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藥物的寒、涼、溫、熱四種藥性。四性是根據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產生的反應而得出的,與病症的寒熱性質相對。以陰陽來分,寒涼屬陰,溫熱屬陽。一般而言,能夠減輕或消除溫熱性質的藥物屬寒涼性質,反之亦然。涼之甚者為之寒,寒之漸者為之涼。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的理論指導在臨床用藥方面尤為重要。此外,還有一些平性藥,其寒熱偏性不明顯,稱其性平是相對而言的,按藥性皆偏之理,仍未超出四性的範圍。故四性從本質而言,實際上是寒熱二性。
五味是指藥物的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表明藥物的效能。
酸,能澀能收,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多用於體虛多汗,久瀉久痢,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如五味子,烏梅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作用;龍骨、赤石脂具有澀精止帶的作用,酸味酸甘化陰,可用治陰津虧虛病症。現代研究表明,酸味藥主要含有有機酸和鞣質成分,其次為皂苷、木脂素,對消化系統有明顯作用,同時在抗炎、抗菌及對心血管系統也有較大影響。
澀附於酸,澀味能收斂固澀,與酸味作用相似。取龍骨、牡蠣澀精,赤石脂、禹餘糧澀腸止瀉,蓮子固精止帶,烏賊骨收斂止血,固精止帶等。酸味藥的作用雖與澀味藥相似但又不盡相同。如酸甘化陰生津是澀味藥所不具備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澀味藥以含鞣質為主。當鞣質與胃腸粘膜或燒燙傷面板表面、區域性出血組織、潰瘍面接觸後,能與組織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溶於水的鞣酸蛋白,在區域性形成保護層,有助於創面免受刺激、制止出血和組織修復,故有止瀉、止血和生肌等作用。
苦,能洩、能燥。洩的含義較廣,有通洩,如大黃瀉下通便,用於熱結便秘;有降洩,如苦杏仁降洩肺氣,用於肺氣上逆之咳喘;枇杷葉降洩胃氣,用於胃氣上逆的嘔吐呃逆;有與寒性相結合的清洩,如梔子、黃芩清熱洩火,用於火熱上炎,神燥心煩,目赤口苦等。燥即燥溼,有苦寒燥溼、苦溫燥溼。苦寒燥溼用於溼熱證,如黃連、黃柏、苦參;苦溫燥溼用於寒溼證,如蒼朮、厚朴等。現代研究表明,苦溫藥以揮發油為主要成分,苦寒藥以生物鹼、苷類為主要成分,具有廣譜抗菌、抗炎、抗病毒,解熱或利膽,抑制呼吸中樞,緩解咳嗽哮喘及通便等作用。
甘,能補,能和,能緩,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黃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諸藥等。某些甘味藥還具有解藥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綠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說。現代研究表明,甘味藥多含有糖類、蛋白質、氨基酸、苷類等人體代謝所需的營養成分,具有補充營養、強壯機體、增強或調節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
淡附於甘,為甘味之最淡薄者,能滲能利,即有滲溼利水作用。多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如豬苓、茯苓、薏苡仁、通草等。現代研究表明,淡味藥能利尿,增加小便排出量的有效物質為所含鉀鹽。
辛,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行血等作用。一般用於治療表證的藥物,如麻黃、薄荷,或治療氣血阻滯的藥物,如木香、紅花等,都有辛味。現代研究表明,辛味藥主要含有芳香性揮發油,其次是苷類、生物鹼等。辛味藥能刺激汗腺分泌、擴張面板毛細血管、抗菌、抗病毒、抗炎症。一些辛味藥能調節胃腸平滑肌運動,緩解腸胃脹氣。辛味藥所含的生物鹼類有較強的鎮痛作用,並能擴張腦動脈、冠狀動脈、股動脈或外周血管,有改善血液濃、黏、凝、滯狀態及微迴圈等作用。
鹹,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和瀉下的作用。用於瘰癧、癭瘤、痰核、癥瘕及大便秘結等病證,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癧,鱉甲軟堅消癥,芒硝瀉下通便等。現代研究表明,鹹味藥含有碘及無機鹽,能軟化瘰癧、癭瘤、痰核等;含有的硫酸鈉藥具有通便作用。
四氣和五味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藥物的作用,二者合參才能較全面地認識藥物的效能和作用。如紫蘇、薄荷皆有辛味,能發散表邪,但紫蘇辛溫,能發散風寒;薄荷辛涼,能發散風熱。由於四氣和五味都屬於效能範圍,只反應藥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點,因此不僅要四氣、五味合參,還必須與具體功效結合起來,方能得到比較全面、準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