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有釣深和釣陽的說法,釣深還是釣淺,具體還是需要看氣溫條件,但是釣陽伴隨著整個冬季以及早春、仲春、晚秋階段。所以在冬季選擇釣位時,不管什麼氣溫條件,注意都是釣向陽的方位,選擇北岸或者東岸垂釣,漁獲往往會更好一些。
初冬釣鯽魚,一般來說是不需要釣深的,這跟氣溫條件、釣場的選擇其實是有莫大關係的。入冬之後氣溫驟降,來到了一年中氣溫最低的季節,不過冬季也是可以分階段的,初冬通常是指小雪之間的這段時間,氣溫還談不上太低,所以自然還不需要釣深水。因為初冬依然是鯽魚進食比較旺盛的階段,在氣溫較高的中午前後,主要還是在不深的地方尋找食物。在野釣中3.6的竿子看似沒用,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高溫季節確實用不上,最經常使用的反而是初冬、早春、仲春、深秋這四個階段。
進入冬季,其實選擇釣場也是能夠有好收穫的關鍵。講究的是釣小水面,而不是大水面。挑剔一些的對小水面還有比較嚴格的選擇,那就是尋找長但是比較窄的釣場。最適合的就是農村的野河,甚至是一些灌溉的溝渠,這些小水面中鯽魚的密度大,而且個頭大的鯽魚數量不少。其實更關鍵的地方在於找魚窩上。大小水面的差距在於找魚窩的困難程度上,大水面中水溫稍微穩定一些,升溫或者降溫時水溫的變化都比較緩慢,這反而導致鯽魚扎堆不愛動,都躲在深水中,所以找到魚窩的機率非常低。
小水面看似水溫不那麼穩定,但是氣溫升高時升溫效果也比較好,魚情較好的情況比較多,而且鯽魚扎堆的特點並不那麼明顯。就算小水面中的鯽魚有扎堆的趨勢,但是因為水面比較窄的緣故,找魚窩就輕鬆很多。無非是在較多的障礙物中,或者水草區域,或者橋墩附近等等。關鍵還在於,短杆完全就可以夠得到魚窩。所以初冬釣鯽魚,在選擇合適釣場的基礎上,3.6的竿子其實非常好使。短杆拋竿會精準很多,搭配比較輕盈的釣組使用,尤其適合釣鯽魚。
當進入寒冬時節時,短杆的效果就會變差,因為魚可能在河中間的深水中,這時候就應該使用長竿垂釣了。但是長竿找魚窩依舊比較困難,所以不少老釣友在這個階段會使用長竿拖釣,簡單來說就是不打窩,根據經驗找魚窩。長竿搭配魚竿長度6、7成的短線,七星漂釣組掛活餌,甩大鞭的方式找魚窩,找到魚窩自然收穫頗豐,找不到就算鍛鍊身體了。其實釣深還是釣淺,看的還是水溫。我們都知道深水可以保持4度的溫度,哪怕水面冰雪覆蓋時。當淺水在中午前後水溫明顯高於這個溫度時,鯽魚就是會到淺水尋找食物。
所以說初冬釣鯽魚,不需要太長的魚竿,短杆其實蠻好。當然,前提是比較窄的水面,這樣的水面在冬釣鯽魚時臺釣或者傳統釣均可。但是如果水面比較寬,長竿短線、多窩、走釣加逗釣的方式,明顯會更強一些。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