰爭的不正當性。即便在這其中的犧牲者,大多數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它依舊為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而堡壘的故事,已經脫離了“補充遊戲劇情”的範疇,它更是作者思想的表達。之所以《最後的堡壘》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有很大可能是因為它是製作組為紀念暴雪CG動畫師YVAIN GNABRO所作。這是暴雪人對前員工的送別,以至於每一幀都透著脈脈溫情。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去自由打造一部FPS遊戲CG動畫,你會如何取捨?相信很多人都會把大量重心放在刻畫宏大的戰鬥場面中。但《最後的堡壘》給了我們一種新的藝術展現手段。我們與堡壘一起,沐浴在雨林的細雨之中,靜看萬物萌生。然後,我們也在遊戲中扛起了槍,但我們的初衷可能不是去戰勝某個人,也可以是去守護某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