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以往討論過很多次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其實主要就是債務壓力的問題。那債務壓力是怎麼形成的呢?
一、地方債務的產生
首先就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灶吃飯”。原來是中央財政一本賬“統收統支”,各地政府所有的收支是中央財政統管的。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嚴重財政赤字危機的壓力下提出了“分灶吃飯”,也就是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級承包,這也就意味著地方缺乏稅源就要儘可能地利用地方行政權力控制各種它能控制的資源,並且把這些資源經濟化。這其中也包括地方鼓勵和保護鄉鎮企業的發展、縣域經濟崛起等。這樣就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公司化競爭。既然是公司,當然就會有債務。
我們國家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宣佈過“既無外債也無內債”。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又爆發了嚴重的債務危機,1974年我們的赤字突破了100億,那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一旦赤字嚴重,就必然轉化成發債或壓開支。剛開始還是壓減開支,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不能再壓減開支了,就變成發債。但這個時候主要還是中央發國債彌補開支差額,地方則是靠政府公司化直接佔有資源變現收益。
所以債務問題從根本上說,與我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進入赤字危機有關。不要說我們沒有周期性危機,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指出週期性危機規律,在我們自己發展的經驗過程中同樣是可以使用的。當然,我們做的經濟週期的歸納和分析是初步的,我並不認為它很完善、不可挑剔。所以歡迎大家來批判。
總之,我們國家的債務問題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惡化的,由此演化成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財稅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公司化。公司化就一定會有投入、產出和風險,既有風險收益也有風險成本,所以中國的債務就由地方政府公司化開始,接著迫使中央政府也不得不公司化。並且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愈演愈烈,變成了一種競相負債的趨勢。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內部原因。比如1979年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導致財政補貼性開支增加,中央的赤字越來越嚴重,也沒有能力投入,那就沒有辦法擴大再生產,也就沒有了就業。當幾千萬知青回城沒工作,那治安就變差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根據實際做出一些調整。不僅面對幾千萬回城知青這個龐大的失業人群,而且城裡每年至少上千萬的新增就業無法解決,怎麼辦呢?
那就只好“機關院校開啟大門辦三產”。就是原來由行政管控的原材物料變成了可貿易的原材物料。於是就形成了兩軌制:一條軌是行政計劃,另一條是市場軌,也就是把計劃外的原材料拿到市場上去交易。因為能夠進入市場的份額很少,所以市場價格高起,造成通貨膨脹,由此而形成了經濟秩序的混亂,市場秩序的混亂。而我們如果只用微觀經濟學的教科書根本沒法解釋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兒。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得不高價購買原材料,造成企業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於是企業進入三角債。同時,因為全社會通貨膨脹,所以銀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否則老百姓就會擠兌。當銀行提高利率後,實際市場利率差不多到了二三分,這就意味著全社會進入了高利率。所以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市場秩序混亂,一系列的對應措施又不得當,就演化成了1988-1989年的惡性通脹加三角債這樣一個滯脹危機局面。所以要討論債務是怎麼來的,就要把根源搞清楚,光說政府的開支太大導致了負債,那是不行的。
二、債務危機的惡化
1989年,美國帶領西方國家全面制裁中國,導致所有外資全面撤出,而這種“硬脫鉤”並不是今天才有的。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第一次對中國實行硬脫鉤。幸虧第二年蘇聯援助進來了,我們還有工業投資。接著1960年蘇聯援助全撤,美、蘇兩國對我們都硬脫鉤了,那我們就只好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過緊日子還債。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我們才宣佈既無外債、又無內債。所以這個過程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我們不必刻意用意識形態去解釋。如果是做經濟研究的人,就只需要負責地把這個過程講清楚即可。
可見,1989年是美國第二次制裁,那中國就只好增加發債。我記得當年第一次發債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當時只發了40億元國債,而且當時應該是20億元國債面向社會,剩下20億元是強制性地攤派給了全體機關幹部。
對於發債,我們一開始是很謹慎的。但是因為遇到1989年美國製裁,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嚴重經濟蕭條,在既沒有貿易盈餘又沒有外匯儲備、且財政嚴重赤字的情況下,也就只有發債了。由此,國債從40億翻到了500億。如果不發債就沒有補虧能力了。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發的還是中央債,直到進入21世紀才允許地方發債。
我們從40億到500億這個階段發的是中央債,那我們的地方債是怎麼形成的?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財政赤字嚴重到發債也解決不了了,因為發1塊錢債只能用3毛,剩下的7毛要去還舊債。為什麼債務越來越嚴重了呢?因為當時沿海地區已經變成了“三來一補”的發展模式。“三來一補”就意味著裝置進口、原材料進口,這就引起了一個更大的衝擊,使得我們幾十年來形成的工業體系的下游市場沒有了,進而使上游市場也沒了。比如上游生產裝置,但是下游的加工廠不用你生產的裝置了,改為進口裝置了。而那時候因為經濟非常困難,所以進口的還是二手裝置。於是上游的工業體系開始衰敗、關廠、倒閉。那個階段還有很多人認為“造飛機不如買飛機,買飛機不如租飛機”。所以產業上游被打斷了,在那個年代開始形成了嚴重的失衡結構。
因此,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形成了嚴重的財政危機。銀行、外匯、財政都是嚴重赤字,這些最後都轉化成了債務。到了九十年代後期債務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時,中國盤點自己的金融,發現中農工建四大銀行的不良資產佔比高達1/3,這也是被財政接手的債務。
這就導致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一個危困局面.等再起步的時候,主要措施就是1998年第三次國債成規模的擴張,從上一屆的500億元增加至1380億元,翻了兩倍多。所以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真實過程,債務也就是在這麼一個艱難的生存環境下一步步地累計起來的。
三、解決途徑
但也要看到,我們是發債投資。而發債投資所造成的一個客觀結果,按照國家發改委寧吉喆副主任講的那句話:“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1380萬億設施資產,就看你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啟用這些資產”。我們現在的GDP大約100萬億左右,債務大約300萬億左右,相對1380萬億設施資產而言只能算個零頭。如果對應的實體資產需要用大量的資金去使它貨幣化、使它交易起來,就像我剛才說的,要真正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實現城鄉融合,才會有大量投資下鄉,去跟鄉村的資源性資產結合,才有可能吸納貨幣。而金融資產還會成倍擴張,那就是300萬億債務,對應600萬億金融資產;如果再用600萬億金融資產加1380萬億的設施資產總共2000萬億,對應的債務佔比有多少?所以,很多事都取決於我們怎麼做。
如果非要把美國的債務概念搬到中國來,那就不對了。美國債務是消費性負債,我們國家是生產性負債,是大規模基本建設負債,是為了拉動經濟。債務也許是一個禍害,也許是一個機會,看你怎麼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