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南粉北面”之旅,準備開啟“北面”的行程。
第一站我們就來到山西,因為我姐和姐夫在太原住的原因,疫情前,每年都至少會去兩次,所以也吃到了很多當地特色的麵食。
在山西,吃飯就等同於吃麵,我們說的吃米飯,在當地要特指“吃米”,因為當地人會認為面比米飯更抗餓。
山西的麵食也是非常多樣的,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刀削麵,還有好多具有各地特色的麵條,就像什麼抿尖,擦尖,剔尖,沒見過的,真的就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我就從剔尖開始給大家說一說。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也是很好奇,啥是剔尖,這個真的是麵食嗎!
吃過之後才發現,原來剔尖還真的蠻好吃的,不光是澆頭的功勞,主要是麵條的奇特。
整個麵條呈現出來的都是,兩頭尖中間圓,煮出來又滑又彈而且還不失柔軟的爽口。
這個口感其實在他和麵時的小心機,就已經註定了他的不平凡。
做剔尖的麵粉,可以選用低筋和中筋,因為不想要麵筋的含量太高,而吃起來費牙口。
一般的手擀麵,麵粉和水的比例都是一斤面兌半斤水,如果想吃硬一些的,還可以兌四兩半的水。
但是剔尖的面會稀一些,這樣也泡麵條的製作,所以是一斤面兌六兩水。
和麵的手法也有講究,一開始,慢慢的倒水,然後用手抓勻成絮狀,也不能太使勁。
接下來不是揉麵,揉麵容易給麵糰上勁,所以要用拳頭搋麵,一拳一拳的搋,然後擰起一角,繼續搋,直到面光,手光,盆光,整個面就和好了!
和好的面,拿出來,在盆底刷一層油,放入麵糰,在麵糰表面再刷一層油,然後醒發鬆弛十分鐘。
十分鐘後,把醒好的面按壓,平鋪在一個盤子裡,一定要鋪平,邊緣都鋪滿,均勻。
然後再刷上一層薄油,二次醒一到兩分鐘。
做剔尖需要一個比較專業的筷子,這個筷子的前端,呈三稜行,是為了方便剔面,後端是圓形的,是為了方便手握。
順著盤子的邊沿,筷子按壓一個角,然後使勁剔出,就是一條面下鍋。
其實感覺和刀削麵很像,只是刀削麵用的是刀,削出來的面是柳葉狀,而剔尖用的是筷子,剔出來的面是圓滾滾的!
一個優秀的剔尖師傅一分鐘可以剔一百多條的面,而且大小都是非常均勻的,足可見需要下多少的功夫。
煮熟的麵條其實並沒有手擀麵或者刀削麵那麼的表面平滑光亮,表面看起來會凸凹不平,有一些粗糙的感覺。
但是往往這樣可以更好的吸收湯汁和澆頭的味道,而且那種口感更滑嫩。
剔尖的澆頭很多,當地人都習慣叫滷,各種各樣的滷,在我們看來就是炒的菜,其實可以多種多樣,只要你想,萬物即可滷!
不過最經典的還是西紅柿炒蛋,老少皆宜,童叟無欺!
在當地,也有很多人在家自己做剔尖,而且還誕生了一種專門的工具,這個工具看著就簡單多了。
一個像乒乓球拍一樣的鐵盤,可以盛面,然後用專門的三稜工具,一下一下的剔面下鍋。
看到這裡,大家估計已經非常的瞭解剔尖的原理了,相對於手擀麵的擀麵切面,刀削麵的刀削技藝,這一碗剔尖確實更簡單,更霸氣外露了一些,只需要一根筷子就可以做出一碗勁道順滑的麵條。
如果我們需要重新創新這一款剔尖面,需要怎麼做呢!
可不可以把和麵的水改成豆漿,可不可以在麵粉里加入蒜香,可不可以……
好了,今天的剔尖面就寫到這裡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有什麼意見建議,歡迎留言,我一定一一回復。
我是三哥,一個敬畏食材,尊敬傳統,熱愛創新的美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