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與筆、墨、紙一道統稱為文房四寶。筆,數湖穎為佳,但仍經不耐久、老不中書;墨,徽州制松煙古墨能盡顯“幹、溼、濃、淡、枯”的水墨之美,可惜陳久失膠、易於散碎;紙,宣城涇縣所產稱奇,可舊置不脆、壽以千年,惜忌潮、畏蟲蠹,難於保管。唯有硯,源於自然、歸於雅閣,系案頭風骨,歷久遠而彌新,傳千秋而不朽。
東漢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劉熙寫在《釋名》中言及:“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至秦漢時,隨著紙和制墨的發明,硯臺才正式作為研磨和掭筆的器具。至唐宋兩朝,伴隨著詩歌、書法、繪畫等文化藝術的空前繁榮,硯文化的發展得到了質的飛躍,更惹得幾多文人騷客為硯痴狂,遂漸形成了“四大名硯”一說,即: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和山西新絳縣的澄泥硯(一說“產自山東青州的紅絲硯”)。
端溪龍皇硯(長2.78米,重2噸,系吉尼斯紀錄之最,座落於廣東肇慶5A級風景區鼎湖山的寶鼎園內)
筆者來自中國硯都 — — 廣東·肇慶,今天特地為家鄉的特產“端硯”打個Call,文章不當之處,敬請各位看官斧削。
唐:
端硯,系四大名硯之首,學界普遍認為其初產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距今約有1400年曆史;至唐朝中期,端硯因其石質堅實、細膩、研墨不滯、發墨快等特點而聲名鵲起;至唐朝晚期,端硯遂被列為貢品,每歲進貢李唐皇室。
唐代端硯主要以實用為目的,制式上多為箕形硯,有單足、雙足、梯形足,且較少有雕刻紋飾,唐末端硯常見刻有銘文。
宋:
結束五代戰亂、平定天下的趙宋王朝,從太祖皇帝趙匡胤始便以“崇文抑武”為治國方略,使文化藝術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繁榮,對端硯的要求也從實用價值提升為實用與欣賞並備,文人騷客除了將端硯用於研墨外,還將其用於鑑賞、饋贈、收藏和研究,更有不少文士為之著書立說。
宋代端硯制式多樣、雕工講究。就制式言,據南宋葉樾所撰《端溪硯譜》記載,行時端硯制式有“有平底風字、有腳風字……房相樣、琵琶樣等”數十餘種;就雕工言,構圖簡練、渾厚天成、深淺有序、粗中顯細。總體而言,宋代的端硯已發展為以實用為主,兼備玩賞功能的工藝品。
元:
元廷國祚僅九十八年,卻傳五世十一帝,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蒙古統治階層漢化始終緩慢,政治日催腐敗,階級矛盾鬥爭不斷激化,社會長期動盪不安,士大夫文化式微,而以元曲為代表的庶民文化發展迅猛,直接影響了端硯的發展。
終元一朝,雖未見有元人官方開採端石的任何記錄,但端州“山高皇帝遠”,民間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端石私採。從流傳至今的元硯可得知,元代端硯總體上用材不精,製作工藝也普遍不高,在藝術方面更是乏善可陳,多雕獅獸、人物、山石之類造型,也有各類花草紋飾。
明:
明朝系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的社會環境較前元相比寬鬆得多,資本主義在中國首次萌芽,民營工商業極其發達,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亦逐漸形成,進一步促進社會文化藝術向平民化、多樣化與世俗化的方向所發展。因此,從明代開始,端硯的製作和工藝裝飾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端硯的功能也從以實用為主轉變成以藝術為主,成為了文人雅士乃至富商蓄賈的收藏品。
朱明時期,面對社會鑑賞、收藏端硯的需求,加之端石經常年開採而日益匱乏的現狀,端硯工匠們不落窠臼,在設計、形制乃至雕刻方面推陳出新,將端硯打造成為集雕刻、繪畫、詩詞、書法、篆刻等藝術於一身的綜合藝術品。
清:
清朝,系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享國祚276年。滿清特別是清三代時期,小農經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文人學者對明朝以前各朝代的種種學術都加以鑽研、演繹而重加闡釋,集歷代之大成,散文、小說、詩詞、戲曲、繪畫、書法、陶藝等全面發展、百花齊放,梁啟超稱滿清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 。
清三代期間的端硯,和其它工藝美術品一樣,達到空前的繁榮,硯材種類、形制、雕工、石品花紋的品評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創造和突破,甚至連裝配端硯的木盒裝潢也都十分講究,鑲嵌金邊、銀線、美玉、象牙者亦不在少數。滿清一朝,因石源逐步枯竭,大塊端石為數不多,故此時期的能工巧匠多因石構圖、因材施藝,硯式無定型,隨形雕刻,不拘一格!
端硯雖小,卻記載著華夏近千年的歷史變遷,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實用、欣賞、研究、收藏價值。歡迎各位看官常來肇慶作客,賞一方硯,知一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