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小檔案
名稱:重建瑞相寺碑
年代: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形制:高254cm、寬93cm、厚23cm
材質:石碑
館藏:東平縣博物館
一部水滸,名揚天下,宋江起義,家喻戶曉。不過,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與小說中大相徑庭,只是小規模的流動作戰。
宋江起義不僅存於典籍,文物亦有所見。東平博物館藏的《重建瑞相寺記》碑,上世紀90年代出土於銀山鎮西汪村瑞相寺遺址,立於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高254cm、寬93cm、厚23cm,碑文楷書,豎刻11行,行滿57字,其中有“峰會右宋梁王名江,忠義聚寨,名立良山也”的記述,從文物角度,印證了宋江起義的存在,這也是國內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方記載宋江聚義的碑刻。
“立良山”是哪裡
重建瑞相寺碑文,記載了瑞相寺的位置、修建過程等,其中所載的“立良山”是哪裡?
立梁山,就是現在戴廟鎮棘梁山、棘良山,因山上遍生荊棘,故有其名。同時,因宋代以後,在此設有巡檢司,又名“司裡山”。
碑文中“宋梁王名江,忠義聚寨,名立良山也”,說明宋江最初聚義立寨的地方是立良山,該山不大,突兀自立,並不適合大規模屯兵。碑文中稱其為“梁王”,是因為他劫富濟貧被當地人尊為王,屬於自封的草頭王。
“立良山”是棘梁山的別名,現在棘梁山有明代崇禎丁丑年(1637)二月《玉皇廟落成碑記》,碑文中有“立梁山舊無玉闋遺址”之句,足見棘梁山在明代就稱“立梁山”,自然,也約定成俗寫作“立良山”。
史冊中的宋江
有關宋江的記載,在《宋史》中有三條。
其一是《徽宗本紀》載:“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討之。”
其二是《侯蒙傳》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東平府,未赴而卒。”
其三是《張叔夜傳》載:“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關於宋江聚義,非正史的記載主要是元代的《大宋宣和遺事》,該書是講史話本,南宋無名氏所作,元代或有增訂,書中第4段講宋江36人聚義梁山泊,最後被張叔夜平定。該書也成為了羅貫中、施耐庵創作《水滸傳》的藍本。
真實的宋江起義
根據《宋史》裡的幾處零星記載,以及《大宋宣和遺事》等資料,學者們為宋江起義勾畫出了一條比較清晰的軌跡。
北宋天禧、熙寧年間,黃河先後決口,滔滔洪水注入汴、曹、單、濮、鄆、澶等州,原來零散的湖泊、沼澤,匯聚成以梁山為標識的大湖。宋代文學家蘇轍途經此地,恍然置身江南,在《梁山泊見荷花憶吳興》(之一)中寫道:“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澶淵之盟後,北宋財政緊張,於政和年間成立“西城括田所”,強徵民田充公,整個八百里水泊也被收為公有,百姓入湖捕魚、採藕、割蒲,都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百姓不堪重負。許多破產農民、漁民、逃犯遂藏匿於此,成群結夥,搶劫過往客商。《宋史·許幾傳》載,在許幾擔任鄆州(東平)知州時,“梁山濼多盜,皆漁者窟穴也。幾籍十人為保,使晨出夕歸,否則以告,輒窮治無脫者”。可見,從宋神宗後期起,梁山泊就有盜匪出沒。
北宋宣和元年(1119),以宋江等36人為首的農民、漁民,在梁山泊一帶揭竿而起,轉戰於青、齊、濮州,數萬官軍表面上在圍追堵截,實則聞風色變,一時間朝野震驚。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宋徽宗採納亳州知州侯蒙招降建議,並任侯蒙知東平府,辦理招安事宜,但侯蒙還沒上任,就因病而亡。隨後,宋徽宗派歙州知州曾孝蘊改任青州知州,平定宋江之亂。曾孝蘊穩紮穩打,宋江為避其鋒芒,率眾自青州轉向南攻打沂州。
宣和三年(1121年)初,宋江義軍在攻打沂州時,被知州蔣園擊敗。二月,起義軍繼續南下,攻打淮陽軍,接著,佔據楚州(今淮安),進入海州(今連雲港)境內。
宋江在海州濱海搶奪大型船隻十餘艘,把擄獲的財物都搬到船上,以便勝可進,退可守。海州知州張叔夜招募敢死隊員一千餘人,前往海濱誘戰,同時將精兵埋伏在海邊。雙方開戰後,伏兵蜂擁而上,舉火燒燬了宋江的船隻。宋江見船隻著火,退路已斷,陷入慌亂。張叔夜乘勢猛攻,俘虜了副將吳加亮,在重兵圍困之下,宋江率部接受招降。
宋江起義,原本只是一場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因為古典名著《水滸傳》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事件,也讓這一歷史模糊了背影,變得撲朔迷離。(撰稿:陳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