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國勢衰敗。1840年英國殖民者用炮艦開啟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美、德、法、日、俄等列強相繼入侵,與中國建立了割地賠款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張之洞就處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
張之洞生於清道光十七年(1831)年,五歲啟蒙,攻經讀史,同治三年(1863年)入京科考取士,榮登探花。入仕以後,十年考官學政,數十年身膺疆吏,直到晚年入閣拜相,參入軍機,宣統元年(1909年)在憂慮國事日非的悲涼心境中逝去。
張之洞一生生活在中國貧弱任人宰割之中,做為朝廷重臣的張之洞,憂國憂民。何以圖強?他在興實業,練新軍的洋務活動中,深深領悟到:“中國不貧於財而貧於人才,不弱於兵而弱於志氣。”“人才之貧,由於見聞不廣,學業不實。”他說:“人皆知外洋各國之強由於兵,而不知外洋之強由於學。夫立國於人才,人才出於立學,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張之洞的幕府事鴻銘曾評論張之洞說:“曾文正、李文忠一般朝廷政吏,認為圖強之道在行政與軍事改革,故一切措施,但論功利不論氣節,但論才能不論人品。此最為張氏(之洞)不滿,張氏認為根本圖強之道,應以教育為本,故力主改革教育,設立學校,以造就人才”。
張之洞一生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他辦教育幾乎與辦洋務(企業)同時起步,齊頭並進。一直到生命的結束。張之洞辦過許多舊式書院,外語學堂及各種實業學堂、普通學堂、師範學堂、軍事學堂、派留學生。辦學堂之多,型別之多,範圍之大,以及在廢科舉,建立系統教育制度等方面,不僅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人能趕得上,即使清代,也沒有人能同他可比。
清末管學大臣張百熙曾稱讚張之洞為“當今第一通曉學務之人。”四川總督趙而巽曾評價張之洞:“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興教育,儲養人才,以備國家緩急之需,而救當世空疏之習。”縱觀張之洞的一生,他不僅是中國近代教育家,同時堪稱中國近代教育的先驅。在大辦教育的道路上,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敢為人先,走在前面。
從隋唐到清代歷代封建王朝都實行科舉制度,分科考送文武官吏後備人員。分秀才、明經、進士等若干科目。明清只有進士一種。這種科舉取仕的方法,為最高封建統治階級收買士人為之服務的重要手段。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州縣省府的考試為鄉試,縣選的為秀才,亦稱生員、庠生;省府選的為舉人,第一為解元,可以候補府縣官;中央考試為會試考取的為貢士,第一為會元;皇帝親自主持考試為殿試,考取的為進士,第一為狀元。考取進士後,可以任職京官和地方官吏。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帖試詩。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後來的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措辭要用古人的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對句。帖試詩,選古人詩句命題冠以“賦得”二宇,指定韻腳。體裁五言或七言,全篇六韻或八韻。清代限制尤嚴,在傳體中自成一格。
張之洞在科考登仕,歷任學政,尤其在舉辦“洋務”的實踐中,認識到科舉取仕方法,禁錮人的智慧,敗壞人的心術,“槍手”作弊,使人遊手好閒,不求學業。他認為家塾漫無規制,所學已非所用。科舉唯文取士,甄拔難盡其才。所以必須廢除科舉,仿效德、日,廣設學校統一學制章程,使學者道藝兼通,文武俱備,內外皆通,才能為世所用,因應不窮。他指出,八股行之五百年,文循俗而愈卑,法積久而愈敝,鄙惡怪誕,空疏無用。科舉考試的官格體小楷,有藝無文,其損志氣,廢學問,較之八股、詩賦還甚。至於武科,則更為落後。武生武童學習騎身刀槍,較之新式槍炮火器,差之太遠。總之,不廢科舉,中國就不能圖強。
張之洞審時度勢,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廢除科舉。首先改革科舉內容。1898年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提出“變科舉”,奏請改革考試的內容和方法。他認為科舉弊端很多,尤其在當時講求“時務經濟之時”,科舉士人“極鄙夷排擊之為能事”,使“為國家扶危禦侮”之人更為缺乏,加之全國興學風之盛,科舉士人失去進身之階,所以極力反對興辦新式學堂。在這種情況下,張之洞提出“救時必自變法始,變法必自變科舉始。”其辦法是“科舉之體不變”,而變科舉內容,議訂科舉新章。開經濟特科。由舊章僅試四書五經統一棄取,加試實政實學和分場棄取。廢八股改試策論。不論鄉試還是會試,首場考試中國史事國朝政治論文5篇;二場考試各國政治專門藝學5道,政治考試各國地理、教育、財賦、兵制、商務、刑律等;藝學考試格致、製造聲光化電等;三場考試四書五經義各2篇,每考一場發榜一次,錄取的方可考下場,三場均優才中試發榜。並與湖南巡撫陳寶箴將這種設想會奏朝廷光緒,不久便頒召通行。為廢除科舉敲響了喪鐘。
張之潤還採取了裁減科舉中額,分科減完,最後完全廢止。1901年張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合奏的“江楚三折”,第一折中就指出“按科遞減科舉取士之額,為學堂取士之額。”張之洞認為科舉不廢學校不興,廢之太促又恐難行,故用漸廢之法。1903年3月,張之洞又與袁世凱聯銜上奏,提出三科將科舉中額減盡,完全停止。學政歲科分兩科減盡,鄉會試分三科減盡。以減除額數移作學堂取中之額數。舉貢生員30歲以內者令入學堂,30歲以上者可入仕學速成師範。此奏得到允准。並親自晉見慈禧太后,說明學堂講求實用之學,不廢聖經聖傳,摒絕民權自由“邪說”。得到太后的稱許。1904年1月,張之洞又與管學大臣張百熙等再次提出遞減科舉問題。獲光緒帝允准,諭自丙午科(1906年)開始,再行試辦遞減。1905年春,為抵制保護科舉的邪風,張之洞致電管學大臣張百照“為策阻止”。又會商袁世凱等疆吏會銜上奏:“請立停科舉,以廣學校。”闡明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倖得策之心,民間更相率觀望。“科舉不停學校不廣,士心既莫能堅定,民智復無由大開,求其進化日新也難矣。故欲補救時艱,必自推廣學校始。而欲推廣學校,必自先停科舉始。”
由於新學大興,改革之風日盛,全國士人,尤其是革命派極力抨擊科舉之弊。在此形勢下,張之洞、袁世凱等會銜上奏,要求清政府“雷厲風行,立沛綸者,停罷科舉。庶幾廣學育才,化民成俗,內定國勢,外服強鄰,轉危為安,胥基於此。”清政府同意了他們的上奏,頒發上諭,規定丙午科(1906年)一律將科舉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中國的科舉制度自隋大業二年(606年)起,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中國實行1300年的封建科舉制度壽終正寢了。
由此可見,科舉制度的掘墓人就是張之洞。從此近代新的資本主義的教育制度正式確立,嶄新的近代教育在中國大地蓬勃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