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在做菜時,發現廚房的洗碗布實在太髒,就換上一塊新洗碗布。我將舊洗碗布放到垃圾桶裡,用手儘量推到桶的底部,並在上面蓋上了別的生活垃圾。我這麼做是怕老媽發現垃圾桶裡的洗碗布,又將其撿回來。
擔心老媽用不慣新換的那塊不同式樣的洗碗布,一吃完中飯,我就趕到附近的超市,買回幾塊同原先一模一樣的洗碗布。此時,媽媽已經幾乎將碗洗完了。
她看見新的洗碗布,便責怪我說:“你怎麼把原先的洗碗布扔了,分明還可以再用的……”
我感到很無語,便對老媽說:“如果我連替換一塊洗碗布的事都要向你請示,那我當這個家不是太累了嗎?我又要賺錢,要買菜做飯,要照顧你這個智障老人的生活,你還要監督我的一舉一動,那我這個做兒子的豈不是活得太辛苦?如果我曾經錯扔過哪怕一塊洗碗布,那你懷疑我扔錯了也就罷了。但事實上,你知道我一向並不浪費,如果那塊洗碗布還能洗我絕對不會扔。”
老媽頓時無語。
我又說:“希望你以後再也不要這樣講,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老媽說:“是的,你以前說過的,讓我不要再說這種事,我給忘記了。下次我一定再也不說了。”
我說:“這就對了!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兒子,同時也是你的監護人,要相信我有能力處理這家裡的一切事物。”
此事就這麼過去了。但卻引發了我更深的思考。
首先,人為何質疑他人?估計有如下原因。
1、他人的行為同自己的BVR不符合。其中,B=belief信念、V=value價值觀、R=Rule規條。顯然,老媽拋棄洗碗布的標準同我的不同。我為了避免這種衝突,已經將舊的洗碗布藏到垃圾桶最底下了。她無從得知洗碗布的現狀,只能根據記憶做出模糊判斷“也許那個洗碗布還能用吧”。
2、他人曾經做出與自己BVR系統相左的行為。幸好,我從來不曾亂扔洗碗布以及其他任何有價值的物品,否則就被老媽一輩子記牢了。
3、個人本身的懷疑心導致。懷疑,是一種性格;信賴,也是一種性格。懷疑,無需理由。有人猜想好奇心強的人懷疑心會強,的確有道理。又有人認為懷疑心強與從小的安全感是否得到滿足相關,也可以自圓其說。如此種種,難以一言以蔽之。
4、個人掌控的慾望導致。總是覺得別人做得不夠好,而是寧願自己去做,本質上是想將事情的發展置於自己的掌控之內。即便明知自己也做得一般甚至更差,但也寧願自己做決定並自己承擔後果,而不願委託或放手,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具體到今天中午這件事,老媽顯然是因為如上第3點和第4點,而質疑我扔掉洗碗布的行為。
其次,做事無端被人質疑,需要做解釋、撫慰情緒等操作,頗為累人,且影響情緒,大多屬於不必要的內部消耗,儘量避免為佳。那麼,我們做事如何避免被他人質疑呢?我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釐清關係、劃清界限。就是把責、權、利說清楚,取得共識。比如,老媽患有輕度智障,我是她的監護人和贍養人。在沒有牽涉到她的實際感受和利益的事情上,我有權也有能力獨自處理家事,無需向她請示。這一點必須讓她明白。
2、提供且僅提供合適的資訊。提供的資訊過少,令人困惑不解,無疑會使對方懷疑或猜忌。而提供過多的無用資訊,資訊量太大、太紛繁複雜,也會亂人心智,令人胡思亂想,同樣引起懷疑和猜忌。兩者都不足取。為了發洩的分享,交淺言深,都屬於提供冗餘資訊的情形,可能引起聽者對自己人格的負面判斷,並無任何好處,需要避免。
3、小心那些天生懷疑心的人。天生的懷疑心,是一種病,難治。對這種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