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武俠小說和古裝劇中,鶴頂紅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是個叫人聞之色變的毒藥。
它和斷腸草和見血封喉一起被稱為古代三大毒藥,而鶴頂紅名列榜首,有“萬毒之王”之稱。
在大臣犯錯的時候,有的皇帝會賜給他鶴頂紅;在反派人物鬥不過別人的時候,也會在對方的酒中放入鶴頂紅;甚至當有的夫人紅杏出牆,為了達到長期跟姦夫在一起的目的,也會用鶴頂紅要了丈夫的命。
因為鶴頂紅毒性非常高,一旦服用很快就會死亡,而且還無藥可解。
所以現代人在試圖說明一種東西有毒的時候,也會用它來做類比。
比如,媒體在說黑心“土榨油”含致癌物毒性,對人體有害的時候,說它相當於鶴頂紅N倍;甚至有一首歌,名字就叫《鶴頂紅》,用鶴頂紅來比喻人一旦愛對誰動了真情,就會刻骨銘心、難以自拔、無可救藥。
那麼,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它的成分是什麼,毒性到底多恐怖?
鶴頂紅的俗名叫砒霜
說起鶴頂紅,是個很文雅的名字,對很多人來說似乎有點神秘和深奧;但是說起它的俗名來,我們都不會感到陌生。
尤其是中醫業內人士,或者是學過、接觸過中醫的人,對它再熟悉不過了。
其實鶴頂紅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顧名思義它跟霜有關,外觀是白色的粉末。
遠遠看去,就像晚秋和初冬的霜,因此得名砒霜。
砒霜也叫信石;也叫紅信或者白信。
它的原料是礦石,顏色是淡紅色的,所以叫紅信或者紅信石;而其成品顏色是白色的粉末,所以也有人管它叫白信。
砒霜的正式名稱叫砷,其分子式是As2O3。
砒霜是一種砷化合物;它的化學名稱是三氧化二砷。
砒霜的主要原料是什麼?
其主要原料是礦石,比如紅信石。
紅信石是一種大小各異,規則不一的礦石,其顏色也不都是紅色,還有粉紅色的。
而且信石也不是純色的,往往帶有黃色和褐色的彩暈。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自然界中,含有神元素的礦石有數百種之多。
信石是雖然有毒,但是外觀非常好看,像絲絹那樣,具有光澤。
信石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乍一看跟水晶玻璃沒有區別;其硬度也非常低,輕輕撞擊就會破裂。
砒霜是怎樣合成的?
我們知道信石可以製作砒霜,不過它不是單純的一種信石製成,一種信石裡的砷含量較低,需要提純。
概括地說,砒霜是雌黃和雄黃等含砷礦石加工合成的。
雄黃也是一種礦石,俗稱石黃,也叫黃金石,或者雞冠石,外觀是橘黃色粒狀固體或橙黃色粉末,質地較軟,也非常脆。
雌黃也是一種礦物,是硫化物類礦石,外形跟雄黃稍微有所不同,雄黃是粒狀和粉狀,雌黃則是有塊狀也有粒狀的,是不規則塊狀。
雌黃的顏色有三種,一種是紅色,一種為橙紅色,還有一種是橘紅色。
雌黃的外觀具有美感,乍一看就像金剛石那樣,閃閃發光,簡直可以以假亂真;但是其硬度跟金剛合相比就差遠了,脆弱得很,一碰就碎,現出原形。
雌黃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3S2),雄黃的主要成分為四硫化四砷(As4S4)因為兩種礦石所含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含量不同,所以古人把硫和砷元素含量低的礦石叫雌黃,含量高的叫雄黃。
《土宿本草》雲∶陽石氣未足者,為雌;已足者,為雄, 相距五百年而結為石。造化有夫婦之道,故曰雌、雄。
而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則認為,生在山背陰處的礦石叫雌黃,生在朝陽處的叫雄黃。
無論怎麼說,加工砒霜離不開雄黃和雌黃。
現代人制作砒霜的流程是,將幾種砷礦石粉碎,之後進行氧化焙燒,對生成的氣體進行除塵、冷卻,之後得到的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
因為砒霜是毒藥,屬於危險品,古人如何製作砒霜很少見於書中,也不會輕易查到。
但是砒霜的製作過程跟現代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將擊中含砷的礦石粉碎,進行高溫燃燒,最後提純。
為什麼要深加工?
我們知道無論是雌黃和雄黃,都含有一定量的砷,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經過那麼複雜的工序?
因為砒霜是一種毒藥,無論什麼毒藥,必須是無味或者味道很淡的,這樣可以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服下;否則的話就會被人很輕易地感覺出來,達不到害人的目的。
當然砒霜也有藥用價值,即使是治病而用,藥味也是越淡越好。
而不經提純的雌黃中的三硫化二砷,以及雄黃中的四硫化四砷,都是有味道的;準確地說,是一種臭味。
正是因為它們有味道,古人才用雄黃酒祛除昆蟲和動物。
看過《新白娘子傳奇》的人不會忘記,法海為了拆散白娘子和許仙的姻緣,讓許仙把雄黃酒帶到家中,結果讓白蛇現出原形,這說明蛇是怕雄黃的,也說明雄黃是有味道的。
而經過加工製作變成的砒霜,主要成分成了三氧化二砷,不但沒有刺鼻的味道,而且根本就沒有異味,無論是放在飯中還是加到酒裡,都能達到殺人於無形的目的。
砒霜有多毒?
砷為什麼會殺人?
人攝入砒霜之後,人體中的砷就會迅速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讓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缺少ATP,在短時間內死亡。
那麼ATP又是什麼?
ATP全名叫腺苷三磷酸(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連線而成,水解時能釋放出較大能量,滿足人和其它生物的需要。以抑制呼吸酶,造成細胞內窒息
人一旦失去了腺苷三磷酸,呼吸酶就會得到抑制,人體內的各種細胞就會窒息,器官就會衰竭。
臨床的表現是,剛開始的時候胸悶、心悸、心率加快、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之後會呈深昏迷狀態,呼吸淺快,陣發性抽搐,甚至強直性痙攣直至死亡。
這個過程非常短暫,一定量的中毒之後很快就會死亡。
古人在什麼時候發現了砒霜?
中國至少在晉朝就發現了砒霜。
晉·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卷之三】 : 大黃四分綠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
同章節還有:“其葉亦可制砒霜粉尤妙矣……。
而關於類似砒霜中毒的記載,則出現在宋代。
南宋司法官史宋慈著作《洗冤集》中,有關於驗毒的描述:“若驗服毒,用銀釵”;如果中毒而死的話,銀釵是黑色的,反之是白色的。
因為砷礦是製取砒霜的原料,而砷礦都含有硫。
雖然經過了提煉,但是古代製取砒霜的工藝粗糙,製得的砒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硫化物殘存。
而硫化物與銀針相遇之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硫化銀是黑色的,附著在銀針的表面,銀針自然就會變黑。
明代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石部·第十卷》中更有關於砒霜的描述:“砒乃大熱大毒之藥,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許死”。
歐洲人對於砒霜也不陌生,不過最初他們並沒有把砒霜當做謀殺的手段。
18世紀的歐洲人把砒霜當做美容和保健品趨之若鶩,而少量的砒霜對人體的五毒的。
到了19世紀,歐洲個別人開始用砒霜進行謀殺,比如貴族為了早點得到鉅額遺產,向自己健在的父母或者法定第一繼承人投毒。因此那個時期,砒霜又被稱為“遺產粉”。
當然,砒霜也被用於政治謀殺;法國皇帝拿破崙據說就是死於砒霜慢性中毒,因為人們在他的頭髮中發現了大量的砷元素。
砒霜為什麼又叫鶴頂紅?
在中國人看來,鶴是吉祥物,古人松鶴延年、鶴髮童顏之說。
既然砒霜是毒藥,為什麼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之所以如此,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部分砷礦石是紅色的,鶴頂也是紅色的,兩者顏色相似。
二是因為毒藥都是偷偷下的,需要隱蔽,給砒霜起這樣一個吉祥的名字,是在說明毒藥在中毒者服用的時候是毫無覺察的,是把毒藥當作好東西來食用的。
表面看起來沒有什麼危險,但能要命。
其實砒霜也是一種藥物,能治病救人。毒藥就是毒和藥的結合體,就看用的人是什麼初衷。
比如含砷的雄黃本身就是一計中藥,可以解毒、殺蟲、祛痰(慎用);砷的化合物例如撒爾佛散是廣泛用於治療梅毒的特效藥(它最終被磺胺製劑和其他抗生素取代)。
亞砷酸(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1999年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為二類新藥,2000年9月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特批正式上市。
但是服用相關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食用,超量或者長期使用會引起中毒甚至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