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飛到突尼西亞的首都突尼西亞城。突尼西亞位於北非,面對義大利,東臨地中海,人口有1178萬,90%以上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伊斯蘭教為國教。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居重要地位,是突尼西亞第一大外匯來源。全國約800家旅館擁有23萬張床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前列。直接或間接從事旅遊業人員達3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3.6%,解決了12%的勞動力就業問題。
驅車前往世界文化遺產地---迦太基古城遺址。它建於3000多年前,儘管現在只剩下殘牆斷壁,但昔日市井的繁華、殿宇的巍峨風韻仍依稀可見。
突尼西亞城外面臨地中海的“藍白小鎮”是世界文化遺產,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浪漫小鎮,可媲美希臘小島。它的街道井井有條,房屋粉飾一新,比摩洛哥的那個藍白小鎮強多了。怪不得連美國駐突尼西亞的大使官邸也建在這裡。照片中的仙人掌結滿了果實。
今天一早從突尼西亞城向南前往世界文化遺產地---凱魯萬。它是穆斯林民族進入北非的最早居住地,因此被譽為阿拉伯世界的第四聖城。首先從高處參觀了阿格拉位元蓄水池,它建於1300年前,從80公里遠的雪山上將雪水引入水池中,經過小水池的過濾存放在大水池。我們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能力。
接著參觀最負盛名的“大清真寺”,它不僅是北非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而且是與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齊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
凱魯萬有一百多座伊斯蘭聖人陵墓,然而最有名的是一位名叫西迪·撒哈卜的聖者,據稱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親密友人,七世紀時從聖地麥加返回突尼西亞時,不僅帶回了大量經文,還有非常珍貴的先知的三根鬍鬚,和聖人一起下葬在凱魯萬,因此也被稱為“鬍鬚陵”。
因為2015年6月突尼西亞旅遊城市蘇塞一家酒店曾遭武裝人員襲擊,至少37人死亡、36人受傷,震驚了世界,所以突尼西亞政府為了防範恐怖分子在這裡加強了安保。
晚上在託澤爾酒店住宿。酒店是典型的北非風格,簡約而舒適。
今天一早在欣賞了撒哈拉沙漠的鑰匙--託澤爾的日出之後,前往沙漠腹地。搭載我們的四驅越野車一路狂奔。
來到美國大片《星球大戰》的實景拍攝地。跟當地居民用一個美金買了一朵“沙漠玫瑰。然後在沙漠深處的綠洲觀賞不一樣的沙漠景色。
穿越著名的紹特傑瑞特鹽湖上的公路前往杜茲。這個鹽湖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水體之一,不過肯定沒有玻利維亞的鹽湖漂亮。
晚上在馬特馬塔住宿,酒店大堂的沙漠玫瑰立刻引起一陣“哇”聲。這裡是北非原住民柏柏爾部落歷史上的聚居地,他們被追殺到此,並在山丘上挖穴居住。至今仍有一些人住在那裡。酒店的設計試圖讓遊客體驗一下當初原始洞穴的生活。
突尼西亞在非洲不算髮達,但政局相對穩定,在街上經常看見許多年輕人圍坐在咖啡館內喝咖啡聊天。我問導遊,為什麼他們不去工作?導遊說,他們不是不工作,是沒有工作。只能打打臨工,如幫人摘橄欖和椰棗、修建房子等。所以我想,如果“伊斯蘭國”出錢僱傭他們,他們可能就會去打仗(一般文化程度低的)。不過,突尼西亞的福利待遇不錯,家裡有3個以下的小孩政府會負責撫養,看病不要錢,義務教育直到大學,吃飯有補貼等。
參觀宏偉的埃爾傑姆鬥獸場是今天的重頭戲。它是世界文化遺產,由古羅馬帝國在公元三世紀修建,是目前世界上儲存最好的第二大斗獸場。義大利羅馬的鬥獸場佔第一,不過嚴重損壞,利比亞的是第三大,而且儲存最完好。走進鬥獸場內,耳旁彷佛響起當年瘋狂的喊叫聲和悽慘的哀鳴聲。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福樓拜等都曾專程來此參觀,稱它是“世界美妙絕倫的鬥獸場”,“羅馬帝國在非洲存在的標誌和象徵”。
前往國際旅遊城市--蘇塞,參觀地中海最美麗的花園港口“埃爾甘達塢伊”。雖然現在是冬季,不是旅遊旺季,但是桅杆林立的遊艇碼頭還是挺漂亮的。蘇塞分為老城區和新城區,避免了大拆大建。古城牆和瞭望塔仍儲存完好。
今天是旅遊行程的最後一天。參觀了突尼西亞城內的巴爾多國家博物館,裡面展示了1800 多年前奧斯曼帝國和古羅馬帝國的奢華生活,如音樂廳、宴會廳等,還有突尼西亞出色的馬賽克藝術。見慣了大城市的流光溢彩、麗影霓裳,我還是喜歡大自然的風光和人類社會的歷史遺產。再見了,北非!再見了,摩洛哥和突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