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的壽命是有限的。能活到一百歲都已經很了不起了。
所以,現實生活中,部分惜命的人,會把自己的命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任何風吹草動都不放過。
過於惜命反而造就過重的心理負擔:小咳,我不會哪出什麼問題了吧;我這會呼吸困難,我不會肺出現毛病了吧……
越是過於看重,往往會適得其反。以下三點分享,道述其原因,也讓你更易理解《道德經》第七章。
一、無我,故,長存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我們都知道,天地能一直生養孕育萬物,且生生不息,是因為它們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而考慮過。
它們也從來不覺得自己生養萬物就要把它們佔為己有,也不會覺得那個就是他們的功勞。
皆因它們這種,無我,無為,故而能長且久啊。
所以,我們人,不管你再怎麼惜命,都不用一直盯著自己的命,也不必記掛自己能活多久。
放輕鬆,讓一切順遂著來,自然生,自然死,你不把它當一回事,反而能活得久。
反觀到我們平時的為人處世,亦是一樣的道理。
你太把一個人當回事,反而會不被討好與珍惜;你過於把一件事看得太重,它往往就會朝著你預想中的反方向而去。
明明是好事,就因為你心裡一直想著,不會出事吧,一直想著想著,還真把事給盼來了。
何必呢?讓一切順遂著來不好嗎?來好事我接好事,要是壞事,我就積極勇敢面對,想那麼多幹嗎呢?
二、隨順而安,安於處下,安於在後,得吉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分秒必爭,我們人都希望自己能永遠處在領先的位置。
所以,平時為人做事也都是爭先恐後的。開個車,發現後來車輛想趕超自己,不行,我不能讓他趕超我,加速前行;一大堆人蜂擁而上一輛大巴車,就為了搶先別人一步把座位佔了……
這種為人處事的態度,往往就能斷定:這個人成不了什麼氣候,也做不了什麼大事。
《易經》坤掛中:後得主,利。安分順隨,甘於後,則能吉利。
高人的處世之道,往往都會:你們要先,我就讓你們先,我不在乎。
高人不在乎時間,不在乎空間,也不在乎自己的利益。他向天地學習,把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別人的後面。
目光短淺的人,還會覺得高人就是傻子:有座位不坐,有錢不賺……殊不知,自己才是那個最傻最無知的人。
一個人能夠謙讓,捨得吃虧,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謙讓不爭,人家反而覺得你這個人了不起,乾脆把座位讓給你,也心甘情願給你賺這份錢。
由此觀之,你不把自己當回事,反而能夠跟萬物長存。越不想長存的人,存得越久,越想長存的人,很快就會被遺忘。
故而,聖人,能,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啊。
三、無私,無慾,無求,無為,故無往不利
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有這麼一人,他很想借著一己之力去幫助這個社會,特別是貧困之人。但是,他一沒錢,二沒資源。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藉助網路平臺,去號召更多人能夠加入,跟他一塊去做這等好人好事。沒成想著,效果還特別好。
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加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隨著他們種種善舉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很多企業政府都紛紛響應,給與他們這個民間扶貧團體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各種支援。
隨著他們的團體不斷壯大,知名度越來越高,他們由一個民間團體最後發展為一個正規,且有規模化的扶貧基金會公司。
事後,他自己也說了,當初就是很簡單地初心,就只是想幫助這個社會,知道這種事並沒有錢賺,自己還要往外掏,但就是甘之如飴。沒成想,這做著做著,夢想實現了,還給自己帶來了名與利,實在是預料之外。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不就正好應了“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做人做事,抱著良好的初心出發,無私無慾無求無為,不就無往不利了嗎?還有什麼事你做不成的呢。
以上三個點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你,能去更好地理解《道德經》第七章。
最後,祝大家冬至快樂!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