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在簷下,不得不低頭。
歷史上,有幾篇頗為有名的檄文,如祖君彥為李密所寫,討伐隋煬帝的那篇“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如駱賓王為徐敬業所寫的討伐武則天的那篇“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一篇篇激昂文字,都是流傳千古,三國亂世,也有這麼一篇出名的檄文,便是陳琳為袁紹所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也體現了身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的文字功底。
但同樣的人,這篇檄文,也給陳琳帶來了生死危機,還好關鍵時候,他懂得低頭,還好他面對的人,曹操這樣的一代雄主。
依附於強者,是弱者最好的選擇。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裡面,在袁紹和曹操即將開戰的前夕,曹操的頭風病發了,頭疼欲裂,根本無法上陣,但是聽完陳琳罵他的這篇檄文後,他大叫一聲,病就好了,率領大軍前往官渡,完成了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戰績,進而北上,逐步統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的霸業基礎。
對於陳琳而言,這篇檄文,他其實不是寫給曹操的,而是寫給袁紹的,身處河北的他,在袁紹治下討生活,袁紹讓他寫討伐檄文,他當然要好好寫,但這篇檄文的第一個讀者,當然得是袁紹,他把曹操罵得越狠,袁紹也就越高興,他陳琳的日子也能越好過。於是,陳琳很識趣地丟了自己的節操,以期讓袁紹滿意。
同樣的,在曹操滅了袁紹後,當曹軍把陳琳生擒活捉之後,面對群情激奮的曹軍將士,面對質問他為何罵自己父親,罵自己祖父乃至自己祖先的曹操時,陳琳若是稍有不慎,就會被殺,他一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看似在回答曹操的問題,但又何嘗不是在求饒呢?這話的意思不就是說,是袁紹讓我寫,讓我罵,我一個文人,我敢不寫不罵嗎?冤有頭債有主,曹操你殺了袁紹也就好了,你別找我呀。
面對強勢的曹操集團,低頭服小,讓陳琳保住了性命,後來更是成為了曹操麾下的官員,文筆為曹操所用,幫曹操寫討伐他人的檄文,傳說是他的文章,曹操是十分喜歡。對於陳琳這樣典型的文弱書生,這也或許已經是最好的一種選擇了。
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要會服軟,要會低頭。
任何人,當面對自己個人的力量無法對抗的勢力或者集團的力量時,才會發現自己個人的渺小,這種時候,最好的選擇當然是低頭,選擇退讓。很多人看到小說,或者影視劇中,當一個人面對自己無法抗衡的力量時,以一種,雖千軍萬馬我也毫不畏懼的精神,最後逆風翻盤,逆天改命什麼的,覺得很帥氣,很有激情。但是現實生活中,若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這樣的選擇,其實真的很危險。
在形勢不如對方的時候,真的需要退讓,劉邦在鴻門老老實實,處處忍讓,才有最後的亥下之戰,勾踐更是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二十年,才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報仇。劉禪也只有以樂不思蜀,裝瘋賣傻地低頭,才換得了他後半生的衣食無憂,平安順遂。不是每個人都有主角光環,不是每個人都是天命之子,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學會低頭,學會退讓,學會服輸,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通變機者為英豪。
陳琳其人,不過是三國時代裡,時代浪潮中一個普通人,沒有改變和影響時代發展和走向的能力,所追求的生活,不過是在亂世能有自己的安穩生活而已,低頭服軟,有何不可呢?當遇到了不可抵抗的對手時,選擇低頭,選擇保全自己,對於強者而言,只有這樣,未來才有翻盤的機會,對於弱者而言,這才是保命最好的選擇。
記住,只有活著,才有未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