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東征後,周公制禮。
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周公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範制度和禮節。
(就是寫了幾本法律吧)
周公制禮的核心是維護宗法等級,大到國家的政治制度,小到個人的日常行為,都有詳細規定。
大的有宗法制、分封制和禮樂制度,小的方面包括人的婚姻、喪事、成人禮儀、祭祀活動等。
禮樂制度,就是什麼人、做什麼事兒的時候聽什麼音樂,也是一種等級制度的象徵。
(分封制沿用到漢初,禮樂制度西周滅亡後就名存實亡了,東周諸侯已經不服從周王統治了,互相爭霸、征伐,又叫禮樂崩壞)
周禮的主要作用,主要是維護等級制度,為上層統治階級服務,後來發展成為區分尊卑貴賤的等級教條。
(人就分了三六九等了)
(所以周禮都是貴族間的事)
當初周武王伐紂後,就覺得現在的國都位置太西了,不利於統治東方的那麼大地盤,想要設立新都。
周成王繼位後,命周公在東邊洛陽建立新都。
洛陽成為陪都。
鎬京是為宗周,洛陽是為成周。
周公攝政七年後,周成王已經長大,周公把政權歸還給成王,成為輔政大臣,此後周公就在洛陽治理成周。
(周成王是去過成周的,還在新都舉行過祭祀,但是有沒有遷都到成周不確定。奇怪了,新都已經建成了,西周的政權怎麼還在鎬京?後來周平王被犬戎打得受不了,把都城搬到洛陽,西周變東周。)
(還好有個成周,不然後面被犬戎打,周王躲都沒地方躲了,總不能搬到哪個諸侯的國家去吧?西周末年,周王應該是已經沒那麼大權威了,人家諸侯肯定也不願意。好奇,要是周王說:X公,我要把你的封國當都城。諸侯會是啥反應。)
周成王的評價是一個可以統御四方,剛柔並舉的聖明君主。
周成王死後,兒子姬釗繼位,是為周康王。
姬釗年幼,召公奭和畢公高輔佐。
(三朝元老)
周康王即位後,繼續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間所實行的國策,再接再厲,使經濟得到更大的發展,國庫豐裕,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團結,到處呈現一派昇平盛世的景象,百姓生活富足,犯罪案件逐漸減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姬釗在位時,還不斷攻伐鬼方和東南各地,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
(看來周康王是個爽朗的人,很喜歡賞賜別人。)
(楚國國君熊繹與魯國國君伯禽、衛國國君衛康伯、晉國國君晉侯燮、齊國國君齊丁公一起輔佐周康王。由於齊、晉、魯、衛四國與周康王親緣較近,因此都得到周康王賜予寶器,而楚國與周康王無親緣關係,所以沒有得賜寶器,這……諸侯也分親疏,楚國給人的感覺比較像蠻荒國度,這楚國國君是咋能來輔佐周王了?)
周成王在位22年,周康王在位24年,這段時期,天下安定,史稱成康之治。
(幼年登基,在位20多年,活得也不是很長啊,沒有遺傳爺爺、太爺爺姬昌活到97)
(每朝新立,總是有幾個聰明的國君,大臣也重要。百姓是富不過三代,皇帝家是聰明不過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