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總共有十二個皇帝,統治者是愛新覺羅氏。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清朝的兵員大多穿一件短褂子,短衫四面開叉以便於騎射。
在短衫外士兵們會再穿一件馬甲式樣的衣服,被稱作號坎,號坎中間有個圓圈,圓圈中寫著不同的字,不同的字表示著這些人不同的職業。
當時這些為國家服役的人被稱為丁,號坎中間寫什麼字就代表什麼丁。
在以清朝作為故事背景的宮廷影視作品、文章和書籍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計程車兵被稱為“兵”,有的則被稱為“勇”,衣服上的字也不一樣,那麼僅僅一字之差,在內涵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八旗兵和綠營兵
在滿族入關之前,就已經組建了精兵部隊,叫作八旗兵,八旗兵大多駐紮在京師或者重要的關隘之地。
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繼位,繼續對明朝展開猛烈攻勢,並聯合蒙古各部,勢力和國家版圖不斷擴大。
八旗創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皇太極在位時,在八旗中加入了八旗蒙古軍和八旗漢軍,從此八旗兵就包括了八旗滿軍、八旗蒙古軍、八旗漢軍這三個組成部分,成為一個多民族,兵政合一的制度。
此後,八旗的編制日益完善起來。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八旗在清朝進攻明朝和入關平定農民起義軍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清朝的既得利益者。
入關後,八旗兵駐紮在京師周邊的地區,保衛皇室貴族的安全,最終也伴隨著清王朝走向了衰敗沒落。
滿清入關,清朝建立之後,國家版圖擴張的步伐不斷加快。
同時,各地農民起義不斷,軍隊開始向民間招募漢人當兵,由於這些兵員以綠色的旗幟作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所以被稱為綠營兵、綠旗兵,也被稱為營兵,綠營兵大多駐守在條件比較艱苦以及不太重要的地方。
雖然綠營兵也是朝廷的重要武裝力量,數量是八旗兵的好幾倍,但是八旗兵更受朝廷重視,地位也更高。
儘管如此,綠營兵和八旗兵都是經過朝廷認同的有編制的正規軍,都吃國家軍餉。
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中衣服上寫“兵”字計程車兵大部分屬於八旗兵的類別,也有少部分屬於綠營兵。
“兵”的墮落和“勇”的活躍
朝廷最重視的就是它的旗兵了,“兵”直接隸屬於皇帝或者重要的大將,吃的是國家的糧餉,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計程車兵了。
皇帝認為八旗兵是清朝的建國之根本,於是對八旗子弟十分友好,也提供了很多福利政策。八旗子弟在進關之前即已形成了一個貴族階層,享受著特殊待遇。
入關沒多久,清廷就採取了規模巨大的“圈地”活動,圈佔不在“八旗”的民人的大批田地劃歸給旗人;減輕甚至減免旗人的賦稅與勞役。
這些優惠的政策使得八旗子弟逐漸頹廢和具有了寄生性,致使其後代的戰鬥技能逐漸荒廢,甚至還出現了“生計”問題。
八旗兵在入關建國過程中立了汗馬功勞,也就是“從龍入關”,自然有功勞簿,兵員地位也高了。
養尊處優的待遇使得八旗兵也逐漸墮落,軍隊建設也逐漸懈怠下來,戰鬥力直線下降,兵員隊伍的高層甚至出現了一些腐敗現象,給國家造成了負擔。
到康熙平定三藩時,八旗兵已經不太能看了,而綠營兵則功勞巨大。在康雍時期,也曾專門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整頓旗務和八旗兵,當時八旗兵也恢復了些許戰鬥力。
正式編制計程車兵不頂用了,部分地方官員開始有了危機意識,於是開始招令“臨時工”了,朝廷在民間各地組建了“練兵團”,也就是鄉勇。
為了和正規軍進行區分,這類兵員的衣服前面印有“勇”字。“勇”兵沒有朝廷的正式編制,屬於臨時武裝力量,打仗或有維序需要時,地方就臨時現場徵兵,大加操練,不打仗的時候,就解散在家,和普通百姓一樣種田或者做些小買賣過日子。
“兵”和“勇”的區別
“勇”相對於“兵”來說,地位更低,待遇也更差,而打仗的時候卻要衝鋒陷陣在最前面。但是“勇”兵如果勇猛善戰,也可能混入“兵”的隊伍,得到賞識和重用,所以還是很多人願意加入的。
“勇”的出現是為了彌補戰禍期間軍事力量的不足,大多是從農村或鄉鎮中臨時招募過來的。
“勇”和“兵”有兩個明顯的差別:
一、“勇”是臨時的私募武裝力量,是“臨時工”,待遇比“兵”差很多,早期“勇”沒有兵制,國家也不給軍餉。
到了清朝後期,八旗兵和綠營兵都懈怠荒廢了,而在鎮壓太平天國過程中,曾國藩團練的“勇”兵卻戰鬥力較強,被稱為“湘軍”。
朝廷看見了“勇”兵如同見了救命稻草,使得“勇”有了糧餉,並設定了兵制,稱其為“勇營”,李鴻章的“淮軍”其實也是“勇”兵。
二、“勇”不聽命於朝廷和皇帝,而是直接聽從將領的指揮,也就是“兵為將有”,其“工資”收入也來源於地方。
用現在的話來講,“兵”和“勇”就是正規軍和臨時武裝力量的區別。
到清朝後期,民國軍閥時期,國內活躍的軍隊大都是“勇”兵。
所以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如果看到滿屏計程車兵衣服上都是“兵”字,就可以推測出故事的背景設定在清朝的中前期,由於當時綠營兵的數量較大,所以出鏡率也比較高。
而如果看到電視劇中大多數士兵衣服前印的是“勇”字,則可以推測故事的背景是清朝的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