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古代藝術品的數量不應作為鑑定的依據,這是一個毫無疑問的真理,畢竟鑑定是鑑定,存世量是存世量,這是兩個毫無關聯的體系。我們也從未見任何博物館用“數量”來作為鑑真辯偽的依據。只要你發揮一下想象就可得知,若按數量越多,越不可能是真品的邏輯,那麼故宮和國博就最應被質疑為假貨集中營了,可見此邏輯多麼荒唐。
但是此條卻成為了無據打假的磚家們用來衡量民間藝術品真偽的重要法門,所以只好單拎出來說一說。
一般民間藏家會用此據來說明瓷器可能存世量之巨大:據《大明會典》記載,在宣德八年,“尚膳監題準燒造龍鳳瓷器, 一次即達44萬3千5百件”。還不包括龍鳳紋飾之外的其他種類。我們見過的可確真的實物表明,宋徽宗一次性賞賜某大臣隨葬之瓷器,也有數百件之多。茲看如下柴窯瓷器上的數字:
有史料可查,柴世宗曾將柴窯的燒造秘方公佈於眾,以此換取民間的金銀器,以充盈國庫,與民休養生息。據此推斷,民間燒造之柴窯器物應不少,柴窯遺址或也不止一處。
若與當年的燒造數量相比,留存下來的數量萬未有一,雖然已經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目。鑑於民間出現大量古代藝術品,乃改革開放以來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現象,未來也不會再有,即便是一個不小的數量,也是永不可復現的奇蹟了,即使有許多工藝水平不那麼高,藝術性不那麼強的古代器物,全都保護起來也不為過。而工業化大生產的新器,卻可以無窮盡地量產下去,所以我們不必擔憂古代藝術品太多的問題,更不應以此作為鑑定依據。
至於筆者,若是見到某一特定型別的器物大批次現世,也會有頭皮發麻之感。畢竟,任誰都希望自己的藏品是真精稀,甚至獨一份最好。但是不以數量廢鑑定,卻是務必堅守的一條原則。況且未見實物,僅憑几張遠景圖片,也無法在鑑定上下任何結論,因此也就不庸人自擾。
十餘年前因工作的緣故,筆者曾經與資產評估師有過較多的往來,乾的便是拿著評估報告,跟投資方討價還價的活計。閒來無事,有時也會私自匡算一下某類器物,我於市場所見之可確真者,大致的數量,以及推算未來之價值。有時還會與友人分享之。但最近便不再做這類的事,也不再與任何人談數量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個人眼界必然受限,一人之力不可能窮盡全國古玩市場幾十年的全部存量。說估計,也就只是估計,談不上什麼科學。這事,還是留給未來的資產評估機構為好。
但是,對於某些磚家們執著於某器全世界只有XX件,某器如果對,價值幾個億,絕對不可能在你手中,這些說法,也算是明白他們的心理的。但還是無法認同,因為數量決定價值或有可取之處,但反過來,價值決定數量,則在形式邏輯上都不成立。
民間有些藏家也會掉入此坑,擔憂自己的器物貶值,於是加入打擊他人真品的大軍,甚至也說起某某器物至多幾件的話,多多少少還是因為心理不夠強大,對價值割捨不下。
以下是個人對古代藝術品價值評估的思考:數量多,價值會下降,這是必然的。但是決定某件古代藝術品價值的,並不僅僅是數量這個單一指標,其餘的指標還包括:(1)藝術性;(2)歷史價值;(3)供求關係;(4)交易時的偶然因素。拿新坑翡翠舉個例子,綠翠的存世量遠遠高於紅黃翡,但是同樣品質的紅黃翡,其價格能有綠翠的十分之一就不錯。但紫羅蘭這個品種的數量跟紅黃翡一樣稀缺,價格卻達到了與綠翠相當,甚至某些時候更高。有智慧者在此不難看出,市場偏好,對價值也起著不小的作用。假設真有一萬件元青花(民間號稱,我未調研,不置可否),需求有百萬乃至千萬人,而如我上圖的這件柴窯其貌不揚藝術價值也不算高,雖然上面雕刻的數字多少有點歷史價值,民間存世量沒多少,但對其感興趣者僅限於三五十家博物館,那麼市場價值可能無法趕超那萬件元青花。
現在來到那個最尖銳的問題:假設真的有一萬件元青花,它是否還能達到目前拍賣市場上見到的天價?這個未來價格,為若干個影響價值的因素在某一時間共同起作用的結果:(1)存世的元青花在多長時間內全部面世?由於藏品分散在個人手中,此問題無解。作為市場中看得見的那隻手,國家宏觀政策或會做些引導(從目前對行業新制定的財稅政策看,是希望儘快全部現世);(2)交易的平臺及其議價能力;(3)如以拍賣的方式交易,買家的偏好,和現場競拍的隨機性因素;(4)是否允許外資購買?外資盤有多少資金?他們的偏好如何?所以未來的交易價格必然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中高低起伏。某一時點可跌至波谷,某一時點又可能升至巔峰,甚至高於現在的拍賣價格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上述四個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資產評估模型也算不出來,只有神仙可以做到。
但從長期來看,無論是不是有一萬件元青花,元青花總歸是瓷器的一個熱門品種,且未來不再有,所以它在經歷了若干個波峰波谷之後,價格上揚是毫無疑問的事,但是這個週期有多長,誰也無法預料,期間能否保管妥當不毀損,未來又是否經歷戰亂,買方偏好會不會徹底改變,比如大家都愛玩元宇宙,只收藏NFT,都是未知數,長期持有的風險也不低(財務管理原則: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更何況到底有沒有這麼多,即使有這麼多,又有多少人打算出售,都是未知數。
所以大可不必為此而自苦,也沒必要非要維護某個現存的價值體系。你想賣,賣個自己合適的價格就可以,不想賣,就開開心心留著。資產評估報告必須有,但從我們以前的工作經驗,也就是拿來做個討價還價的工具。
關於其他門類,古代藝術品中翡翠、寶石、鑽石的存世量也不在少數。目前古玩市場上高階品的市場供給日益枯竭也是事實。
我們看看國土資源部的公眾號給的如下一篇文章:
筆者又在網上查到了另一篇文章,但來源沒那麼權威,可以參考著看:
這只是古代一個礦廠的開採量,還不是整個印度礦區,而除了印度之外,古代世界還有一些別的國家有鑽石礦。而問世的知名古董鑽石,兩隻手數得完。這些開挖的海量鑽石去了哪裡?
同時,我們也在國土資源部的文章中看到,這批戈爾康達鑽石的品質極高,淨度、色澤等指標超越了現在開採的鑽石,可以理解為桂冠上的明珠吧?
所以未來價值又是個數量、供求、面世速度、市場討價還價的動態平衡,根本不是任何一個資產評估模型可以精準預測的,至多隻能匡算個波動區間。
而到代的古代書畫真跡,與瓷器、翡翠寶石類中的普品相比,確實具有藝術價值更高,數量也更為稀缺的特徵。藏家們且收且珍惜,勿要賤賣。
如果按未來現金流折現法來評估,假設利用手中的古代藝術品資產做文創,或者文創授權,那又還有另外一大塊的價值需要計入。持有若干古代藝術品,如果文創收權經營得當,價值堪比一家上市公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