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蘇德戰場是二戰中傷亡最大的戰場之一,根據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的《戰時日記》記載,在開戰的前5個月中,蘇軍損失的坦克高達2.4萬輛,損失飛機1.6萬架,損失的人員有700萬之多,其中被俘就有300多萬,雖然德軍的資料稍稍顯著多了些,不過1941年面對德軍的猛攻,準備不足的蘇軍確實損失巨大,僅基輔戰役一役,傷亡就超過19萬,被俘超過65萬人,到1942年下半年時,情況才逐漸對蘇軍有利了起來。
1942年的蘇軍機槍排:4挺12.7毫米重機槍,火力超兇猛
1941年冬天時,蘇軍在各戰線發起了攻勢,試圖擊敗入侵者,雖然莫斯科戰役將德軍擊退了200-300公里,這是德軍在二戰中首次遭到重大失利,不過,其他戰線不僅損失慘重,結果也並不理想,到1942年5月的哈爾科夫戰役時,仍未能擊敗德軍,不過在整體的1942年中,蘇軍吸取了戰爭初期的教訓,在兵力上的損失,不再像1941年那樣難看,儘量的保全了大量有生作戰力量。
1942年4月時的蘇軍機槍排,排部為1名指揮員,下轄有4個機槍班組,每個機槍班有1名士官和6名士兵,共7人,裝備有2支手槍、5支步槍和1挺重機槍,全排共有9支手槍(排長也是手槍)、20支步槍,以及4挺12.7毫米重機槍,火力非常強大。
其中步槍為知名度非常高的莫辛納甘步槍,手槍為託卡列夫TT-1930託卡列夫7.62毫米半自動手槍,屬於著名的M1911手槍的“精簡版”,該槍在1930年時被蘇軍採用,成為制式手槍,在1933年時進行了部分改良後,TT-1930/33改稱TT-1933,該槍長196毫米,重854克(空槍,滿彈匣中940克),發射7.62x25毫米子彈,也就是毛瑟彈(盒子炮的子彈),彈容量為8發。
蘇軍機槍排的主要火力輸出為4挺DShK機槍,最早在1929年時就開始由捷格加廖夫設計,當時屬於是DP-27輕機槍的放大版,名為DK重機槍(捷格加廖夫大口徑機槍的縮寫),不過射速低且重量過大,作戰效果並不好,到1938年時斯帕金設計的轉鼓形彈鏈供彈機構應用到該槍上,其射速得到很大提高,此時該槍被蘇軍正是採用,並命名為“DShK-38”,簡稱DShK,是“捷格加廖夫-斯帕金大口徑機槍”的縮寫,該槍一般被我們稱呼為“德什卡”。
DShK機槍外觀上最為明顯的標誌便是其兩輪槍架和厚重的護盾,DShK機槍的槍全長1.625米,槍管長1.07米,槍身重量高達33.5公斤,加上輪式槍架即便不包含護盾也有102公斤的重量,是妥妥的“重機槍”,其有效射程為3.5公里,最大射程為5.4公里,對空射擊的最大射高為2.5公里。
DShK機槍發射的是12.7x108毫米彈藥,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600發,不過實際只有每分鐘125發,但是該槍的大口徑賦予了其巨大的威力,發射穿甲彈時,在5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15毫米的裝甲防護,二戰初期的許多輕型坦克由於裝甲較薄,實際都難以抵禦該機槍的攻擊,如二戰時日本的“豆戰車”,對於輕型裝甲目標、低空飛行的飛機以及掩體內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威脅。
在二戰開始之前,DShK機槍已經生產了2000挺,到1944年初,蘇軍共有8440挺,在二戰結束時,DShK機槍在供彈機構上又進行了一些改進,改進後的該機槍被稱為DShK-38/46,或者是DShKM,其中字母“M”的意思,便是“改進”,DShK機槍不僅是步兵的重要火力,在蘇軍的坦裝甲車等單位上,該機器也都是重要的主/副武器。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百萬人對百萬人的蘇德戰場
到1942年末,斯大林格勒戰場上,蘇軍已經掌握了主動權,透過發動鉗形攻勢包圍了大量德軍,到1943年2月全部殲滅處於包圍中的德軍及附屬軍隊,整個戰役中,一般認為蘇軍傷亡在100-120萬人,德軍傷亡為85-100萬人左右,這一戰大量殲滅了德軍的精銳作戰力量,被認為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1942年時的蘇軍,由於前期大量兵員的損失,新補充兵員的訓練不足,這一時期的蘇軍質量大幅下滑,不過在戰術戰術上得到改善的蘇軍,在兵員的損失上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得益於人口優勢,蘇軍總兵力在1943年初時仍有600萬人;相比較而言,德軍在兵力儲備要弱很多,1942年末,得到7個師的增援後,東線德軍總計有192個師,到1943年初總兵力為290萬,加上僕從國的兵力總計有40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