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各種工藝蓬勃發展,各式藝術品層出不窮。宣德三年,暹羅國(今泰國)嚮明王朝進貢了數萬斤黃銅,受到宣德皇帝的喜愛。他認為當時官廷祭祀用的銅器太粗糙,傳旨用這批銅重新鑄造一批禮儀用器。宣德皇帝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等宋代名瓷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據說,宣德皇帝非常重視這批銅器的冶煉,曾特意問工匠:“如何才能使銅器煉好?”工匠戰戰兢兢地稟告皇帝:“要想製造出好香爐,銅至少要精煉六遍。”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當即說:“就煉十二次吧。”工匠又說:“煉一遍,少一些。煉六次,一斤銅只剩下一半。煉十二次,就只剩下四兩了。”宣德皇帝金口玉言:“精煉次數不減,就煉十二遍。”
明代之前的傳統制爐,都是採用翻砂法的工藝。為了保證這批銅器的質量,工匠們在冶煉中採取了新工藝——失蠟法。與翻砂法相比,採用新工藝製作的成品顏色更加光潔,爐質特別細膩。此外,經過皇帝准許,工匠們還在冶煉中加入金、銀等貴金屬,與黃銅一起鑄煉。功夫不負有心人,宣德三年(1428年),這批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共3365件。宣德皇帝見每隻香爐器形雅緻,寶光四射,不禁龍顏大悅,賞賜了有關官員、並下旨追加鑄造,數最達到1.8萬件。
宣德爐最大的妙處在於它的顏色。其色內融,在黯淡中發出奇妙的光芒。據史料記載,宣德爐有四十多種色澤,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這些香爐,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但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已極為罕見,因而考古界有專家學者把宣德爐定義為:泛指具有“宣德”款及按明代宣德銅器的用料和冶煉方法鑄造的銅爐。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明代宣德爐中,最常見的是衝耳乳足爐。這種香爐器型古拙周正,比例適中,鑄造精良,包漿厚重自然,深受人們的喜愛。
宣德爐的問世,使中國銅器鑄造技術達到了一個巔峰水平。同時,由於宣德皇帝所實行的休養生息政策在當時促進了社會發展,從而賦予宣德爐美好的寓意。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來源:《北京歷史故事》;作者:路遠;圖片:原文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