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利天氣影響,全市小麥晚播及過晚播比例大
受9月以來連陰雨不利天氣影響,今年小麥播種自9月28日起至10月31日,持續時間一個月多;全市小麥平均播期為10月20日,較去年晚了10天。10月10日及以後播種的晚播及過晚播小麥達87.1%,較去年的46.5%增加40.6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晚播麥佔比最大的年份。
播種後氣溫偏高,彌補了晚播帶來的不利影響
10月1日至12月14日,麥區平均氣溫7.2℃,較去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高0.8℃和0.6℃;平均降水68.7毫米,較去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多37.2和32.3毫米;累計光照446.0h,較去年和常年同期分別偏少56.4h和17.0h。播種以來氣溫偏高,加上墒情好,利於小麥及時出苗生長,不同播期至12月14日的積溫較去年和常年同期基本都增加,與常年相比,偏多的積溫能使10月17日及以後播種的過晚播麥多長半片葉。
表1:不同播期下麥區積溫與去年及常年比較
統計表明,8個小麥主產區33個定位監測點小麥平均冬前莖為56.1萬/畝,較去年減少3.8萬/畝,減幅6.3%。較常年減少20.0萬/畝,減幅26.3%;平均葉齡3片,較去年減少0.4片;單株分櫱0.4個,較去年減少0.3個;平均次生根1.5條,較去年增加0.1條。
苗情分類來看,群體大於等於60萬/畝的二類及以上麥田佔30.4%,較去年減少19.7個百分點;群體小於60萬/畝的三類麥田佔69.6%,較去年增加19.7個百分點,其中63.6%的麥田葉齡在1~3片,平均為2.2片,單株分櫱為0,平均冬前莖47.1萬/畝,次生根0.6條,這部分麥田主要為10月15日及以後播種的晚播或過晚播麥。
表2:2021-2022年小麥冬前群體個體比較
保苗安全越冬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預計北方冬麥區氣溫較常年偏低1~2℃,對晚播麥安全越冬不利。春季(2022年3月至5月) 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1~2℃,降水偏少2~5成,區域性可能發生春旱。為此,要做好越冬期麥田監測及管理,預防小麥低溫凍害和春旱影響。
(一)科學實施麥田鎮壓
目前,全市小麥將進入越冬期,受拉尼娜的影響,冬季可能出現極寒天氣,各區要高度重視,在適時適量澆好越冬水基礎上,指導農戶落實好麥田鎮壓技術,保苗安全越冬。
小麥分櫱節處在乾土中既不抗凍也不抗旱,冬季鎮壓可彌縫保墒,防風襲穩地溫,保苗安全越冬。早春升溫小麥呼吸加劇,但若分櫱節處在乾土中,乾旱同樣會導致麥苗莖部萎蔫死亡,早春鎮壓可形成土壤毛細管,增大導熱率,促使麥苗根莖部吸收水分正常返青。因此,冬初及冬末鎮壓是保苗越冬的必要措施。鎮壓的技術要點如下。
1.鎮壓原則
鎮壓原則是壓幹不壓溼,壓軟不壓硬,壓輕不壓重。壓幹不壓溼:地溼壓麥易粘泥傷苗,效果差,地幹壓麥可破碎坷垃,彌補裂縫,既抗旱也防凍。壓軟不壓硬:冬季地表凍硬時鎮壓會造成麥苗的機械損傷,應利用午間或回暖天氣地表化凍麥苗變軟時鎮壓。壓輕不壓重:今年晚播麥比例大,麥苗普遍較弱,鎮壓要輕,壓碎坷垃、壓實土壤即可。
2.鎮壓時機
(1)冬初壓麥。在12月中旬以後地表經過凍融變得幹酥時進行,坷垃多、裂縫多、表土秸稈多和播種偏淺的麥田一定要實施冬初壓麥,抗旱保苗安全越冬。
(2)冬末壓麥。在小麥越冬末期(2月下旬至3月初)鎮壓,可破碎坷垃,彌合裂縫,壓實表層乾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墒保墒,抑制乾土層加厚,減輕麥苗萎蔫,保苗安全越冬。除晚播麥苗偏小、且播種溝較深、壓麥後會壅土埋苗的地塊,其餘麥田均應實施冬末鎮壓。
3.鎮壓方法
(1)氣象條件。冬季鎮壓要在最高氣溫超過5℃的天氣,麥苗解凍變軟、地表坷垃解凍變酥後進行。
(2)技術要點。推薦採用平滑型鎮壓器,鎮壓前調整好鎮壓器與拖拉機的連結裝置,確保鎮壓器執行自如平穩,仿形性好。拖拉機行走速度以2檔至中3擋,每小時4~8公里為宜,坷垃多不平整的地塊鎮壓速度要慢些,行走過快無法保證鎮壓質量。根據土壤情況,調整鎮壓器重量,如果麥田坷垃多,可透過新增配重塊增加鎮壓器重量,確保壓麥質量。防止漏壓,需要重複鎮壓的麥田,兩次壓麥行走方向要一致,否則會加重傷苗。
(二)加強監測應變管理保越冬
今年小麥苗情複雜,加上拉尼娜氣象條件的影響,冬季氣候多變,各區要高度重視麥田“三情”監測工作,定期監測麥田墒情、苗情和災情,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看天看地看莊稼,因地、因墒、因苗、因天提出適宜本區麥田的應變管理技術措施,保苗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