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趙佳琪
【編者按】:從最初的繁榮,到十年前的落寞,再到如今的重新崛起,中國動漫行業幾經沉浮。《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動漫似乎正在走向巔峰。然而光鮮外衣的背後,我們注意到了從業者的艱辛:低工資、超負荷工作量,甚至還有難以解決的盈利難題和IP痼疾。那麼看似走向巔峰的國漫,能否真正走向頂峰,《時代週報》記者深入行業探究真相。
凌晨3點,萬籟俱寂。朦朧的月光照在這棟24層的大樓上,15層的一間屋子還亮著燈。
楊玲關閉電腦,收拾好東西,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作為一名動畫師,楊玲在20年裡見證了國漫行業的繁榮、落寞與再度崛起。
日前,《天書奇譚》“4K紀念版”上映,國漫迷的童年情懷再度被激發,“國漫崛起”的話題又被熱議。
從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橫空出世,到《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瘋狂收割票房,再到B站上國漫數量的日益增多,種種跡象似乎都印證著國漫崛起這一事實。
據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開始,中國線上動漫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維持著較高的增長率。
天眼查資料也顯示,目前我國有97萬餘家動漫相關企業。其中,46%的動漫相關企業成立在1年內,成立1-5年的企業數量次之,佔比為40%。
這一領域看似欣欣向榮,然而從業者工資低、製作週期長、盈利模式無法突破等現實問題依然擺在眼前。越來越多的動漫從業者轉投遊戲、影視,甚至去大廠做FLASH。跳槽即擁有3倍甚至10倍的工資增長,讓動漫行業面臨較高的人才流失率,而這一切背後,均指向那個難以突破的盈利難題。
從業全憑熱愛
早在2002年就入行的楊玲,已經是動漫行業裡不折不扣的“老人”了。剛入行時的她,見證了國漫行業最後的榮光。
彼時的國漫行業,中國最後一部手工繪製動畫電影《寶蓮燈》餘波未盡,而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海爾兄弟》第三部以及《封神榜傳奇》也在熱映中。
“2000年左右,有前輩靠動漫製作能賺出北京、上海好幾套房子。”在楊玲的記憶裡,當時的國漫行業,正處於高光時刻。身處武漢的她,雖然一個月拿不到1000元的薪資,但依然覺得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好景不長,日美優秀動漫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國漫生存空間一度被擠壓。入行兩年後,楊玲所熟知的前輩們,紛紛離開了動漫行業。直至今日,動漫行業依舊面臨著人才嚴重不足的窘境。
聚焦動漫與文化娛樂創意人的新媒體三文娛在2018年的調研顯示,只有27%的動畫專業本科畢業生選擇留在動畫行業。同時,三文娛統計的2020年上半年動漫行業的招聘情況顯示,有94家動漫公司透過三文娛釋出了684個職位。和2019年下半年相比,釋出招聘需求的公司數量多了47家,職位多出了235個。
“很缺人,缺少可以進專案直接工作的。”某著名IP改編動漫的製片人李悅入行多年,動漫行業的人員流動之大令她咂舌,“一個專案的產出,通常要換好幾撥人才能完成。”
而人才如此缺乏的原因之一,則是國漫行業平均薪資較低的現狀。事實上,近些年,隨著不少爆款國漫的出現,行業平均薪資有了提升。但相較於遊戲、影視等行業,這個行業依舊差距很大。
多位動漫從業者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動漫人才較為全能,如原畫師也可以在遊戲行業發光發熱,而服裝設計則要求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背景、桌椅等模型的製作又需要工業設計方面的技能,因此動漫人才的出路較多。“最直接的,可以轉向遊戲行業。”知名動漫導演韓昱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在洛陽,沒有任何經驗的實習生薪資只有1000元左右,有經驗的動畫師則在5000-10000元不等。”李悅向時代週報記者說道,“在我們這邊,成熟的中級動畫師,工作經驗至少要3年多,成熟的高階動畫師平均年齡都在27歲以上。”
“而這樣成熟的動漫製作人員,跳槽到遊戲行業,薪資最多可能會有10倍的漲幅。”韓昱問時代週報記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與此同時,教培行業K12機構中FLASH動畫的興起,也加速了動漫行業人才的流失。
曾強是一位動漫行業分鏡師,2020年前後,K12機構以高薪從動漫行業大肆挖人,他趁機跳槽到一個大廠負責製作FLASH動畫,“工作難度降低,但薪資卻從8000元漲到了25000元,足足翻了3倍。”
而一直堅守於動漫行業的楊玲,從2002年至2013年,薪資僅從不到1000元漲到了4500元。直至教培行業轟轟烈烈來襲,公司擔心楊玲被挖走,才於2019年將其工資從4500元漲到了6000元。
在國漫這個行業,待的時間越久,楊玲越能感覺到生活的不容易,“始終堅守在這個行業的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她說,“我們是一群為愛發電的人。”
製作成本高企
動漫行業薪資低的同時,工作量大也是其人才缺乏的原因之一。“簡單來說,就是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李悅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以近些年被稱為“國漫之光”的《霧山五行》來說,其導演林魂還同時兼顧故事指令碼、原畫、場景、美術監督、動作設計等崗位,甚至還要自己演唱。
某C4D動畫專案組的專案經理林菁表示,建模和肢體動作協調需要精細調整,想要每個肢體動畫做到逼真,這十分困難,通常需要至少十幾個人的團隊配合完成,需要耗費幾個月的時間。
“在渲染環節,哪怕是沒有人物的農場的單幀畫面,也需要幾十臺電腦同時執行加工2-3個小時,每秒(24幀)至少要2天以上。”林菁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以迪士尼經典動漫《白雪公主》為例,90分鐘的動畫至少需要129600 張作畫。除此之外,一部作品的誕生還涉及到故事大綱、分集指令碼、場景概念、主角人設、分鏡製作、特效、配音等諸多環節。而韓昱執導一季15集的動漫,就花費了3年的時間。
製作週期長,這些動漫的成本也居高不下。據林菁所說,僅單純渲染農場,不涉及人物動作,哪怕是內部專案,一幀的收費也在1500元,外部收費大約在2000-3000元左右。整個專案(不帶人物)按分鐘計價, 1分鐘最少7萬,5分鐘約40萬。
據公開資料顯示,近期大爆的英雄聯盟改編動漫《英雄聯盟:雙城之戰》耗時6年,僅製作出了9集的動漫。根據從業人員估算,這部動畫的每一集研發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同時,由於該動畫採用了三渲二技術(三維+二維)製作,超過7000個鏡頭,單場景部分的手繪原畫數量超過了10000張。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原畫師按照一天8小時的工作量,最多不過能完成 30張畫稿。原畫師花花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自從進入動漫行業之後,加班是她的生活常態,“忙起來,連續幾天每天只能睡2-3個小時。”
難以面對的盈利難題
賺錢難一直是動漫行業的“沉痾頑疾”。
“你為動漫花過錢嗎?你為遊戲充過錢嗎?”在時代週報記者的聊天中,韓昱丟擲了這樣一個問題,“與遊戲行業只要上線就會有無數的氪金渠道相比,動漫行業想要盈利,十分困難。”
“說穿了,動漫行業能夠變現的渠道無非就是版權、IP周邊和播放量。”韓昱說。
動漫行業製片人鳥醬有著同樣的疑問,“動漫行業到底該賺誰的錢?這個行業一直沒有很完善的盈利模式,並且這麼多年,一直沒有解決方案。”
2021年年初,B站完成了對繪夢動畫的全資收購,成為後者的唯一股東。2015年成立的繪夢動畫,手握著不少爆款作品,如《一人之下》《天官賜福》《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等。
一位接近繪夢動畫的知情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該公司直到被收購的前一年才實現了盈利,“之前都是靠融資生存,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專門分享動畫製片經驗的自媒體號“麼昂鳥”釋出的一篇《做動畫有沒有未來?這可能是生產價效比最低的一行》文章中寫到,無論是 TV 還是院線動畫,想單純透過放映實現營收平衡的難度堪比登天。
以院線動畫為例,票房收入並不會完全給到製作方,而是影院、發行、製作組等多方按比例分成。同時各國的分割比例又不盡相同,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中國,製作側的分賬都遠低於 50%。這說明即便一部作品票房收入大於製作成本,製作組也可能是賠錢的。
“就算是迪士尼,也不是靠票房收益吃飯,影視收入只佔其總收入的 16%,收入大頭是樂園、度假區與消費品。”鳥醬說。
而在IP周邊方面,國漫爆款還未形成強有力的IP,能靠IP賺錢的國漫寥寥無幾。以《羅小黑戰記》為例,其在B站總播放量高達4.6億,但想要購買其周邊產品黑膠晴雨傘的人數僅為2.2萬人,而這已經是《羅小黑戰記》相關周邊最為暢銷的一個。
同時,國內盜版周邊價格實惠、種類繁多,正版周邊市場的生存空間也被擠壓。
鳥醬向時代週報記者感嘆道,“製作成本高+資金回籠慢+收益波動大”是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所有動畫製作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困境。
“不過,國漫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相信隨著行業的日益成熟,解決人才、商業模式等痛點只是時間問題。”韓昱說。
(應受訪者要求,楊玲、李悅、韓昱、曾強、林菁、花花、鳥醬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