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 通訊員 林曉瑩
12月23日,浙江工商大學數字化改革暨數字高校成果釋出會在杭州召開。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峰、浙江省大資料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蔣汝忠、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鬱建興出席活動並致辭。浙江工商大學副校長、資訊長(CIO)金楊華,浙江移動資訊系統整合有限公司總經理錢軍波,浙江工商大學師生代表和相關技術公司代表出席釋出會。浙江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軍主持釋出會。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世界範圍蓬勃興起,數字化和全球化、城市化一樣,已經成為本世紀以來的世界性趨勢。”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峰說,浙江工商大學的數字高校建設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對學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字化改革實踐表示肯定。他指出,高校更應以更積極的姿態聚焦“教書育人”的核心業務,助力學生的多樣化個性化成才成長,從而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辦學水平。
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鬱建興指出,在數字化改革大潮中,高校不能缺席,不能成為短板。高校數字化改革的目標是透過服務流程再造推動師生辦事便捷化,透過數字技術實現高校治理現代化,不僅推動部門、學院之間協同,而且前所未有地提升縱向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時,還要探索未來大學形態,讓大學從知識教育為主轉變為以創新教育為主。比如用“一件事”“一張圖”讓師生從繁瑣的表格中解放出來,不僅能更好的找到學習、教學、科研資源,還能提升學校的整體智治,推動學校治理實現從數字化、智慧化到智慧化的轉變。
為深入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和“教育強國”戰略,2020年9月浙江工商大學啟動“數字高校”校長工程,打通系統間資料壁壘,豐富校園中數字化應用場景,數字賦能的治理結構正一步步成熟。一年多來,學校按照“一事一庫一圖一生態”框架,貫通校內各業務系統,夯實線上、線下、掌上、自助“四位一體”服務架構,將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進行整合,為全體師生提供各項移動智慧服務。
“我們的數字化改革具有系統和專班需求兩個特色,從‘點’上抓建設,形成系統的頂層設計和一個整體框架,也就是一系列的工作路線圖。”鬱建興說,數字化建設不是傳統的回應需求,要以需求為導向,還有預測需求,甚至追求致力於去引領需求。
在專案路演環節,浙江工商大學副校長、資訊長(CIO)金楊華髮布了學校數字化改革成果暨數字高建設的幾項成果。作為浙江工商大學自主研發的“一碼通辦”創新應用,實現了相關業務系統的深度融合和各關聯流程的無縫對接,融合學工請假系統、雲戰疫系統、一卡通系統到“我的商大”移動端,形成統一的商大校園碼,該二維碼結合疫苗接種、杭州健康碼、入校審批、請假、出省報備、一卡通消費等各類事件資訊,有效支撐了常態化防疫。
金楊華說,師生身份資訊保安是校園資訊化基石,學校用專屬的動態加密技術實現了對身份資訊的“高安全”保護,還透過“一碼通辦”數字化應用場景,極大方便了師生日常門崗核驗、食堂就餐、自助服務等場景,“這個服務於今年8月份上線執行,日均訪問量達到 4萬人次,就餐、門崗的掃碼平均訪問時長1秒,以每次節約師生時間10秒計算,日均節約100人時,相當於節約了12位員工。”
從有卡到無卡,從一卡通到一碼通,浙江工商大學數字化改革正在改變新一代高校師生的體驗,為師生帶來更加便捷、舒適、資訊化的生活環境。而這些都只是浙商大數字化改革的一個場景體現。浙江工商大學師生之家校園MIX智慧綜合體是學校推進“整體智治”,建設數字高校的重要視窗,辦事大廳建在在學校學生活動中心,目前已入駐14個部門,集中提供校務服務事項120餘項,自助服務130餘項。今年9月開始試執行至今,透過“線上辦、掌上辦、移動辦、線下辦”服務,已完成13萬項業務。
尤值一提的是師生之家校園MIX智慧綜合裡面的“商大駕駛艙”,讓不少人大開眼界,駕駛艙基於智慧一體化資料中臺,涵蓋學校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教師發展、社會服務和校友工作等內容,構成“師生一件事”執行中心,實現“一屏統攬、一網通辦”,實時掌握各類無差別辦理情況、師生評價情況。只要你想知道的,學校的“家底”都能在“駕駛艙”上一鍵查詢。
按照浙江工商大學“十四五”時期數字高校建設規劃,實施“精準關愛”行動被列入重點。如今,構建學生成長、教師發展、綜合治理、校友服務等四大跨場景應用服務體系均已上線,其中“訴說與傾聽”師生餐敘、師生交流、鴻雲朋輩、專業解惑四個場景子應用深受學生喜愛。“訴說與傾聽”師生餐敘先期上線半個月,已有1000餘名師生參與其中。
應用對學生個體事務進行最小顆粒精塑,為學生提供系統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校長鬱建興看來,以學生為中心,樹立系統思維,畫出最大的數字同心圓是實現學生多維度成長、師生多層面互助、學生事務一體化、基層行政真減負、校園平安無死角的數字高校應用場景序列。
釋出會上,鬱建興還解析了浙江工商大學在數字時代高等教育新形態的戰略定位以及探索方向。他表示,數字高校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看似只針對簡單的校園場景,但其實是以校園場景為核心,解決一個更綜合的、小型的社會社群問題。未來,學校將朝著環境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教學數字化全面升級,將數字化深入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各類場景,豐富學生的數字技術理論素養和實踐運用能力,以數字化推動開放大學建設,助力終身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