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作為荊楚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年前,濃厚的歷史底蘊,也使得湖北自古而今,一直是中國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而在共和國曆史上,湖北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裡不僅是辛亥革命的開始,更是中國工農革命的搖籃之一,在這裡,光是新中國的開國將帥,就多達兩百餘人,其中黃岡走出來的林彪元帥,還有大悟走出來的徐海東大將,這都是舉世聞名的一代名將。
當然能誕生如此多的開國元勳,其背後付出的犧牲肯定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在牢記那些誕生於這片紅色熱土上的開國元勳們時,更不該忘記的,則是那些有著豐功偉績,但卻為革命獻出了生命的烈士們,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敬,例如我們今天文章所講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故事還得從1958年的某一天談起,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的第九個年頭,位於湖北大悟縣的劉集公社,很多村民都被集合在了一起,他們在商量一件事情,這便是確定本公社的革命烈士名單,以此來落實這些革命烈士家屬們的相關待遇問題。
實際上落實革命烈士家屬們的待遇,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可是因為年代的久遠,再加上很多當事人都離開了本地,因而讓這項工作變得頗為困難,最為主要的,便是如何證明革命烈士的身份。
而就在劉集公社確定革命烈士的時候,便發生了這樣的問題,當時有人反應,本公社村民郭氏和他的兩個女兒,應該享受革命烈士家屬待遇,因為郭氏的丈夫梁立標,曾經就是紅軍。
在公社負責人聽到這個意見後,很快進行了調查,但他們發現,這梁立標雖然很多人都說他是紅軍,可是他早在1929年就去世了,這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近三十年,所以沒有任何檔案能夠證明他的身份。
按照組織上的規定來說,如果沒有有力證明的話,他的家屬並不能算是革命烈士家屬,因此郭氏想要落實相關待遇,除非有切實的證據能夠證明他丈夫曾經的身份。
對於出現這樣的問題,郭氏顯得很是著急,其實待遇落實不落實在她看來都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麼多年都過去了,自己也沒有因為丈夫而享受到什麼,他早已經習慣了,所以對自己的待遇並沒有抱有什麼期望。
可是丈夫的革命烈士身份得不到證明,這卻讓郭氏極為難受,畢竟在公社裡面,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知道自己丈夫梁立標的過去,他可是當年這裡黨的工作負責人之一,更是1925年就入黨的老革命,尤其鬧農協那會,丈夫梁立標領導勞苦大眾,懲治了不少當地土豪惡霸,深得老百姓擁護。
但現在革命勝利了,丈夫的紅軍身份,卻無法得到確認,這確實讓郭氏很是難受,可就在郭氏感覺委屈的時候,熱心的村民給她出了一個主意,這便是找心善的徐海東將軍。
為什麼熱心的村民會給郭氏出這麼個主意呢?據親身經歷過這件事情的梁振國老人回憶,當時大夥覺得,徐海東大將是大悟走出來的,他人好心善,又和曾經的梁立標在一起工作過,都是當年他們這裡的“風雲人物”,所以讓郭氏寫信給徐海東大將試一試,希望徐海東能夠證明這件事情。
而郭氏對於大夥給她出的這個主意,也是很高興,但她心中又有了顧忌,這徐海東早已經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大官”了,自己這個老百姓給他寫信,他究竟會不會答覆呢?
帶著疑惑,郭氏還是給徐海東大將寫了一封信,讓郭氏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她居然收到徐海東大將的回信了,據梁振國老人講,在大夥等到徐海東給郭氏回信後,全村人都非常激動,紛紛前來檢視徐海東大將的回信。
而在這封信中,徐海東大將徹底證明了郭氏丈夫的身份,他寫道:“郭氏同志,你夫梁立標同志在一九二七年就同我在一起工作,他是一個對革命堅決忠實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好同志……一九二九年九月因他身患重病故於黃陂縣塔崗陳家樓,他病故時是黃陂縣工委副書記。”
有了徐海東大將的證明,郭氏丈夫梁立標的革命烈士身份,自然而然就被恢復了,而郭氏為了感謝徐海東大將,又專門寫了一封感謝信寄給了徐海東,很快郭氏便又收到了徐海東大將的回信。
在這封信中,徐海東大將向郭氏表態,為梁立標恢復身份,這並不是自己的功勞,最主要的,還是梁立標同志過去對革命事業有貢獻,這是他應得的名譽。
值得一提的是,徐海東大將的這兩封回信,在1974年大悟縣收集革命歷史文物時,便被郭氏上交給了政府,而後來大悟縣革命歷史博物館建成,這兩封信便被收藏在了博物館,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前去檢視。
回到正題,從徐海東大將對郭氏的兩封回信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梁立標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確實不是一個普通人物,事實上這梁立標同志如果不早逝的話,他確實會取得更大的成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還是結合他和徐海東大將曾經一起工作的經歷,再來講述這件事情。
這梁立標其實和那個年代投身革命的年輕人一樣,都是深受五四運動影響,而他之所以能夠接觸到共產主義,則是受到了董必武的影響,後來大革命失敗,這梁立標便回鄉開展建黨工作,拉起了紅軍隊伍。
他當時擔任中共黃陂縣工委副書記,也就是縣委副書記,而當時的徐海東,則是縣委領導下的遊擊大隊隊長,這也就是說,在某一個時期,這徐海東還是梁立標的下屬。
後來隨著鄂豫邊區的發展壯大,國民黨軍便發動了對紅軍的大規模“圍剿”,在這一階段,梁立標和徐海東,帶領自己本部游擊隊頑強同敵軍作戰,在黃陂一帶四處出擊,使得紅軍威名遠揚。
也正是這個時期頻繁的戰鬥生活,讓梁立標患上了重病,只可惜那個年代紅軍醫療條件太差,梁立標的病得不到任何救治,只能靠自己硬抗,最終於1929年初,病逝於紅軍隊伍中。
從以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梁立標是我黨早期土地革命運動的一位優秀幹部,鄂豫皖蘇區正是有了像他這樣能力出色的幹部,最終才連成一片,成為僅次於中央的第二大蘇區的,所以梁立標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
對此,徐海東大將晚年還給兒子徐文伯講起過樑立標的故事,徐海東大將直言梁立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不怕死對革命信念堅定,是一位極其優秀的共產黨人。
由此可見,徐海東儘管此時已經成為了共和國大將,但回想起那個年代,他對梁立標依舊是滿滿佩服,當然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徐海東大將,梁立標的故事,我們後人會知道嗎?他妻子郭氏又能享受到革命烈士家屬待遇嗎?
答案是肯定的,畢竟我黨的革命是一場歷時二十八年才取得勝利的革命,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事物都會發生變化,有為革命犧牲的同志,也有信仰不堅定離隊的一些人,當然也有跟隨黨一路堅持到革命勝利的同志,這都是客觀存在的。
在這種情況下,梁立標同志因為犧牲太早的緣故,難免會被人們遺忘,當然這也不是說人們徹底忘了他,只是在複雜的歷史背景下,可能他會成為那些無名烈士中的一員,就像蘇聯衛國戰爭犧牲了上百萬人一樣,後人只能在克里姆林宮樹立起一塊無名英雄碑文,上面寫道: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垂不朽!
當然大多數英雄烈士都是如此,他們是無名的,但作為後人的我們,一定是希望每一個烈士,都留下他們的名字,這也是徐海東大將做這件事情的意義,作為老一輩革命家,徐海東大將此舉正是將一段根據地艱苦卓絕的歷史還原在了我們世人面前。
其實新中國成立後,徐海東大將也一直對那些革命戰爭時期就犧牲的同志們很是懷念,據他的女兒徐文惠所講,父親有一次談起另外一位革命先烈,非常激動,還留下了眼淚,此人便是紅二十五軍長征路上犧牲的吳煥先。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個事實,這便是毛主席曾經就公開對黨內同志說過,我們黨為革命犧牲最大的不是自己,而是徐海東同志,眾所周知,毛主席為了革命,妻子兄弟好幾個親人都被敵人殺害了,可徐海東一家,卻為革命犧牲六十六人,這足以說明徐海東為革命犧牲之大。
後來徐海東家鄉大悟縣新城鎮,就有一座特殊的墳墓,名為“徐海東親屬烈士墓”,這實際上是後人為徐海東大將犧牲的親人們共同修建的一座合墓,以此來紀念他們。
文章的最後,筆者希望大家記住,我們今天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在享受和平的當下,那些為革命犧牲的千千萬萬英烈,我們也要永遠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