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愛很美味》會員版收官之日,沈洋接受了記者專訪。剛看完大結局的他感慨頗多,他感謝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感謝陳正道導演及整個創作團隊的用心。而這部劇給沈洋帶來的更大改變,是給了總是陷入自我懷疑的他信心,“這部劇對我而言,意義重大,一方面讓我少了一點自我懷疑,另外一方面也逼著我一定要繼續寫下去,要寫得更好,它像是開啟了我編劇生涯的下一個篇章。”即將結束的2021年對於編劇沈洋來說,是重逢、致敬、感動的一年。曾經大學時為了“追劇”而逃課的他,今年看《老友記重聚特輯》和《慾望都市》原班人馬拍攝的《就這樣》(And Just Like That...)時邊看邊哭,哭老友重聚,感懷青春已逝,“我們都老了”。另一方面,他因致敬《慾望都市》而寫的劇本《愛很美味》在被冷落三年後,今年11月26日在騰訊影片播出,結果成為年度黑馬,豆瓣評分高達8.4。
專案被停了三年
以至於三年前的劇名現在被吐槽
《愛很美味》由陳正道、許肇任執導,沈洋和易帥婕編劇,李純、張含韻、王菊領銜主演,講述了劉淨、方欣和夏夢三位在都市打拼的閨蜜,經歷一系列家庭、職場、生活的變化後,自信成長的故事。
見多了國產灌水劇,《愛很美味》每集20多分鐘的片長所蘊含的深度與厚度讓觀眾“驚呆了”,在每集明確的主題之下,劇情緊湊,節奏明快,生活化接地氣的故事,真實如你我身邊的角色,讓觀眾時而爆笑,時而落淚,更多的是感同身受。也因此,《愛很美味》一開播就豆瓣8.1,隨後升至8.4,結尾的意猶未盡,更是讓無數觀眾發彈幕,催主創趕緊拍第二季。
對於第一季結尾的開放式結局,沈洋坦承,這並不是根據“觀眾反響”而特意設定的,當初創作時,他就希望可以寫出像《老友記》《慾望都市》那樣的作品,可以一年一季,陪伴著觀眾一起成長,“《愛很美味》是去年拍的,我們希望但不敢奢望有第二季,但這種型別的劇,比較適合一季一季地寫下去,用這樣的處理方式比較好,三個女主的人生、感情,哪裡是20集就可以概括的?所以,我們用了這個結尾,就是這一季只是一個暫時的結束,新的人生篇章剛剛開始的那種感覺。”
沈洋表示他們當初不但沒有拍攝第二季的信心,甚至因為《愛很美味》曾在三年前被停滯,甚至一度打擊了沈洋的自信,懷疑自己能否做好編劇。
《慾望都市》對沈洋影響很大,“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很大影響,我也很喜歡那種風格的輕喜劇、群像劇。”
所以,三年前,剛當編劇不久的沈洋就想寫一部劇致敬《慾望都市》。“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感興趣、想寫的就是我喜歡的東西,我一直在跟陳導嘮叨,問能不能做一箇中國版《慾望都市》,他一開始否定了,後來剛好在一個空檔期,他突然想通了,有一天他就說,我們可以做成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尺度的劇集。”
陳正道給該劇起名《愛很美味》,是因為他們認為食慾跟男女之慾,是人最基本的兩種慾望。沈洋說:“我們其實很難用一些很有邏輯、很理性的東西去解釋愛情,愛情跟你喜不喜歡吃一個食物有類似的地方,所以,我們想把重點放在愛情跟食物之間的這種微妙聯絡上,以這個作為切入點,一下子就通了。”
於是,沈洋等人很快就寫了7集劇本,遞給某平臺6集,“但是,很快就被打擊了,因為平臺不喜歡。那個平臺不是騰訊,這個專案因此就被終止了,後來過了兩年,2020年疫情的時候,陳導自己有一些感悟,想做一些喜劇的溫暖的東西,想到了《愛很美味》,就重啟了。”
但重啟之後並非一帆風順,中途又放棄過,“我重新開始寫劇本是從去年的3月底,寫到6月。中途說不一定能拍了,就停了,等到能拍的時候,我們又繼續寫了一個月,那個時候都開機了,所以,最後兩三集其實是在開機後寫的。零零總總加在一起應該是劇本寫了4個月。最後能拍出來,每一步都很不容易,今天播完大結局,我蠻感慨的,有很多觀眾喜歡我們的這個劇,這讓我欣慰。”
專案的停滯,對沈洋是不小的打擊,“我當時很困惑,為什麼我的理解跟業內市場的理解差別這麼大?2019年的時候,韓劇《浪漫的體質》火了,好多朋友就發給我看,說像不像你們的東西,我一看,真的有點像,連三個女主的設定都很像,當時就更覺得難受,明明我們可以先拍的,很遺憾,又有一點小鬱悶。”
如今作品能夠播出並受到歡迎,沈洋笑說:“套用那句俗一點的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讓沈洋他們有點意外的是,觀眾雖然喜歡這部劇,卻吐槽劇名“愛很美味”有點土,沈洋說當時陳導說了這個劇名後,大家覺得很契合主題,叫了三年,這個名字也叫順口了,萬萬沒想到觀眾會吐槽,“可能三年前不覺得土,現在很多網劇都用那種網感很強的名字,顯得我們這個好像有點土。這對我們也是個教訓,以後再做任何事專案,會考慮劇名的時尚感。”
張挺、繼衝都是前同事名字
是目前寫得最順暢、最開心、最感動的劇本
《愛很美味》中,王菊扮演影片網站的副總夏夢,在一次開會審網劇時,稱讚“這個編劇有點東西”,這句話也成了觀眾對《愛很美味》的評價,沈洋笑說:“這個不是我劇本里寫的,我可沒有自吹自擂。不知道在拍攝現場是王菊自己加的,還是陳導加的,劇中有一些臺詞是陳導即興發揮的,他加得比較多。”
那些戳中觀眾內心的臺詞都是怎麼打磨出來的?沈洋笑說沒有什麼秘訣,“都是很生活化的,平時我們說話就是這樣,包括我們開劇本會,很像劇中三個女生在吃飯那種感覺。”
有趣的是,為了追求這種生活化,劇中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是沈洋他們身邊的朋友,“比如說張挺、繼衝,都是我以前關係比較好的同事名字;黃夢琳、馬振宇是另一位編劇小易(易帥婕)那邊的朋友。我們起名就是想盡量順口,像真人,沒想起得特別有文學性。”
重啟之後的劇本,和三年前最初的劇本,有什麼異同嗎?沈洋介紹,整體的故事,從人物設定到故事走向,跟第一版比,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變化,“可能只是幾個男配角的設定做了一些調整。另外,我自己這段時間,有了更深的積澱,比三年前要更紮實一點,《愛很美味》的劇本可以算我目前所有作品中,比較滿意的一個,是寫得最順暢、最開心、最感動的劇本,我非常投入。”
說起和小易具體的分工,沈洋說通常是大家一起聊,討論一集大概發生什麼事情,定下來之後兩人分場次來寫,然後再彙總、調整修改,“有的時候,我們會按人物線來分,比如說我的性格有點像劉淨,所以,劉淨的基本都是我寫的。小易的性格有一點像方欣,方欣的戲基本由她來寫,剩下的我倆一人一半。”
對於備受觀眾稱讚的“夜店修羅場”那場戲,沈洋透露說這是陳導的想法,“在寫劇本時就設定好的,陳導遵循電視劇的黃金第四集規律,認為第四集時要有一場重頭戲牢牢地抓住觀眾,讓觀眾繼續追下去。我們也想沿用這種模式,因為我們是一開始設定十大集,第四大集其實就是現在的七八集。所以在寫第一集之前我們就知道,要有這場大戲,所有人都要扔到夜店裡,所有的矛盾該爆發的爆發,該處理完的處理完,然後引出下一階段新的矛盾。”
因為做好了設計,所以寫這場戲並不難,但是耗時間的是寫夜店裡打人這一場戲,沈洋說:“我們確定要用打人的方式,讓活動出了狀況,方欣會被公司責難。方欣跟張挺的關係要進入到下一階段,有這些目的之後,我們打人改了好多版本,到底誰打誰好,我們最後連馬振宇版本的打人都寫出來了。”
三個女主都喜歡 自己最像劉淨
角色和演員互相成就
劇中李純、張含韻、王菊的表演頗受好評,觀眾甚至覺得她們就是劉淨、方欣和夏夢本人,沈洋表示,三位演員與三個角色之間確實互相影響,互相成就,角色融入了演員的一些特質。
王菊是三人中最早定下的,“劇本還沒寫的時候,我們就定下王菊演了,那時候王菊剛參加完《創造101第一季》。我們2018年寫劇本的時候,腦子裡面的夏夢就是王菊的形象,是我們寫出了夏夢讓王菊來演,還是說王菊給了我們一個夏夢,不好說。這更像是一種雙向的影響,這個角色挺立體的,身上也帶了很多王菊原本的特質。”
張含韻和李純是2020年專案重啟的時候定下來的,定下她們時,劇本正寫到了中間,所以沈洋他們也開始將張含韻和李純往兩人身上靠,“含韻本人是白羊座,小易也是白羊座,後面很多方欣的戲,小易就有意識地帶入一些自己的特質。張含韻跟李純各自的氣質、親和力,我們也在寫的時候,多少都有考慮。”
沈洋表示,三位女主都有原型,但不是某個人,“通常都是一兩個人或者兩三個人的性格特點,我們給糅在了一起,可以說是我們身邊人的集大成吧。”
三位女主,沈洋最喜歡誰?他笑說都喜歡,自己最像劉淨,“觀眾不一定完全能接受劉淨這個人物,可能是國產劇裡很少出現這種女主。她有點怪,那個擰巴勁兒、糾結勁兒,不太常見,也很難演,李純老師演得特別好,很到位,很多地方處理得非常自然,有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反正我是非常代入這個角色的。”
另外兩個角色,沈洋說是他身邊常有的人,“但我沒有辦法做到像她們那樣優秀,她們要麼有魅力,待人很好;要麼就是工作上進努力,是我永遠無法成為的人,又是我很羨慕、很喜歡的人。”
自己辭職時父母也曾打電話談心
沈洋在劉淨身上投射了自己很多,他也曾在銀行做運營工作,辭職後改作了編劇,問他辭職時,父母是否也像劉淨父母那樣激烈反對,沈洋說:“沒有那麼激烈,但是我媽會打電話跟我談心,發現勸不動,我爸再給我打電話,跟我談心,這個過程持續了三四天。”
沈洋說自己和劉淨一樣,都不喜歡原來的工作,“雖然說領導對我很好,同事相處很融洽,工作也不像一般的IT行業996那麼累,有北京戶口,很穩定,再找個姑娘結婚,這輩子就這樣了,但我隱隱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我又很像劉淨,沒有那個膽兒去突破這個舒適圈。所以,我就迷迷糊糊地、迷茫地混了十年。在這個過程中,我總是時不時地問自己,真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可是第二天上班的時候,還是繼續了,沒有勇氣真正跳出來。”
陳正道來北京北漂的時候,經朋友介紹,認識了沈洋。2016年,陳正道想拍一個網路大電影,問沈洋要不要試試看。“我第一次開始嘗試寫故事,那個時候連劇本格式都不懂,就隨便寫了個故事給他,他找了別的編劇順了一下格式就拍了,後來我又幫他拍了一些廣告電影。然後是《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簡稱《結愛》),本來也沒想著要把我推到編劇的位置上,但陰差陽錯的,他就突然說,要不你去當那個編劇。專案已經確定要拍,我們去泰國進組寫,他說我們努把力,就衝一下,試試,把這個劇本重新寫一遍。”
沈洋很快就決定了辭職,“我就覺得這個決定好像我等了30年。我爸媽很擔心,他們肯定揹負了很大的壓力,但嘴上沒有說,暗地裡都在為我做準備,他們本來已經退休了,我媽突然動了做生意的腦子,我爸爸也返聘回去工作了。他們就覺得如果我失敗的話,要給我留點錢,讓我有個緩衝,有點像大結局中劉淨父母的那種感覺。父母確實會擔心兒女,但是如果看到兒女真的很堅定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除了支援,也沒有別的選擇。”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父母不相信沈洋做編劇可以養活自己,“我要不停地給他們證明,我第一次賺到點錢,就給他們換手機、換電視,他們都覺得我是在逞強。後來《摩天大樓》播了,他們在電視上看到了我的作品,甚至我爸爸在單位聽到有人在討論這個劇的時候,他們稍微放心了一點。這兩年他們已經沒有那麼擔心了,就希望我別老太熬夜寫劇本,照顧身體。”
希望能將《愛很美味》拍下去
一切皆有可能
作為半路出家的編劇,沈洋說他寫劇本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當成觀眾,我如果不喜歡也交不出去,不喜歡,就翻來覆去地改,這個過程也挺痛苦的。”
對於自己的編劇身份,沈洋一直不敢“確認”,“《結愛》拍完,我也沒有覺得自己能當編劇,其實這個疑問一直困擾著我。我老是在意寫不出東西,或者寫的東西自己讀了都覺得很噁心,我有這種自我懷疑,就是我到底能不能當編劇,蠻像劉淨在每次相親大會之後的那種自我懷疑。我又不是科班編劇,我覺得是靠那一點點大學時看劇的閱歷,靠一點點小聰明做的編劇,那我能不能真的做這一行?《結愛》前半段寫得挺開心,後半段寫爛尾了。一直到《盛夏未來》寫完,我才有一點感覺是我好像能當編劇。而《愛很美味》寫完的時候,我是真的覺得我能當編劇了。”
對於未來的題材,沈洋說他比較喜新厭舊,所以,寫過的東西不想再重複。但《愛很美味》例外,“這種型別的劇,我很願意一直寫下去。”
對於大家期待的《愛很美味》第二季是否已經啟動了,沈洋表示還沒有,就他個人而言,當然希望有機會繼續寫,“因為還有很多東西沒有來得及寫,第二季可以發揮的空間還是蠻大的,希望能做出一個不太一樣的系列劇,做一個可以跟觀眾做朋友的劇。”
也因此,對於大家關心的三位女主的未來,沈洋笑說很多觀眾不理解為什麼劉淨選擇了姜山木,而不是富二代宋超,“就這20集來說,我認為劉淨對姜山木的感覺還很強烈,相比之下,她對宋超沒有那麼重的感覺,劉淨是個非常重視感覺的人。既然《老友記》裡瑞秋和喬伊都能組CP,為什麼劉淨和宋超不成呢?如果還有第二季,我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文/本報記者 張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