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從《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到《忘不了餐廳》裡那群讓人揪心的爺爺奶奶,全社會都在關注他們所患的這種老年疾病。由於患病後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喪失,直至思考及行動能力漸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這種疾病也被稱為慢性“絕症”。而與之相對的,該病的就診率卻很低。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近日,記者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老年病科的郭起浩教授,就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知識展開科普,指導人們建立正確的診療觀念,提升對該病的關注度。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性痴呆,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記性衰退、語言功能缺失、邏輯思維能力下降等。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初步認定的痴呆病人有1000萬左右,其中阿爾茨海默病約為700至800萬。對比全球,中國患病人數約佔全球總數的20%,可謂數量龐大。但與之相比,該病在國內的就診情況卻並不樂觀。一是病患和家屬對疾病的症狀和治療不甚瞭解,二來該病初期缺乏明顯症狀,讓人不容易做出判斷。對此,郭起浩教授表示:“如果家裡的老人或自己開始發生存摺找不到了,密碼忘掉了,親戚朋友名字不記得等各種記憶力下降的表現,我們就要開始重視他是否會有阿爾茨海默病,並及時就診。”
專家表示,患者和家屬一旦察覺到類似的患病症狀就應及時重視,並積極開展就診。而為了讓診斷更為精準,診前評估就顯得尤為關鍵。
目前,市六醫院已建立了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在該院的神經心理評估室內還特設了專職的評估員,可對病患展開疾病診斷前的評估。根據評估的不同結果,醫院可開展針對性的治療舉措。不過,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程序仍不可逆,但相應的治療藥物研發攻克這一現狀,全球眾多藥企也都正在研發多款具有希望的藥物。在市六醫院,這裡就承擔了其中3款新藥的臨床研究。這些藥物作用於大腦裡引發疾病的澱粉樣蛋白斑塊,就像掃除垃圾一樣,將致病的影響因素去除,來減少疾病對患者的影響。“通俗說斑塊就相當於垃圾,把神經資訊傳導阻斷了,透過清除垃圾,讓神經資訊的傳遞更順暢。”郭教授科普道。
此外,包括認知訓練、中藥治療等創新治療手段也已逐步走入醫療機構和研究人員的視野。伴隨著公眾認知程度提升,治療專業性加強,以及新治療藥物和手段的不斷誕生,阿爾茨海默病也將變得不再可怕。透過早檢查確診、早治療,病人的病程可以大大延緩。而病人病情即使已進入重症階段,透過接受專業治療和護理,患者家屬依舊可以保障好病人的生活質量,來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
欄目主編 許素菲
責任編輯 劉婉鑫
攝影 高旻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