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明都3歲了,說話怎麼這麼少呀?”“我的寶寶是貴人語遲,大兩歲就好了”。這是兩個家長之間的對話。很多家長認為說話少的孩子完全不用擔心,隨著年齡增長,言語發育會趕上同齡孩子的;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也會發現一些“小話癆”,但是認真聽他們說話,不知所云,有人認為這些寶寶很能說,沒有問題,因為孤獨症的寶寶言語發育不會這麼好的。可是,孤獨症卻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家長們存在非常多的誤解。因此,只有我們努力認識它,才能讓這些可愛的寶寶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減輕家庭、社會的負擔。
孤獨症有哪些表現呢?
比較典型的如社會交往障礙、狹隘的興趣和刻板重複的行為。因此,患兒言語多少不是判斷孤獨症的標準。很多孤獨症的孩子常表現為說話比同齡兒晚,然而有些孩子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正常的言語發育,在某個年齡段,出現說話逐漸減少甚至消失的現象;有的寶寶雖然說的很多,表現為無意義的重複刻板語言,且多數為單向交流。所以,會說話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孤獨症。
說話少於舌繫帶有關嗎?老人常說,寶寶說話少,是因為舌頭下面的“筋”被拉住了。這並不是完全沒道理。舌頭下面有舌繫帶,這便是大家常說的“筋”。舌繫帶過短會影響孩子的發音,表現為發音不清,但是不會影響寶寶言語的多少。舌繫帶過短的寶寶必要時需要手術治療。
言語發育落後是自閉症嗎?會自愈嗎?
答案是否定的。言語發育落後的孩子需要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計劃,進行綜合康復訓練。需要提醒家長:3歲前是寶寶言語發育的關鍵階段,及時有效的干預有利於寶寶儘快趕上同齡兒童。
五個方面初步識別孤獨症:
1)不(少)說:很少與人言語交流;
2)不(少)看:很少用目光注視周圍環境;
3)不(少)應:呼喚名字時不能應答;
4)不(少)指:不會用用食指指物,表達自己的需求;
5)不當行為:喜歡獨自玩耍,刻板行為,固執、發脾氣。
如果同時出現了以上行為,需要帶他及時至專業醫院進行評估、診療。
大多數寶寶說話少可能與構音器官、聽力、智力、孤獨症等等相關,因此,首先需要明確病因。寶寶出現說話少的情況,應及時至專業醫院進行全面評估、檢查,早期積極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