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9988.HK)上週五表示,正在尋找新的增長來源,將把海外電子商務作為關鍵焦點。而海外市場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被阿里多次重點提及,本月新任命的首席財務官徐宏直接表示,國際電子商務“將成為關鍵的增長動力之一”。
本月早些時候,阿里巴巴集團將其電子商務業務重組為獨立的國內和國際部門,把商業銷售業務細分為四個終端市場,包含中國電商、國際商務(如Lazada與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中國國內服務(外送與地圖服務),以及物流業務。
為什麼要重點發力海外市場?2021年三季度,阿里錄得2014年赴美上市以來歷史最低的營收增速,約70%的收入來自中國零售市場,阿里巴巴在中國擁有超過7.5億活躍使用者,正處於開始達到飽和的階段,資料顯示中國大城市電商滲透率已達到99%的高峰,雖然以二線城市作為潛在的增長渠道,但國核心心業務遭遇瓶頸已是事實,也讓阿里更加堅定瞄準海外市場。
哪些市場是潛在發力點?在深入歐美市場可能受限的情況下,東南亞新興市場更被視為重點潛力區域,從2016年起,阿里已經陸續收購東南亞一批電商平臺,包括專攻東南亞市場的Lazada。以上週披露的最新資訊看,阿里表示已為Lazada設定了1000億美元的總商品交易價值(GMV)目標,希望Lazada最終能為超過3億使用者提供服務。
市場空間巨大但“難啃”?ATFX指出,早在2019年阿里已經定下了業務全球化的目標,希望在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國內10億使用者的目標已經實現,接下來就看海外市場10億的發力情況。雖然阿里一直在擴張國際電商市場版圖,市場佔比和海外溢利逐年錄得增長,但增速整體不如預期。海外業務在當下阿里的整體收入中佔比不高,海外銷售僅佔約7%,海外消費群體只有2.85億,這也就意味著龐大的增長空間,也有望成為除了雲業務外的又一主要增長點。
只是前幾年已經啟動的海外市場卻久攻難下,反映阿里即便作為中國業內巨頭但仍難以避免遭遇「出海瓶頸」,而且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海外電商巨頭亞馬遜絕對是頭號強大對手。在缺乏使用者積澱的現狀下,當前看阿里憑藉成本優勢在購買力相對低的區域開啟市場或提高佔有率可能是重要的策略,而開拓市場就繞不開更高的成本負擔,短期內更難以在業績貢獻上為股價帶來支撐。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