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透過對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的對比,來看一下30年來世界的變化。
我們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極洲分國家和地區逐一對比。
第一篇:亞洲—印度
【國 名】 印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ia)。
【自然地理】 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面 積】 約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邊境印佔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等)。面積居世界第7位。
【人 口】 13.9億,居世界第2位。
【民 族】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佔總人口的46.3%,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等。
【宗 教】 世界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其中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分別佔總人口的80.5%和13.4%。
【官方語言】 印地語和英語
【重要節日】 共和國日(Republic Day):1月26日。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灑紅節(Holi):每年公曆3月、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春季收穫季節的作物即將開鐮收割,冬去春來之際,因此也被稱為春節。燈節(Divali):在公曆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首 都】 新德里(New Delhi),人口2850萬。(資料來源:聯合國2021年釋出的世界城鎮化展望報告)。
【貨 幣】 盧比
【簡 況】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創立了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把佛教定為國教。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臥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947年6月,英國透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行政區劃】印度全國分為27個邦和5箇中央直轄區。邦下設縣,中央直轄區下設立區。
27個邦分別為:安得拉邦、阿薩姆邦、比哈爾邦、恰蒂斯加爾邦、果阿邦、古吉拉納邦、哈里亞納邦、喜馬偕爾邦、查謨-克什米爾邦、賈坎德邦、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曼尼普爾邦、梅加拉亞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奧里薩邦、旁遮普邦、拉賈斯坦邦、泰米爾納德邦、特里普拉邦、北方邦、北安查爾邦、西孟加拉邦、錫金邦。5個聯合屬地(中央直轄區)分別為: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昌迪加爾、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和達曼-第烏、拉克沙群島、本地治裡。
1990年印度人口83728萬,人均GDP為367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1987. 2.20:“阿魯那恰爾邦中央直轄區”改為“阿魯那恰爾邦”(其中大部分為我國宣佈主權的門隅,珞隅,下察隅地區)。
1987. 5.30: 果阿-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分為果阿邦和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
1996: 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馬德拉斯更名為金奈;
1999. 7.20: 西孟加拉邦議會決定將邦名更為孟加拉邦,但這隻有經印度議會同意才能實施。
2000年印度人口為105658萬,人均GDP為443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2000.11. 1: 查蒂斯加爾邦新設,由中央邦東部的的16個縣組成。
2000.11. 9: 北安查爾邦(Uttaranchal)新設,由北方邦13個縣組成。印度第27個邦。這是臨時名稱,首府暫駐德拉敦,未來爭議中。
2000.11.15: 賈坎德邦新設,由比哈爾邦南部18縣組成。
2007. 1. 1: 北安查爾邦更名為北阿肯德邦(Uttarakhand),新名稱在梵語中是“北方的地區”的意思。
2010年印度人口達123428萬,人均GDP為1357美元。
行政區劃調整:
2014. 6. 2: 安得拉邦分設特倫甘納邦。兩邦暫共駐原首府海德拉巴,該城位於特倫甘納邦境內。次年安得拉邦規劃的新都阿馬拉瓦蒂 Amaravati開始奠基。2017年3月6日,安得拉邦政府和議會搬遷到阿馬拉瓦蒂,雖然該地仍在建設中,但實際上成了首府。
2019.10.31:查謨和克什米爾邦被分為查謨和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拉達克中央直轄區。8月國會透過重組法案。
2020年印度人口達138000萬,人均GDP為1900美元,全球排名160名。
2020. 1.26: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中央直轄區、達曼和第烏中央直轄區合併,名為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和達曼和第烏中央直轄區,駐地達曼。2019年12月9日印度總統批准合併法案。
【經濟發展情況】
1980年代後期, 拉吉夫·甘地放寬投資限制,取消價格控制,降低企業稅項。措施對經濟增長有幫助,但同時導致政府財政赤字高企, 經常帳惡化。隨著印度的主要貿易伙伴 蘇聯解體,加上 波斯灣戰爭使油價飆升,導致印度貿易失衡,政府瀕臨破產邊緣。印度政府被迫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經濟制度為代價,獲得了總額達18億美元的緊急貸款。資金注入後,當時的 納拉辛哈·拉奧與財長 曼莫漢·辛格於1991年正式展開經濟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資、工業及入口牌照),結束國營公司的壟斷,同時放寬外來投資,免除了多個行業的外資審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經濟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針亦未受政黨輪替所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政黨敢觸及強勢的貿易協會和農場主的利益:改革從未涉及 勞動法和 農業補貼等敏感議題。1990年代,除了為數不多的低迷時期,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人均預期壽命, 識字率和 食品安全等也隨之進步。
1998年的核試驗打擊了印度的國際 信用評級,但持續的經濟發展令 標準普爾、 穆迪等金融分析機構於2007年調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級。2003年, 高盛估計印度的名義GDP將於2020年超越 法國和 義大利,2025年超越 德國、英國及 俄羅斯,到2035年超越 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次於 美國和中國大陸。
修正後的2007年統計資料顯示,印度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外國直接投資加速流入。據此, 高盛公司預測,“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計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長四倍”,並在2043年前超過美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盛列出了十項注意事項:
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2.提高教育水平;
3.增加大學數目,提高辦學質量;
4.控制 通貨膨脹;
5.制定可靠的財政政策;
6.推進 金融市場自由化;
7.提升與鄰國的貿易水平;
8.提升農業生產水平;
9.改善基礎設施;
10.加強環保,改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