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籌劃“攤牌”戰役
1952 年 10 月,美軍第 7 步兵師佔領了朝鮮中部金化附近的主防禦線的一部分。該師當面的是中國志願軍第45師,第 45 師佔據著北部高地,包括 598 高地,也稱為三角形山(中方稱之為上甘嶺)。雙方都建有大量的防禦設施。近一年來,戰線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在1951 年 11 月朝鮮戰爭和平談判開始之後,第 8 集團軍採取“積極防禦”的姿態,雙方戰鬥人員都在等待會談結果。與此同時,“山地之戰”開始了。六個月來,戰爭以大炮/迫擊炮交戰和小規模衝突的形式展開,對改變態勢幾乎沒有作用。然後,在 1952 年春天,隨著對和平談判失敗的失望增加,“積極防禦“讓位於”積極作戰”。
第 7 師第 31 步兵團團長勞埃德-摩西上校在回憶錄中說:“我到第 31 步兵團後不久,師和軍指揮官跟我談過對 598高地的攻擊事宜。”到 1952 年 6 月,摩西寫道,計劃正在進行中,“將我們的主防禦線向前推進...... 7 月 23 日,我開始認真策劃佔領 598高地的行動,如果我們被要求這樣做的話。”
1952年10月8日,在聯軍談判條件遭到朝鮮和中方拒絕後,遠東司令部按計劃無限期退出談判,並按照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授權,著手向對手施加無情的軍事壓力。同日,克拉克批准了第8集團軍司令範佛里特提交的作戰計劃,即“攤牌行動”。
攻佔598高地是一個艱鉅的目標,其 2,000 英尺高的三角形頂峰俯瞰著美陸軍第 7 師在南面約半英里外的一系列山丘上的陣地。從這個頂點上,兩條巨大的山脊向東北和西北延伸。西北部的山脊的主峰為派克峰。 另一個山脊以一對山嶺組成,它們被稱為簡·羅素嶺,以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國女演員。另 一個不太顯眼的山脊,名叫桑迪,向東傾斜、距桑迪山谷約 1,000 碼處矗立著狙擊嶺,由於其相對於三角形山的戰略位置,這也是“擺牌”行動的目標。
10 月 8 日,遠東美軍司令馬克·克拉克將軍批准了此次行動。此時任第 7 師師長的韋恩·史密斯少將已選擇第 31 步兵團對三角形山進行攻擊,對狙擊嶺的攻擊任務由軍長指派給韓軍第 2 師的部隊。
“聯合國軍”作戰規劃人員基於最大限度可使用的火炮和空中支援,預計這次行動不會持續超過五天,“聯合國軍”方面有 200 人傷亡。 然而,在該計劃實施之前,這次行動要使用的火炮和空中資產被轉用至白馬戰役中。 美國第 31 步兵團的指揮官勞埃德·R·摩西上校審視形勢後,在進攻前將美軍兵力加倍。
手榴彈,爆破筒如下雨
“攤牌”行動於 10 月 14 日開始。雖然最初的計劃要用一個營對三角山進行攻擊,但由於目標太大,守軍的防守太嚴密,因此,摩西命令他的第 3 營佔領目標的西段,包括 598高地和派克峰。山地的東段,包括簡·羅素嶺和桑迪嶺則是第 1 營的目標。
14 日凌晨 04:00,經過兩天的初步空襲,美軍和韓軍對志願軍第 15 軍控制的 30 公里(19 英里)前線進行了猛烈的炮擊。 05時,第九軍的280門大炮和榴彈炮火開始火力延伸,以便讓美軍士兵在彈幕後前進。 集中炮擊成功清除了三角山和狙擊嶺上的植物,摧毀了兩個陣地的大部分地表工事。 猛烈的炮擊還破壞了志願軍的通訊線路,導致該地區的所有有線和無線通訊中斷。
儘管進行了兩天的空襲和炮火準備,攻擊598高地的第31團3營的兩個連,即 L 和 K 連在爬上山坡陡峭的南坡時遭到了志願軍的猛烈抵抗。來自攻擊部隊的小群部隊多次襲擊山頂,每次都被“一陣手榴彈、錐形裝藥、爆破筒和岩石雨”擊退。
戰鬥開始半小時內,L連的所有軍官都傷亡了。兩個小時後,兩個突擊連仍然陷入困境,I連也被投入戰鬥。趁第1營早先取得的勝利,I連從東面穿過桑迪嶺向高地發起進攻。 被志願軍火力壓制了一整天的L和K連最終奉命撤退。I連一直守到晚上,但面臨多次反擊,也放棄了進攻。
在第 1 營防區,A 連領導了對桑迪嶺和簡·羅素嶺的進攻。桑迪嶺上的排幾乎立即被 598高地的輕武器火力壓制,在最初幾分鐘內就造成 25 人傷亡。當該連的其餘部分也無法達到他們的目標時,B 連被派往戰場。
美軍終於被佔領並鞏固了桑迪嶺,但對簡·羅素嶺的攻擊仍然停滯不前。 C連隨後也加入了戰鬥。經過三個小時的激烈戰鬥,目標‘B’(簡·羅素)的嶺的主峰落入了美軍手中。在那個主峰上,愛德華-R-施瓦爾特中尉上演好萊塢大片都無法複製的壯舉。 他率領 第31步兵團第1營A連的一個排爬上了簡·羅素嶺。 一位美軍士兵回憶稱:“他帶領我們穿過了手榴彈和輕武器的冰雹,”施瓦爾特兩次差點陣亡,他一度發現自己被壓在志願軍屍體堆裡。
施瓦爾特身受重傷,在醫院休養了六個月。 謙虛是施瓦爾特的標誌。他在被授予榮譽勳章後稱:“我一直認為我是作為一支優秀戰鬥隊的代表被授予榮譽勳章的的,我們一起登上了那座山的主峰。我是代表所有在那座山上戰鬥和死亡的人佩戴榮譽勳章的,榮譽勳章真的是他們的。”
然而,敵人的反覆反擊最終迫使第 1 營放棄陣地,到一天的戰鬥結束時,敵人仍然控制著第 31 步兵團的所有攻擊目標。
第31團傷亡最重的一天
就傷亡人數而言,這是第31團在兩年多的戰爭行動中人員傷亡代價最高的一天:96人陣亡 和 337受傷。情況可能會更糟。突擊部隊的每個戰鬥員都穿著M1951防彈背心,這是在現代戰爭中首次大規模使用防彈背心。這種防彈背心使用纖維增強塑膠或鋁片編織成尼龍背心。 這些防彈背心在重量上有巨大改進,但裝甲不能非常成功地阻止子彈和碎片”,儘管官方聲稱它們能夠在阻止 7.62×25 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子彈,但這種配備多倫板的背心在非正式測試中擊敗了 0.45 ACP 手槍彈藥。
第二天,由摩西指揮的第 32 步兵團第 1 營襲擊了桑迪嶺和簡·羅素嶺,而第 31 步兵團第 2 營攻擊了 598 高地。第 31 步兵團 E 連突入了518高地的戰壕,並且,在 F 和 G 連的支援下,鞏固了陣位。然而,派克峰上的志願軍仍繼續進行頑強的抵抗。E連列兵拉爾夫-E-波默羅伊在戰壕盡頭操作一挺機槍,以保護他那個排的側翼。當敵人進攻時,他繼續猛烈回擊,消滅了許多敵人,緩減了敵人的進攻。
不久之後,他被迫擊炮炸成重傷,他的機槍支架無法使用。儘管如此,他還是抱起機槍,大步向前。在第二次受傷並且彈藥耗盡後,波默羅伊與敵人進行了肉搏戰——用他的機槍作為棍棒——直到陣亡。波默羅伊被追授榮譽勳章。
在山嶺的東北側,第 32 步兵團的 A 和 B 連對簡·羅素嶺的進攻沒有取得成功,不得不撤回桑迪,C 連在那裡建立了立足點。當時,摩西命令第 31 步兵師 I 連加入戰鬥。然而,除了鞏固在桑迪上的陣地之外,美軍沒有任何進展。
16 日早些時候,史密斯將軍下令將作戰指揮權移交給第 32 步兵團團長約瑟夫·拉斯上校,第 31 團的兩個後備營奉命換防師前沿陣地西段的第 17 步兵團。那天下午,第 17 團的第 2 營由拉斯指揮,並攻佔了簡·羅素嶺。
在接下來的八天裡,攻擊和反擊仍在繼續,拉斯上校不斷輪換部隊作戰。然後,在 10 月 25 日,韓軍第 2 師接過了美軍第 7 師在三角形山的作戰任務。在戰鬥12 天后,美軍的作戰行動的結束。
美軍步兵第七師在“攤牌行動”的傷亡達到1540人:365人陣亡、1,174 負傷 和 1 人被俘。
韓軍第2師在在繼續爭奪狙擊嶺的同時仍在艱難地守住三角形山,一週後,它被迫撤退。
一個原計劃在五天內由兩個營完成的作戰目標最後動用了美軍的一個師,美軍在 12 天后僅佔領了部分目標,最終還無法守住。 在戰爭的剩餘時間裡,三角山形周圍的戰線基本上保持在美軍策劃“攤牌行動”之前的位置。
馬克·克拉克在回憶錄上指出,鑑於三角形山戰役中聯合國軍傷亡過重,聯軍遠東指揮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於一個營的戰鬥計劃,由此,這場戰役實際迫使聯軍停止了任何對志願軍的大規模進攻計劃。克拉克和美國總統杜魯門其後也承認此次戰役嚴重挫傷了聯合國軍計程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