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除了一副好身子板,擁有一口好牙也是很令人羨慕的。牙口好使的話,除了吃嘛嘛香,保證營養,還對大腦健康有好處!
今天,呂大夫跟您說一說口腔健康與認知障礙的關係。
牙周炎與阿爾茨海默病
牙周炎可謂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口腔問題了。最早可以沒有什麼表現,只是刷牙時容易出血、口腔異味比較重、牙齦紅腫些。
但它會慢慢發展,最後導致牙齒鬆動、過早脫落。很多人還沒老,早早地牙齒就殘缺不全了,多半是牙周炎的結果。
除此之外,與正常人相比,慢性牙周炎患者發生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更高(阿爾茨海默病是認知障礙最常見的病因);而且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比正常同齡人更差,牙槽骨丟失更多。
動物實驗發現,口腔炎性疾病促進小鼠大腦中Aβ沉積增加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加速神經元退變。這說明,牙周炎與認知障礙確實存在互相影響的關係。
牙周炎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途徑包括:
1.口腔炎性疾病透過受損的血腦屏障路徑影響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
2.牙周的病原體經嗅神經和三叉神經到達中樞神經系統;
3.口腔微生物或有害物質間接透過鼻腔進入顱底引發腦內病變;
4.口腔致病菌與腸道微生物紊亂存在關聯,所以口腔炎性疾病還有可能透過微生物-腸-腦軸路徑影響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發展。
口腔衛生與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嚴重認知障礙患者晚期的常見併發症,其誘因除了進食或飲水嗆咳、咳嗽反應弱、全身抵抗力差外,還與口腔衛生有密切關係。
當老人發生嗆咳的時候,食物、水、唾液,連同口腔內的細菌被一併吸入氣管,進入下呼吸道,突破了身體的防禦能力,就可能發生吸入性肺炎。
有時候旁觀者能發現老人明顯嗆了一下,叫顯性誤吸。而更多的情況下,老人並沒有明顯的嗆咳動作,甚至在睡眠中,含有致病菌的分泌物微粒也會不知不覺被吸進肺裡,這種情況被稱為隱性誤吸。
不注意口腔衛生的老人更容易發生吸入性肺炎,而維護口腔清潔可以事半功倍地預防肺炎。
有研究顯示,每天刷牙、用棉籤擦拭口腔內表面、漱口水漱口等口腔衛生策略可以使住院老年患者發生肺炎的機率下降89.7%。
缺牙與認知障礙
缺牙也能增加痴呆風險?
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發表在JAMDA上(IF 4.367),研究人員在6個數據庫中(截止至2020年3月1日)透過系統回顧,縱向分析了牙齒脫落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
結果顯示每多掉一顆牙,患認知障礙及痴呆的相對風險就增加,無牙的參與者面臨的認知障礙及痴呆風險更高。然而,這種風險在戴假牙的老年人中並不顯著。
每天刷牙、飯後漱口、定期護理牙齒、清除牙菌斑,保持口腔健康可以預防口腔炎性疾病和認知能力下降。
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自我照料能力差,如果還能自己刷牙,則要記得提醒他;倘若已經不會自己刷牙了,照料者可以靈活採取為其刷牙、餐後漱口或喝白水、棉籤擦拭口腔等手段,儘量保持老人口腔清潔。
作者介紹:
呂繼輝、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北京老年醫院精神心理二科 主任
擅長老年認知障礙和其他老年神經精神疾病(各種病因型別痴呆、老年抑鬱、老年睡眠障礙、老年譫妄等)的診斷和治療。曾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附屬Bankstown-Lidcombe醫院老年醫學中心接受職業培訓。是北京腦重大疾病研究院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所兼職教授,北京市衛生系統215高層次人才,北京市衛生系統“十百千”百層優秀人才。曾獲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人文醫生”、北京醫師協會主辦“第六屆北京優秀醫師獎”、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