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關於學習的俗語中,以毛主席提出的這句"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流傳最廣。
關於這句話最早的時間、場合,目前已經難以進行考據,但毫無疑問是從毛主席口中傳遍開來的。根據劉少奇之子劉源的回憶,"毛主席肯定是這樣講了,而且講了不止一次。"
另外,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韓桂馨也回憶道:西柏坡時期,劉少奇同志熱愛學習的美名就已經傳遍了整個中央。當時,青年中到處流傳著"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
那麼,毛主席為什麼要在當時脫口而出這句話?他背後想傳達什麼樣的深意?劉少奇同志又對此有什麼回應呢?
(一)如何下馬治天下?
1949年年初,帶著"不做李自成第二"的決心,毛主席等黨中央領導離開西柏坡"進京趕考"。
擺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涉及到960萬平方公里、5億多人口國家的史詩級難度考試。
國內歷經長期戰亂之後,大量人民流離失所,百業凋敝。國民黨反動派不甘失敗,多次糾結土匪發動暴亂,西南華南等地匪亂猖獗。
國外,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充滿敵意,採取封鎖、孤立政策,外交形勢險惡。
這樣無比複雜的國情,要求執政黨必須具備極高的執政能力、治理手段,黨政幹部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技能與理論修養才能妥善處理如潮水般湧來的各類矛盾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不少黨員幹部存在的主要缺陷。
據瞭解,建國初,相當一部分經歷了槍林彈雨的老幹部雖然建立過赫赫功勳、有著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但由於"泥腿子出身",文化水平低,在政務處理方面缺乏經驗,缺少經濟建設方面需要的文化。他們能打仗卻不太擅長理政。
而另一部分國民黨時期遺留下來的知識分子、技術人員,雖然專業能力過硬,但是馬列主義理論水平低,政治覺悟較差。
因此,不少反動派紛紛鼓吹,"共產黨可以馬上打天下,不能下馬治天下"。
面對質疑,毛主席在一次講話中響亮地回擊道:"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我們還要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他深知,學習能力對執政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提高黨政幹部水平,毛主席一方面提出創辦了大批黨校、軍校,組織人員學習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知識,他還大力倡導人們讀書,曾經一次向高階幹部推薦12本必讀書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毛主席就說出了這句"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這句話來鼓勵人們努力學習。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趕不上劉少奇而不是其他人?要說清這點,就得從那個著名的外號——"劉九書櫃"說起。
(二)行走的書櫃——劉少奇
劉少奇,字渭潢,出生在湖南省寧鄉縣的一個農民家中。他在家中兄弟中排行第九,被喚作"九伢子",又因為他在私塾中最肯用功,品學兼優,"不閱讀不成活",所以又被稱為"劉九書櫃"。
在他的小書房內,擺滿了《三國演義》、《聊齋》這樣的古典名著。母親擔心他每次看書這麼晚傷害眼睛,就每晚只給半盞燈油。
小男孩便想了個"借光讀書"的方法,上半夜跑去正在碾米的房間"蹭光讀書",下半夜再拿出那半盞燈油繼續閱讀。
劉少奇同學周祖三家裡藏書極多。
因為周祖三父親周瑞仙是同盟會會員,家中不僅有傳統的經史子集,還有大量西洋來的數學、天文、物理等新書籍,嗜書如命的劉少奇就經常來到周祖三家中借閱圖書。
雖然地處內陸窮鄉僻壤,但這些書幫助了的劉少奇打開了一項新世界的大門,為其日後接受更多先進思想打下基礎。
長大後成為進步青年的劉少奇,為了學習十月革命的先進經驗,同肖勁光等人來到社會主義俄國。
在由斯大林擔任校長的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劉少奇同各民族青年一起學習俄共黨史、工人運動理論、哲學等。
當時蘇俄正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劉少奇等人伙食十分粗陋,每天只有幾塊土豆和黑麵包。
根據肖勁光回憶,當時有一些中共學生吃不了苦,打算退學。但劉少奇卻不為所動,仍然以樂觀的精神堅持學習。
終於在這段時間內,他完成從只能閱讀簡單宣傳冊到艱澀難懂的馬克思主義原著的巨大跨越,理論修養大踏步上了一個臺階。
革命戰爭時期,劉少奇先後擔任多項重要職務。
他常年穿梭於戰火敵區之間,但在讀書上卻始終一刻也沒有倦怠過,並且養成了每天讀書,寫作到深夜的習慣。
在這種兵荒馬亂的歲月中,書本知識往往被棄之如履,筆桿子不如槍桿子的思想盛行。
對此,他曾經多次批判這種錯誤思想,並從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高度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劉少奇在總結皖南事變的原因就強調,"加強黨性的學習與教育是一個絕大的問題。"
劉少奇在那封著名的《答宋亮同志》信中,詳細闡述了領導幹部加強學習的重要性。
他批評有些人認為只要在實際戰鬥中不斷積累總結經驗,就可以最終奪取革命的勝利。這樣的觀點大大忽視了理論對於實踐的引導作用。
而過去中共之所以屢次失敗,很大原因在於"黨在思想上的準備、理論上的修養是不夠的"。如果我們只具備豐富的鬥爭經驗、英勇的犧牲精神,根本不足以實現全中國革命的勝利。
劉少奇也在學習上以身作則。
在離開蘇北前往延安的一年多時間裡,劉少奇一路上經歷日偽軍103道封鎖線,跋山涉水。經歷了多次反掃蕩戰鬥,可即使是這樣危險的環境,他仍然手不釋卷。
在這一年多時間內將中共歷史和中國哲學史系統性地進行了學習。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解放戰爭大勢已定,面對即將迎來的和平建設時期,劉少奇更是多次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他在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講話時著重提到,現在一些人以為革命勝利了,就不用讀書了,這可不成。過去在山頭上,事情還比較簡單,可是現在環境更復雜,要管理的事情更多,更要多學習理論書籍。
新中國成立後,劉少奇歷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家主席,相比起過去責任更重,工作更加繁忙。可是他仍然在百忙之中不斷抽出業餘時間認真讀書,即使在病中也總離不開書本。
據其秘書回憶,劉少奇"每天報紙、參考資料以及兄弟黨報紙摘要,總要認真看完,才算結束一天的工作,從沒見他間斷過一天。"
劉少奇到底讀了多少書?現在已經無法考證。在1992年,他的夫人王光美一次性捐贈給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將近1萬冊書籍,而這僅僅只是劉少奇在建國後所閱讀書籍的一小部分。
王光美曾說,"結婚後我發現他隨身帶的小木箱裡沒幾件衣服,幾乎全是書和檔案。"
不過或許有人會感到好奇:在中共黨內,喜歡讀書並擅長讀書的人大有人在,為何毛主席偏偏要說趕不上劉少奇,而不是其他人呢?
這句"趕不上劉少奇"其實除了表揚劉少奇熱愛學習外,還有一層意思。毛主席在表明透過不斷學習,思想進步會非常快,往往能夠根據實踐不斷探索出新的思想。
而這劉少奇對黨建理論發展與創新(尤其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突出貢獻正體現了這一點。
"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曾經是禁錮黨內部分同志思維的主要問題。不懂得立足於中國國情,只知道生搬硬套馬列原著中的規矩框框,從而留下了湘江戰役之類的慘重教訓。
因此,如何因地制宜,讓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便成為擺在中共前面的一大重要課題。
中共七大1945年4月開幕。劉少奇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要籌備人艱辛工作,全面協調保證會議圓滿舉行。
他在會上代表黨中央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對毛澤東思想作出科學概括。自此,毛澤東思想在黨章中被明確為黨的指導思想。
可以說,劉少奇同志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和豐富,作出了重大理論貢獻。
說到劉少奇的理論創新,就不得不提那本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數十個國家發行、總印上千萬冊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這本書系統回答了共產黨員為什麼要修養、在哪些方面進行修養、怎樣修養等問題,精闢地論述了共產黨員提高修養的方法途徑,推動了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進步,成為了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一天不用功 趕不上毛澤東
"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這句話從毛主席口中說出後,成為了黨內外家喻戶曉的流行語。
而劉少奇對於這句調侃,實際還有一句對仗工整的回應:"一天不用功,趕不上毛澤東。"這句回應在隨後的50年代也流行開來。
事實上,毛主席本人多多少少有些謙虛的意思在裡面。他也同劉少奇一樣極其熱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升作為革命家的思想境界、能力水平。
劉少奇之子劉源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說過,"三天不學習,趕不上毛主席"可能更加貼切。
在長沙求學期間,毛主席就以"少年學問寡成,壯歲事功難立"來自勉。
無論是指點江山的青年歲月,還是老驥伏櫪的暮年時光,他都把書本當成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甚至在重病纏身的最後時間,他仍然一天讀上十幾個小時,即使在床上量血壓,雙手仍離不開書本。
光是《共產黨宣言》,毛主席就看了不下一百遍;一本厚厚的《資治通鑑》讀了17遍,《紅樓夢》讀過十種版本。
同劉少奇一樣,毛主席也不拘泥書中的教條,而是善於因時因地,為我所用,將理論和實踐進行完美結合。
例如,土地革命時期,毛主席反對當時走大城市革命道路的教條主義做法,而是創造性地將根據地紮根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從而在全國掀起了革命的燎原之勢。
在毛澤東、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帶動之下,黨內黨外、工人農民、幹部群眾,都掀起了一股盛行全國的學習之風。
據統計,新中國建立之初,高達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經過這股規模空前的學習熱潮影響,到1950年代末,全國已有近三千多萬人脫盲,廣大人民的精神面貌透過學習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四)結語
古人有云: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當下,不斷重溫毛澤東、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關於學習的論述、態度,更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