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自產機芯能很好地展現出品牌的製表技術、設計理念,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使用自產機芯。這有利於品牌管控機芯的成本和利潤,並作為產品的賣點在商業上加以宣傳推廣。其實以前的鐘表業分工明確,絕大多數品牌並不具備生產機芯的能力,通常購買統芯打磨組裝。但隨著上游機芯廠商限供,更多品牌也開始加入自產機芯的陣營,我們今天的主角名士正是其一。
名士自產機芯投入使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2017年名士推出搭載BM12-1975M手動上弦機芯的CLIFTON MANUAL 1830腕錶,創新性的矽遊絲加慣性擺輪增強了機芯的穩定性,具備90小時的動力儲存,這是名士的首枚自產機芯。有了BM12-1975M機芯的經驗鋪墊,在2018年的日內瓦國際高階鐘錶展(SIHH)上,名士一口氣釋出了5枚搭載全新BM12-1975A自動上弦機芯的CLIFTON BAUMATIC系列腕錶。
初看到名士BM12-1975A機芯,很多人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究其原因它與卡地亞1847MC機芯一樣,都由歷峰集團旗下的Horlogère ValFleurier機芯廠生產。此前,卡地亞1847MC已在Ronda、鑰匙、藍氣球等系列上廣泛裝配,儘管機芯的打磨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效能通過了時間的檢驗,可以說是相對穩定可靠的。
不同於卡地亞1847MC的橫跨式擺輪橋板,名士BM12-1975A採用了單臂式。此外BM12-1975A使用了三種不同的紋理打磨,並對自動陀進行鏤空處理,機芯觀感細節更為豐富。機芯最大的亮點在於120小時動力儲存,配備矽質的遊絲、擒縱叉和擒縱輪,擁有1500高斯的抗磁能力。
歷峰集團旗下的Horlogère ValFleurier機芯廠應品牌需求開發相應的機芯零部件,隨後把裝配線等工作交還給品牌,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集團的“自產機芯”都較為相似了,相同的策略也延續到了其他品牌之中。我們在江詩丹頓“伍陸之型”入門款所搭載的Cal.1326機芯上就曾見過類似情形,Cal.1326機芯和卡地亞的1904MC、伯爵1110P機芯都有著“親緣關係”。
在2019年,名士又推出了一款自產機芯——BM13-1975A。因BM12-1975A機芯的矽遊絲存在專利糾紛,BM13-1975A再次迴歸金屬遊絲,但還是配備有矽質擒縱機構。新機芯修改了單發條盒的尺寸,同時改進潤滑油,按照品牌的說法可以將保養週期提升至7年以上,是感知非常明顯的提升了。機芯分普通版和天文臺認證版本,即使是普通版也都會根據COSC的精密度公差範圍進行調整,確保每天誤差範圍在-4/+6秒。
名士BM13-1975A、 萬國Cal.32110、沛納海P.900 機芯對比
總的來說,在歷峰集團旗下品牌的“自產機芯”中,名士特色鮮明,其所主打的120小時長動力、防磁等特點頗為實用。儘管受制於專利糾紛,BM13-1975A放棄了矽遊絲,但機芯仍然具備相當可觀的防磁能力。相較於同集團品牌的自產機芯,結合名士的產品定位及售價,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價效比的選擇了。(圖/文 腕錶之家 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