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玻璃體混濁”比較陌生,但如果提到“飛蚊症”,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比較熟悉。有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老人,玻璃體混濁發生率達60%以上,尤以伴有近視的人群更為多見。實際上,這兩者描述的是同一類病變,只不過玻璃體混濁是檢查之後得出的結果,而飛蚊症只是患者描述的一個症狀。正是因為多見且被人熟知,所以很多有“飛蚊症”的人多少都知道,大多數飛蚊症不用治,而且也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那是不是意味著出現飛蚊症就不用去檢查了呢?
玻璃體有什麼作用?
在眼球的於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有一個空腔,玻璃體就位於其中,之所以被稱為“玻璃體”,是因為其特徵類似於玻璃,無色透明、半固體、呈凝膠狀,像果凍一樣。玻璃體的主要成分是水分,佔到了98%,其他的2%由蛋白複合物構成,包括膠原纖維、透明質酸、硫痠軟骨素(有的眼藥水就會含有這幾種成分)。沒有其他的固定形態的細胞,也沒有血管和神經。玻璃體的一個作用是屈光,與晶狀體、房水和角膜等一起構成了眼的屈光間質(把外界的光線折射後,聚焦於視網膜上),其“清澈”的狀態可以讓我們的視力更加清晰。另外一個作用是對視網膜和眼球壁起支撐作用,以維持眼球的正常形態和眼壓。如果玻璃體發生液化(半固體變成液體),不僅會影響其透明度,失去支撐作用的視網膜還十分容易發生脫落。
導致玻璃體混濁,也就是讓很多人有“飛蚊症”的原因,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性的,比如隨著年齡的增大,或者近視度數增加,玻璃體內會發生代謝變化,透明質酸大分子逐漸降解,水分析出,玻璃體逐漸從凝膠狀態變得稀釋,最終變為水一樣的液體。其中就會有一些點狀的白色渾濁或膜狀物漂浮,光線進入眼晴受這些碎塊遮擋,就會出現小黑影飄動。如果玻璃體進一步液化,另外一類是病理性的,比如外傷、炎症等,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導致視網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出血,也是引發玻璃體混濁的重要原因。
玻璃體混濁先要查清眼底
對於眼前出現“飄動黑影”或者伴有視力下降的人,先要去眼科就診,透過眼底檢查、眼部B超等明確病因。如果是因為炎症、出血等原因引起的玻璃體混濁者,一定要及時處理,否則會對視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如果檢查眼底發現視網膜沒有什麼問題,多數屬於生理性原因,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玻璃體混濁就像長白頭髮、皺紋一樣,是一種正常的衰老,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如果眼前的“黑影”突然增多或者增大,甚至擋住了光線,有的人還會出現強烈的閃光(標明玻璃體與視網膜之間有牽拉),此時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時就醫,必要時可以選擇玻璃體切除、鐳射治療等方法。
對於病理性的混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而對於大多數的生理性混濁,並沒有治療方法可以將其治癒,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態,逐漸適應就可以了。但在日常生活中,眼前的“黑影”還是會讓很多人困擾,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法緩解。(1)避免明亮的環境:“飛蚊症”一般在明亮的環境中比較明顯,比如看白色的螢幕或者白牆,光照比較強烈,或者戶外看藍天白雲。應儘量避免這類情況,比如外出時戴墨鏡,飛蚊的現象就會大大緩解。(2)避免視疲勞: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用眼衛生,尤其是長時間地看書看電腦或手機,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5分鐘。建議眼睛距離螢幕建議距離為50~70釐米,而熒光屏應略低於眼水平位置10~20釐米,呈15~20度的下視角。這個角度及距離能降低對屈光的需求,減少眼球疲勞的機率。(3)補充含碘食物:碘劑常被用來治療玻璃體混濁,主要是因為碘不僅可以啟用甲狀腺功能,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還可以有效抑制視網膜及血管的炎症。對於生理性“飛蚊症”來說,可以透過食物來補充,如海帶、蚶幹、淡菜、海蜇以及紫菜等。但對於有甲狀腺疾病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不宜食用。此外,可以多吃一些柑橘類水果、深色的蔬菜,補充葉黃素、花青素、胡蘿蔔素,也可起到護眼的作用。(4)選擇運動專案:發生了玻璃體混濁,就有發生視網膜脫落的風險,特別是高度近視者。平時儘量不要用力提重物,要避免容易出現撞擊的運動,比如足球、籃球等,一些劇烈的體位改變的運動,如高空彈跳等也要避免,但對於一般的日常運動是沒有問題的。
作者:何曉菲
來源:醫藥養生保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