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反思:當孩子犯錯時,一般第一反應是制止和斥責。但在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看來,我們處理的第一要務,不僅僅是讓孩子瞭解到他的錯誤造成了什麼樣的不便與後果。
更重要的是,要在這關鍵的善後時刻,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支援,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無援的,這也就同時增強了孩子勇於改錯的品質,從中培養出責任感。
有個爸爸苦惱地對我說,有一天下午,他家孩子在樓下小花園玩,追著其它小朋友瘋跑時,突然一把將一個比他小的孩子推倒了。
爸爸非常生氣,當時就跑過去厲聲說讓他給小朋友說對不起。一開始孩子先是愣在那裡,後來堅持不道歉,還想走掉。於是爸爸拉住他,嚴厲地要求他道歉。
一看這陣勢,孩子眼淚就出來了,卻總也不道歉,就這樣一直耗著,最終也沒有道歉。孩子一路哭著回家,晚上睡著了還在抽噎。而且第二天孩子再去小花園玩就沒有那麼“瘋了”,害怕爸爸又責備自己。
爸爸很不解,原本孩子從小天性善良,也沒暴力傾向,為什麼去推搡一個比他小的孩子呢?
家長無意間表現出的“雙標”
給親子關係畫上了紅叉
後來經過詢問,我才知道,原來,前一天孩子跟幾個小孩子一起玩,但其他幾個小孩子都用玩具槍指著他,最後還把他推倒。當時,這位爸爸沒有讓其他孩子道歉,只是過去安慰孩子說沒事。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了。
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這位孩子,當我們被人無緣無故用玩具槍指著、又推倒時,爸爸只是安慰我沒事,我所學習到的經驗就是——我被別人推倒了,這不算什麼,別人也不需要向我道歉。
再引申一下,就變成了——假如我推倒了別人,這也不算什麼,我也不需要向別人道歉。
結果呢?次日,當孩子推倒了別人,爸爸卻厲聲、反覆要求他道歉。這樣一來,孩子腦子裡的小劇場就變成了這樣的:
為什麼昨天爸爸還安慰我說“沒事”,今天卻大發雷霆要求我道歉?是因為我不如其他孩子重要,還是我不能推別人、別人卻能推我的不公平?
這讓我感到很迷惑,繼而生氣、害怕,並在心中關上了和爸爸溝通的聯結。我真的很想問:
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作為父母,我們很多時候不怕別人說孩子笨,就怕別人說孩子沒家教——畢竟,笨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沒家教則連著我們父母一起罵了。
我們覺得,要讓孩子在外面有家教,那麼一定要維持基本的體面。這種所謂的體面、家教好是嚴於律己:
不能打人,一旦打人必須道歉;
不能找別人要東西,自己玩自己的就好;
不能罵人說髒話,否則就一頓收拾;不能插隊,要乖乖地耐心等待……
同時,也是寬以待人:
被打了,要笑笑說沒事;
被要東西,要開心又大方地分享;
被罵了,不和對方爭辯;
被插隊了,就排在對方後面,繼續等待……
這樣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孩子來說,難道不是非常典型的雙標嗎?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
而且,規則不能保持一致性,就會讓孩子的內心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
當父母對孩子和對別人採取這種雙標時,會讓我們不知不覺中,親手在和孩子的親密關係上畫了一個個紅色的叉。慢慢地,我們也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愛——而我們自己則會感到不解:
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
與其讓孩子聽話,
不如聽聽孩子的話
是的,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聽話」,但很少有人想過,「聽話」背後意味著什麼。在成年人的社會里,我們常見的「聽話關係」主要存在於以下三種關係之中:
1、【尊卑階級】上級或領導:他們手握生殺大權,不得不服從;
2、【權威服從】老師/教練/名人:他們是某些方面的權威;
3、【親密關係】親朋好友:他們理解我們,提出的建議也符合我們的認知。
現在,作為父母,你會把自己和子女的關係放在哪一格呢?
有的父母會將自己和孩子的關係放在「尊卑階級」一欄,認為子女天然就該聽自己的話;但隨著孩子逐漸擁有自我意識,經濟獨立時,就會不再聽話。
有的父母會選擇「權威服從」,認為自己多活了幾十年,當然擁有更豐富的經驗和權威,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話。
但是,如果他們自己本身並沒有優秀到令自己的話擁有說服力時,同時孩子還不斷見證了他們的決定頻頻出錯時,就會不再聽話。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會選擇「親密關係」一欄,選擇在我們和孩子之間建立其彼此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當孩子認為你理解他、懂他、支援他,才會感覺到安全,才會將自己的心裡話告訴你,並更容易聽從你的建議。
很多時候,我們急於去解決某件事,卻忽略了事件中的人。就像文章開頭的這位爸爸,在看到孩子推人以後,心想等孩子道歉了,這事兒就算處理好了;但是,卻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
小學二年級之前的攻擊性行為
往往不代表暴力傾向
在小學二年級之前,孩子很多所謂的攻擊性行為,往往只是工具型的。
也就是說,他並不一定真的有什麼暴力傾向,只是想以此達到某種目的。比如試探一下自己的力氣大小,比如希望對方走開,比如想獲得對方的玩具等等。
孩子推人固然不對,但比急著讓孩子道歉認錯更重要的是,把這件事變成他學習的機會。
推倒了人,如何解決問題呢?
不是口頭說幾句「對不起」,而是能主動將對方扶起來,關心對方有沒有受傷,是不是還好,然後再去道歉,再去解決剛才的爭執。
如果爸爸能在第一天孩子被人推倒時,不僅是安慰孩子,關鍵還要示範給孩子看,該如何向暴力說「不」,要求對方道歉,告訴孩子爸爸會支援他和保護他的時候,或許結果會不一樣;
如果爸爸能在第二天孩子推人時,首先扶起對方的孩子,先安慰對方孩子,再引導孩子道歉,或許結果會不一樣。
如果爸爸能在第三天帶孩子去花園玩時,聊聊之前發生過的事,講清楚【前後一致、清晰明瞭】的處理原則,並表達對孩子的愛,或許結果也會不一樣。
好在,一切都不算晚。
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教育孩子時某些不當行為感到內疚,但這一切在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可以逐漸去糾正的;即使是已經被損壞的親密關係,也可以由我們的努力一點點去修復。
內疚和自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從現在開始,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可以嘗試把他當作別人家的孩子,再去處理問題,做法就會大不相同。
孩子犯錯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先和孩子建立情感方面的紐帶,再去解決問題,就會事半功倍。比如,我們可以做以下這些事:
蹲下來,雙眼平視孩子;
用肢體語言表達理解孩子;
幫孩子說出此刻的感受,也表達自己的感受;
覆盤事件的經過,再商量解決方案;
肯定孩子在處理問題時做得好的地方等。
我常常採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往往讓圍觀的路人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每次你一蹲下來和孩子說幾句,孩子立刻就聽話了?
父母保護好孩子,孩子才會學會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相形之下,所謂的家教好,只是個偽命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寧願成為孩子被推、被欺負時站出來和其他孩子對峙、和其他小孩子一般見識的父母。因為,這能讓孩子從我們前後一致的行為中學到,你不能欺負別人,別人同樣也不能欺負你。
來源: 青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