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蟬大俠)
前幾期文章,蘆老師講的重點是“抱一不二”。在《道德經》裡,這個“一”非常關鍵,它是凡聖之間的一道分水嶺,所以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但必須明確的是,《道德經》的最高境界並非“抱一不二”,而是“無為”。
我們前面說過,“無為”,就是從“無”開始的“為”,那麼“道”和“無”是什麼關係?“得道”又是怎麼回事?接下來我們繼續看蘆老師的精彩解讀。
師說
(本文節選、改編自蘆福安老師的《<道德經>心法》講課稿,經蘆老師授權分享,點選直接觀看:完整影片)
什麼是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這個過程,也就是從無到有再到萬物的這個過程,就是“自然”。
那什麼是“道”呢?從無到有就是“道”!
我們自然而然就“有道”,但是這個道,我們用了一次就給忘了,因為“無”這個地方,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用了一次就給忘了。
這時候,老子和佛陀給我們驗證到了這個“無”,也就是“空”,告訴我們,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假象、虛妄的假象,只有實證到了“空”或者“無”,我們才能看到實相,而這個“空”、這個“無”,是我們本自具足的、與生俱來的、人人皆具的這個境界。
我們要知道,這個“無”就像剛出廠的卡車一樣。這輛卡車從設計、製造到出廠,它都是空的,沒有裝貨,也就是“無”的狀態,“空”和“無”就是卡車的性質,不管它裝貨沒裝貨,它的性質是不變的。
卡車為什麼能裝貨?因為它是空的,各種各樣的貨都能裝,但下一趟裝什麼貨?不一定!這叫“緣起”,所有的物就是緣起。
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心、我們的念頭,它跟卡車一樣,在設計、製造、出廠的時候都是空的,都是“無”。
你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每一次產生新的念頭,都從“無”開始,這就滅除了以經驗為根據的“我”,我們就能找回這個“無”。
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以後,說了一句話:“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個我們本自具足、人人具備、與生俱來的這個“無”,我們用了一次就忘了,現在我們要把它找回來。
找回了這個“無”,這個以經驗為根據的“我”就沒有了,這是不是把它給對治掉了?
我們看鏡子,鏡子可以照東西,我們知道這是鏡子。
我們的心能產生意識,去認知世界萬物,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心。
現在經過這一番歷練以後,我們知道,這個鏡子不照東西,它也是鏡子,它也是存在的。
我們的心同樣是這樣的,我們的心一念不生,不跟物發生任何關聯,它就在那裡,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就在那裡,所以我們把最後的四層障礙就可以滅除掉,達到了“無”的境界。
達到“無”的境界以後,我們每產生一個念頭,都可以從“無”開始,原來的從“有”到“有”,我們往前拓展到從“無”到“有”,這中間就是“道”,這個過程就是“得道”。
說某個人“得道”了,就是得到了這個“道”,從“無”到“有”的這個道。
下面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不要拒絕產生念頭,可以產生念頭,但是我們這個念頭每一次都能回到“無”,把我們的心清空,把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以經驗為根據的“我”滅除掉,每一次出發都是空車,都是無的,都是空的,這叫“安以動之徐生”“濁以靜之徐清”(15章),在“無”和“有”之間做活塞式的運動,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無”,也不執著於非無非有。
在“無”和“有”之間做活塞式運動,“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1章),如果你是卡車司機,運費是不是就掙到手了?
缺少哪一環節,你的貨運不到地方,起不了作用,是不是這樣?
所以說證悟到這個“無”以後,我們就得道成仙,或者是得道成佛,學佛的可以成佛,學道的可以得道,就是這個道理。
點選看蘆老師完整影片:
【編者按】
我們以前總覺得“道”虛無縹緲,似乎說不得、想不得,這可能是對“道可道,非常道”一語的誤解所致,但透過蘆老師這番解讀,我們知道了,原來從無到有就是“道”。
當一個人證悟到“無”的境界,他每產生一個念頭,都可以隨時回到“無”,再從無到有,在無有之間做活塞式運動,這個過程就是“得道”。
這樣看來,老子當年用這個“道”字,取象的就是平常的道路,只是這個道上跑的不是車馬,而是我們的念頭,有起點(無),也有終點(有),無有之間,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古人所謂“大道至簡”,豈虛言哉?
接下來的最後一期,蘆老師將揭示《道德經》的寫作目的和基本原理,正是這兩者,將全經八十一章貫通了起來。欲知詳情,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