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才有動力”,這是中國千百年來一直佔統治地的文化思想。反映這一思想的名言、警句等可謂多矣。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失敗是成功之母: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等等。證明這一思想的例項更是多如牛毛。不是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吳”(蒲松齡語)之事嗎?不是有“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語)之例嗎?而言之者何償不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的塊磊” ?
“有壓力才有動力”這一命題無疑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尤其對那些正在與困苦和挫折抗爭的人來說,它的確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和鼓舞。但是,如果把它絕對化,以為凡有壓力就一定會產生動力,或者動力非壓力不可,就不對了。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世界是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所謂矛盾是指事物內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用老子的話說就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也正如丹麥科學家尼爾斯•玻爾提出的“並協原理”所稱:“兩個相互矛盾的對客觀世界的描述可能都是正確的。”據此,如果我們把視角從困苦、挫折、卑微等壓力因素中移開,轉向它們的反面,就會發現,成功、榮譽等正面因素也是人們前進不可缺少的動力。
對此我感受頗深。我在小學四年級以前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殿後”,二年級時還蹲過班。說出來讓你見笑,我到四年級時連自己的名字還寫不對,其中的“福”字在老師鄙視的目光下改了兩遍還沒改對,不是“頭”上加點,就是“口”中多橫,最後還是同桌救了駕。為此,老師在眾目睽睽之下兇狠地罵了我一句:“你這個熊包!”但就是這種“奇恥大辱”也沒有激起我奮發向上的勇氣,反倒越發厭惡學習、害怕學習。此經常逃學,也為此沒少挨爸爸揍。沒想到五年級時,教我語文的班主任陳老師是我的一個遠房表兄。這是在父親與他的一次偶然的見面中知道的,當時父親請他對我多費心。陳老師還真不負委託,他上課時特別愛提問我,錯了不指責,但一旦說對了就大加讚賞。這下我終於找回了已失落多年的自信。從此我的學習興趣和勁頭大增,簡直學習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說來你可能不信,當時年代沒有任何文化生活,唯有一個多月一場的電影。但是出於學習的需要,有時我竟連電影都不去看。當然學習成績也飛速前進,不僅語文扶搖直上,數學也很快名列前茅,當年就入了少先隊,並被評上了三好生。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是成功之母”,這些話語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為何興趣、成功、榮譽等也是前進的動力呢?其道理很簡單。追求快樂和滿足是人的天性。當這個人所從事的事業取得一定成功,並因而獲得他人的肯定時,他自然會體驗到一種幸福和滿足。而為了求得新的更大的快樂和滿足,他必然會繼續全力以赴地投入新的學習或工作中,從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成年人如此,對於心志尚未成熟、意志還很脆弱的青少年來說更不例外。正如某位名人所說:“揚人之長,越揚越長;指人之短,越指越短。”
然而今天,熱衷壓力教育,鄙視快樂教育的現象仍然存在,個別人、個別地方甚至還很嚴重。如有的家長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或者給孩子立些不切實際的“大志”,壓得孩子抬不起頭來;或者拿打罵孩子當飯吃,自認為“孩子不怕,不成爸爸”。有的中學每考必排名次,按成績編學號,頻繁分快慢班,剛進高三就把高考倒計時牌掛在學生“頭”上。當學生犯錯誤時,有的老師不是冷言冷語,竭盡挖苦諷刺之能事,就是用請家長、在班上檢討、勸退等簡單粗暴的方式“折磨”學生。這些做法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客觀上往往是“落井下石”,使學生離成功越走越遠。這不,最近,中學生自殺身亡的事件頻繁發生,大家一致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學習壓力過重的結果。你想,長期在失敗的谷底中掙扎,哪裡還會對成功充滿信心?失敗的陰影不時在眼前晃動,怎麼不會因心理壓力太大而敗下陣來?
幼樹非勁草,最忌疾風吹。那些對“大棒”情有獨鍾者,請快些警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