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21日訊(記者 徐文錦 通訊員 劉文標)“這款米香氣撲鼻,溼潤軟糯,外觀白還有油光,很不錯。”“這個很漂亮,但口感偏硬了。”……20日至21日,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2021年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優質稻示範推廣培訓班在三明沙縣區舉辦。在優質稻品種品質鑑評環節,39個電飯煲一字排開,40名農業專家化身“乾飯人”,現場品鑑優質稻聯合育種攻關剛剛育成的新品種。
培訓班現場。劉文標 攝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種業創新發展,於2017年啟動了第三輪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2017-2020年),2021年實施“十四五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2021-2025年)”。為解決我省水稻生產上種植品種品質較差、種糧效益較低等問題,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把優質稻聯合育種攻關列為重點實施內容,而本次鑑評的物件就是優質稻聯合育種攻關的最新成果,旨在加快優質稻品種審定、推廣與產業化步伐。
如何保證鑑評的公平性?據瞭解,省種子總站將參評優質稻品種統一安排在德化縣赤水鎮西洋村作中稻種植,9月10日前按熟期分批收穫稻穀。每個品種取5公斤稻穀統一加工成稻米。當天,省種子總站組織人員按照同樣的浸泡時間、水米比例等統一標準,並使用同一款電飯煲將米樣煮熟,同時以優質稻“玉針香”作為參照,編號盲評。來自有關水稻科研育種單位、種子企業等單位的參會人員中抽取40人組成鑑評組。
專家們開啟電飯煲,探頭向前,手掌輕輕擺動,仔細辨別米飯香氣。隨後,裝一小勺米飯,觀察其顏色和光澤,最後入口品嚐,感受米飯的滋味和回味。“我們需要根據米飯的氣味、外觀、適口性三個方面,一輪一輪細細品鑑,逐一打分。”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謝華安研究員帶領專家組,認真鑑評。
現場品鑑,逐一打分。徐文錦 攝
以評促推,擴增優質稻種植面積。最終,墘面香、永香優517、那香優651、農香佔、金泰香絲、瀘優687、五福香佔、甜香優1831、野香優2153、萬里香佔共10個優質水稻品種脫穎而出,分別獲得金銀銅獎。接下來,這些品種的試驗、審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並儘快應用於生產。
除了優質稻品種品質鑑評,現場還展示推介了17個優質稻品種大米產業化開發產品,其中14個品種為種業創新產業化工程水稻聯合育種攻關育成的新品種,均已透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多數獲得國家或省級優質稻品種品質鑑評金獎。
謝華安院士表示,此次鑑評過程中,大家普遍感到米的食味、外觀都很不錯,加工品質也很好,也說明福建省優質稻品種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今後,在整體水平提高的基礎上,我們育種更要注重發展特色水稻、功能水稻,為市場提供更豐富的品類,讓群眾吃上更好、更健康的大米。
來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