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晚清的生財之道:鴉片財政

晚清的生財之道:鴉片財政

財政是國家生財、用財、理財的統稱,是國家的錢袋子。政府平時行政,戰時用兵,都靠財政供養。財政沒錢,很可怕。

1851年--1861年,清朝處在咸豐這一朝,內外交困,沒有一天好日子過。外有帝國主義侵略,英法聯軍逼近北京,火燒圓明園,沙俄奪佔東北150萬平方公里領土;內部暴亂四起,東南有太平天國亂,西北有回亂,中原有捻亂、西南有教亂。到處兵荒馬亂,哀鴻遍野,生靈塗炭。

晚清的生財之道:鴉片財政

1849年全國還有4.1298億人,到1875年,只有3.2265億人,26年淨減少0.9033億人。慘!

咸豐帝焦頭爛額,即要攘外,又要安內,四處用兵,銀子花得如決堤之水,清廷財政告急。

為了籌措軍費,保權衛國,官員們將目光投向了被禁的鴉片。鴉片在清代文書裡被稱為“洋藥。”很含蓄。

1857年,閩浙總督王懿德等上奏,軍需緊要,請求准予暫時放開洋藥貿易,對進口洋藥抽稅來增加國家收入。咸豐答應了。

晚清的生財之道:鴉片財政


咸豐帝

1858年,清廷與法國簽約。議定進口每百斤洋藥交稅銀三十兩。後來與各國都按此辦理。所徵稅銀,每三個月報解國庫,不準留支。

另外還開徵洋藥釐捐,每百斤洋藥再交釐捐銀二十兩,不得以洋藥稅抵洋藥釐捐。

雲貴總督張亮基說雲南省從來沒有進口過洋藥,咸豐命他先將土產洋藥徵收釐捐,不得以洋藥冒充土產洋藥逃稅。

1875年(光緒初年),廣東招商承包洋藥稅,年認交四十二萬元,五年為期,每年遞增二萬元。

1881年,廣東新商人接辦洋藥稅,年認交提升到九十萬元,仍五年為限。

1882年,進口洋藥稅提升為每百斤銀110兩,土洋藥釐捐每百斤銀40兩。

1885年,洋藥不分土洋,一律憑票運輸銷售。運輸憑“行票”,10斤一票,每票繳稅銀2兩,過關卡另交釐捐。無票,貨物沒收。開店銷售憑“坐票”,不論資本大小,每票交稅20兩。每年換票一次。

1906年,在湖北設立土產洋藥稅釐總局,各省設分局,加強徵管。

1910年,進口洋藥稅升為每百斤徵銀250兩。土藥每百斤徵銀230兩。

1912年2月12日,清朝倒臺。

據赫德的《歲計收支概算表》統計,1908年,清政府的財政總收入為2.8億兩,而鴉片稅合計為0.33億兩,共佔財政收入的11.8%。這恐怕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記錄。

(資料來源:《清史稿》)

晚清的生財之道:鴉片財政

分類: 故事
時間: 2021-12-21

相關文章

民間故事:寡婦荒野撿一棄嬰,三年後官府將她打入大牢

民間故事:寡婦荒野撿一棄嬰,三年後官府將她打入大牢
我是老楊,點選上方關注,更多驚奇故事奉獻給您! 明末,扶陽縣,有一寡婦,人們都叫她張氏,青年喪夫,貌美端莊,雖還年輕,但其對亡夫感情極重,不願意再嫁,可惜的是還膝下無子,可嘆的是這份忠貞. 張氏以紡紗 ...

民間故事:書生拍碎老漢的紙人,老漢不怒反喜,十日後將女兒送出

民間故事:書生拍碎老漢的紙人,老漢不怒反喜,十日後將女兒送出
宋朝至道年間,池州有個十七八歲的少女,她身材高挑,體態輕盈,一顰一笑間盡顯嬌媚,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美女,每天到她家提親的媒人數不勝數,門檻都快被踩塌了.可她的父親卻一直不肯將女兒嫁出去,直到一個書生拍 ...

民間故事:寡婦為夫守靈,乞丐偷藏棺材底下,半夜乞丐救寡婦一命

民間故事:寡婦為夫守靈,乞丐偷藏棺材底下,半夜乞丐救寡婦一命
美貌的寡婦為夫守靈,誰知一個老乞丐悄悄藏在棺材底下,乞丐到底想幹嘛?難道他想對寡婦圖謀不軌? 古時候在臨安城義堂村,有一商人叫楊遠海.此人在當地小有名氣,不是說他家財萬貫,而是他宅心仁厚,經常救濟貧苦 ...

"古典美人"李建群:憑"容妃"一角出名,63歲患癌去世,一生無子女

"古典美人"李建群:憑"容妃"一角出名,63歲患癌去世,一生無子女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演藝圈是可謂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不少人將其喻為演藝圈的黃金時代,不少經典影視作品和著名演員都來自那個時代,例如張國榮.龔雪.許晴.劉曉慶-- 在那個年代影視美女更是層出不窮 ...

民間故事:員外十年無子,怪媳婦不中用,上墳發現有個老鼠洞

民間故事:員外十年無子,怪媳婦不中用,上墳發現有個老鼠洞
宋朝至道年間,江陵城有個名叫博巖的員外,博巖與妻子楊氏成親已有十年,膝下卻沒有子嗣.博岩心急如焚,找遍了名醫,可醫生卻說二人身體健康,並無大礙.博巖給妻子買了許多補藥,可楊氏的肚子始終沒有動靜. 久而 ...

白家大院(民間故事)
談笑間閃出一個刺客 早先,遼西北鎮有個白家大院,大院的主人白老爺這天做五十大壽,親朋好友聚於一堂,正談笑間,眾人忽見白老爺頭一扭,一道寒光閃過,一枚雪亮的柳葉鏢就被他夾在了手裡.眾人還沒回過神來,白老 ...

民間故事:屠夫做生意無德,遭到懲罰,悔恨當初,痛改前非

民間故事:屠夫做生意無德,遭到懲罰,悔恨當初,痛改前非
大家好,我是墨客,今天給大家帶來"民間故事第98期",如你也喜歡墨客的民間故事,不妨用你的小手點下關注,感謝支援,以後會寫更多的民間故事帶給大家. 從前有一個屠夫叫李順,在村頭支了 ...

民間故事∶包公案之石獅子傳奇

民間故事∶包公案之石獅子傳奇
點選右上角關注我,每天分享匪夷所思的古代奇案與民間故事. 北宋仁宗年間,山東境內有一次鬧洪災,沒想到因此引發了一樁傳奇大案,竟然先後驚動了包拯和仁宗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要想把這個故事說清楚,還得從一 ...

民間故事:男子夜走山路,見美婦上前抱住,數日後丟了小命

民間故事:男子夜走山路,見美婦上前抱住,數日後丟了小命
新聊齋|羊販遇妖 明朝,一羊販走山路回家,路遇一美豔婦人,他上前挑逗幾句後,一把將婦人抱住.那婦人也不反抗,陪他在地上玩耍一番.事後美婦變成狐狸離開,羊販大驚跑回家.次日晚上,那美婦帶著一頭巨狼找上門 ...

民間故事 梅妃傳奇
#民間傳說# #民間故事# 梅妃,本姓江,莆田(今福建省莆田縣東南)人.她的父親名叫江仲遜,江家世世代代都以行醫為生.梅妃從小聰明伶俐,九歲時就能背誦<詩經>中的好幾個篇章.她曾對父親說: ...

民間故事:屠夫深夜歸家,老漢請他殺豬,看到老漢的腳他拔腿就跑

民間故事:屠夫深夜歸家,老漢請他殺豬,看到老漢的腳他拔腿就跑
我們都知道過年必吃的就是餃子,包餃子離不開豬肉,而在過年的時候,羊肉.牛肉等各種肉類也深受人們的歡迎,因此到了年關,屠夫們不是殺豬就是宰羊,最是忙碌.明朝一屠夫在年關忙到深夜才回家,一老漢等在門口請他 ...

民間故事:商人回家,發現妻子悄然離開,找到後竟然多了一個兒子

民間故事:商人回家,發現妻子悄然離開,找到後竟然多了一個兒子
新聊齋:原創故事<巧妹> 從前,有個叫周錫的商人,雖是個舊姓人家,但卻家道敗落,如今再不能閒飯度日. 周錫自幼聰慧,飽讀詩書,長得也俊,可遭遇家庭變故,他只得棄儒為商,出外營生. 幾年過去 ...

民間故事:舉人幫女子葬母,女子嫁他報恩,生下4子才知別有用心

民間故事:舉人幫女子葬母,女子嫁他報恩,生下4子才知別有用心
新聊齋|狐仙報仇 乾隆年間,一女子街頭賣身葬母,一個舉人老爺路過,拿銀子幫她葬母,之後將女子帶回家,娶為妾室.女子為老爺生了四個兒子,但多年後.舉人被抓入大牢,妻子來探監時,他才明白了其中緣由.這女子 ...

民間故事:劊子手吃喜宴,見賓客雙腳離地,他掏出斷刀救下新郎

民間故事:劊子手吃喜宴,見賓客雙腳離地,他掏出斷刀救下新郎
明朝正德時期,蘇州吳縣有一民家叫鄭阿公,他年近六旬身體非常硬朗.年輕的時候就膘肥體壯,並且長得凶神惡煞,稚童看見他就會嗷嗷大哭.正因為如此,他被縣衙看中做了劊子手,按照規矩行刑到九十九人之後,他金盆洗 ...

民間故事:老漢給了小乞丐一碗飯,小乞丐指指門口:你要發財了

民間故事:老漢給了小乞丐一碗飯,小乞丐指指門口:你要發財了
明朝一老漢窮困潦倒,一小乞丐上門討飯,老漢好心將自己的飯給了他,小乞丐吃飽喝足以後,神秘兮兮地指著門口對老漢說:"你要發財了!" 順天府姓趙的老漢,趙老漢年過半百,住在村西頭,他早 ...

民間故事:書生放走一條鯉魚,當晚做了個夢,鯉魚答應書生一件事

民間故事:書生放走一條鯉魚,當晚做了個夢,鯉魚答應書生一件事
從前,一書生乘船外出遊歷,突然有一條鯉魚自己跳上船來,書生的朋友打算下船後將鯉魚燉了吃.可是書生見鯉魚奄奄一息,心生憐憫,於是將鯉魚放回了江中.當晚,書生夢見鯉魚,鯉魚承諾答應書生一件事情. 新聊齋: ...

民間故事:獵戶追野豬進山洞,被豬一頭撞昏,3年後抱著兒女出來

民間故事:獵戶追野豬進山洞,被豬一頭撞昏,3年後抱著兒女出來
新聊齋|獵戶與豬仙 古時,一獵戶山中打獵,追野豬進入山洞.正準備離開時,卻被野豬一頭撞飛,落地摔昏過去.醒來時,一個美女在身邊照顧他.二人兩情相悅,結為恩愛夫妻.3年後,獵戶抱著一對兒女走出山洞.回到 ...

民間故事:財主的兩個兒子,一好一壞,壞的那個後來浪子回頭

民間故事:財主的兩個兒子,一好一壞,壞的那個後來浪子回頭
讀民間故事,品百味人生,歡迎觀看月汐醬講故事. 話說古時,有一個姓李的財主,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李德,幫著李財主打理生意,在李德的幫助之下,家中的生意蒸蒸日上,李財主非常欣慰,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兒子. ...

民間故事:老翁救下一隻金龜,當晚做了奇怪的夢,醒後救了全村人

民間故事:老翁救下一隻金龜,當晚做了奇怪的夢,醒後救了全村人
從前,一老翁去到河邊,見一少年手中擺弄著一隻通體金黃的烏龜,邊走邊說:"回家燉了這隻烏龜,一定美味!"金龜眼中立即落淚.老翁見到,頓時心生憐憫,花錢買下金龜.當晚,老翁做了一場奇怪 ...

民間故事:18歲書生病亡,道人讓別葬入祖墳,家人不聽自食苦果

民間故事:18歲書生病亡,道人讓別葬入祖墳,家人不聽自食苦果
新聊齋|考神之墳 明嘉靖年間,揚州有一位遠近聞名的神童,姓王名雲,他從小就能作詩,很早就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考中了秀才. 然而,在王雲十八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場怪病,王雲挺了十天左右,就不幸病逝了. 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