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公司最近洗手間改造,買了史密斯電熱水器,這天下午師傅過來安裝時,閒聊了幾句,關於他每天大概做幾單業務,大概月收入情況,師傅說每天大概6單左右,月入大幾千,工資基本不過萬,如果過萬就會特別忙碌。問及師傅是否會在外面接些私活,師傅說不會,都是公司平臺派單,有嚴格的售後跟蹤制度,要對自己安裝的機器負責。
對國內電熱水器的行業生態略有了解,知道史密斯常年名列前茅,想來和其自成體系業已成熟的管理體系有關,品控、安裝、售後都能做到各司其職,應了那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老話,所以史密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市場前列的市場佔位。
一轉眼筆者已參加工作十餘年,有幸投身於地產行業,先後接觸過好幾家公司,有行業前十發展勢頭良好的,也有百強榜排名靠後快速發展了幾年後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的公司。受國家層面對教育培訓、地產宏觀調控影響,在地產行業摸爬滾打十餘年的我有了一段空窗期,有機會放慢節奏,觀察社會上各行各業的生存之道。
近三年南京市為了鼓勵萬眾創新,政府出臺了新型研究院申報扶持政策,對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才團隊牽頭的企業,經一系列嚴格的專家考核後入庫,分期給予財政補貼,以實現南京市政府提升城市整體競爭力的決心和支援。
因緣巧合,在今年九月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一家參加最後一批申報的企業,公司規模不大,老闆年屆六十,運作一家環保工程公司二十餘年,公司每年營業額在兩三千萬,養著十來號老員工。自去年年底因為時任職業經理人的關係,接觸了上述政策,老闆覺得這事兒可以幹,半推半就地張羅起來,不多久當時的職業經理人甩手不幹,老闆也並未喊停研究院申報這個動作,又新招了五六位員工,跟上海某個高校的重點實驗室老師們(專家人才團隊)進行了長期接觸,取得了區政府、專家人才團隊跟公司簽署的多方協議。
老闆也真金白銀按申報標準,新租了體面的整層辦公樓並裝修,購置了相應科研裝置,洽談了相應業務合同,就在九月底某個關鍵節點動作要敲定時,專家人才團隊提出不願意配合。具體與專家人才團隊的溝通,都是老闆帶著另外一位資歷較深的老員工親赴上海當面溝通,據稱老師們溝透過程中一直有所猶豫,不曾料想在關鍵時刻拒絕配合,導致已經投入數百萬真金白銀的老闆很是被動。
年屆六十的老闆覆盤申報研究院這個事兒時,說了開始是因為當時職業經理人的原因(校友),人才團隊就是母校的老師,沒想到他半路退出,也沒想到他此前有過汙點,剛好人才團隊的老師知道他的汙點。老闆說錯在自己沒能在職業經理人退出的一開始及時止損,導致最終不太好收場…
故事的結局不太好,老闆辭退了因研究院申報工作新招的五六位員工,打算退掉辦公樓,賣掉最後一套能賣的房子來還借的那些真金白銀,帶領老員工回頭踏實把環保工程的老業務做起來。被老闆辭退的那幾位員工比較不幸,跟教育培訓、地產行業失業者一起,要在這個冬天再尋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極其困難,萬家燈火裡又多了那麼幾家風雨飄搖的困難家庭…
作為故事的旁觀者,如果是我,在職業經理人入職之初,就會委託第三方機構對他進行背調,確保他的品德基本沒問題。在他提出要申報新型研究院這麼大的動作時,會仔細瞭解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是否符合企業當前的情形,參與申報成功與否的最好或者最壞的結局是否能接受。這一系列的標準動作理應成為習慣,貫穿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去,老闆覆盤時的不甘心,可能是對自己疏於管理公司的懊悔吧。
成功的企業大體類似,有運作良好的企業規章制度和文化做保障,能在市場和客戶中得到認可獲得良性發展,而發展不好的小企業則各有各的不成功之處。小企業也應該有一定的規矩,才能支撐核心團隊高度執行老闆的目標,眾志成城把事情穩步做大,讓自己的一方舞臺得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