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常出現這樣的鏡頭:人在盛怒之時,突然捂緊胸口,倒地不起……
這並沒有誇大「生氣」的可怕,現代醫學已經證實,生氣的確是心梗、冠心病的重要誘因。
近日,《歐洲心臟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解釋了生氣是如何一步步誘發心梗的。
《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採訪專家,帶你看看生氣如何攻擊全身,並教你紓解胸中這口“氣”。
受訪專家
北京回龍觀醫院中西醫結合心理科主任 閆少校
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楊雪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麥舜翩
生氣如何一步步誘發心梗?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生氣會導致心梗或急性冠脈綜合徵風險增加4.74倍。
《歐洲心臟雜誌》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憤怒情緒爆發後的2小時,心臟病突發風險會增加5倍,中風風險會增加3倍。
儘管精神刺激與心梗發作存在明顯的聯絡,但科學家們尚未完全瞭解其中的生物學機制。這一研究則給出了具體的作用機制。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兩套精神壓力試驗,結果發現:
急性精神壓力(如憤怒、沮喪),會先透過壓力激素,促進體內的白細胞轉移並“造反”,緊接著,白細胞的轉移又會導致動脈斑塊更容易脫落,進而引起心梗發作。
研究團隊先找來35名球迷,讓他們看了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結果顯示,觀看比賽後,受試者血液樣本的白細胞,特別是炎症單核細胞迅速下降,淋巴細胞的數量也減少了。但他們的血壓沒有明顯變化,心率略有增加。
白細胞跑去哪了?研究團隊接著做了另一個試驗:
- 小鼠在精神壓力測試3小時後,體內的免疫細胞變化與人類資料保持一致;
- 進一步的細胞追蹤試驗顯示,壓力下,白細胞大量遷移到了面板、心臟、肺等不同組織中,特別是動脈斑塊中。高含量的白細胞可導致斑塊不穩定並促進其破裂。
總的來說,一時的憤怒或生氣,可促進白細胞移動,導致斑塊不穩定並破裂。已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對精神刺激更加敏感,應當格外注意。
一次生氣,5套器官受損
遇到事情“一點就著”,不僅連累心臟和血管,還會讓你不由自主地呼吸加快,負面情緒聚集,逐漸透過大腦轉移為軀體化表現。
呼吸系統
憤怒時人的呼吸會變得急促,很容易出現過度通氣,甚至導致呼吸性鹼中毒,出現胸悶、口唇發麻、四肢抽搐等情況。
對於肺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來說,憤怒還會讓肺功能進一步下降,使病情雪上加霜。
消化系統
憤怒是一種情緒應激狀態,會影響胃酸分泌,使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率增加。
另外,反覆憤怒導致的食慾下降,也可能改變規律的進食習慣,如果經常處於“氣都氣飽了,吃不下飯”的情況,會讓慢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產生。
內分泌系統
應激可引起廣泛的神經內分泌變動,包括雌激素、孕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變化。
我國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易怒”是發生甲狀腺結節的潛在風險;女性在長期憤怒或壓力中,會更容易引發月經不調、乳腺結節、卵巢囊腫等。
免疫系統
美國《大腦、行為和免疫》雜誌刊登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脾氣暴躁的人,身體自我修復能力差,傷口癒合慢。
在生氣狀態下,人體皮質醇分泌增多,導致與組織修復密切相關免疫細胞減少,使面板癒合速度下降。
另外,高皮質醇也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使人在應激狀態下更容易生病。
迴圈系統
對女性來說,生氣時更易血壓升高。
臨床上確實有由於嚴重精神刺激,引起肌肉中血流量高出正常水平,導致心肌供血障礙,發生心臟急性缺血,叫應激性心肌病。
雖然通常是一過性的,但對心臟也有損害,嚴重者可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做10件事趕跑“暴脾氣”
古人常說氣大傷身,如果你感到自己“氣炸了”,不妨試試以下應對生氣情緒的技巧:
1自我監測
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是否感覺心跳加速、肌肉緊繃、頭暈手抖等,在暴怒前,慢慢冷靜下來,試著閉上眼睛,做一分鐘的深呼吸。
2轉移注意力
聽點節奏緩慢的歌曲,從氣憤中拉回自己,不要聽節奏勁爆的音樂,可能加重煩躁。
壞情緒發洩不了時,不妨到空曠的地方大喊幾聲,或用擊打沙袋等方式平復。
3和朋友講講
建立溫暖的社會支援系統,在自己想吐槽、謾罵時有人願意陪伴、傾聽,請對方幫助分析,疏解不快和鬱悶。
4遠離“放毒”的人
儘量減少生氣的壓力源,無論是朋友、親人還是同事,如果你和他在一起時會感到痛苦或易怒,建議保持距離。
5設定優先順序列表
為了控制無序感,可以列出每日要做的事項,把最重要的事寫在前面,把無足輕重的小事往後放一放,再一條一條執行。
6經常開懷大笑
有幽默感和經常大笑有助於保持健康,這是因為歡笑能增加血液流動,減少應激激素生成,即便是對自己假笑也有效果。
7去運動
憤怒時,可以快走或跑步,做一些讓自己愉快的活動;還可以在忙碌中休息片刻;使用一些放鬆技巧如做瑜伽、放鬆肌肉等。
8合理表達
用平和的態度說出自己生氣的感受和緣由,而非指責對方。比如,朋友開的玩笑你無法接受,可以說:“我知道你是無意的,但有些內容確實會戳到我的痛點,以後能否不開此類玩笑?”
9懂得適時放手
未實現的夢想、失敗的滋味、怨恨、離愁別緒……要學會適時放手向前看。放下包袱不僅讓人輕鬆,對免疫功能也很友好。
10學會自我關懷
很多憤怒的背後藏著悲傷、脆弱的自我,但我們只想著如何反抗、攻擊對方。停下來,把注意力迴歸到自身,就像一直鬧騰發脾氣的孩子,他真正的療愈,是能在媽媽懷裡放聲大哭的一刻。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照好內心的那個小孩。▲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