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綜合訊)馬來西亞多州上週六發生嚴重水災,至今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是2014年大水災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專家認為,這次洪災不能全歸咎於氣候,人為因素如國家天災管理機構及國家安全理事會沒有迅速行動,才是災情慘重的禍首。
馬國上週六發生嚴重水災,在受影響的其中一個住宅區,多輛汽車浸泡在水中。(路透社)
一名受災男子決定拿一張椅子,坐在遭洪水淹沒的道路上。(法新社)
根據馬國官訪媒體馬新社昨天的資料,雪蘭莪及彭亨州災情最嚴重,分別已通報20人及七人喪命,另有多人失蹤,死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吉蘭丹、彭亨、登嘉樓、霹靂和柔佛曾在2014年發生嚴重水災,造成21人死亡。
雪州博特拉大學環境科學副教授哈麗莎阿都拉曼指出,雖然氣象局已發出巴生河流域(雪州及吉隆坡)與其他地區會有持續降雨的警告,但雪隆地區有關當局卻沒有發出洪水預警,導致水災來臨時民眾措手不及。
氣象專家阿茲佔也說,馬國有良好的水災警報系統,但國家天災管理機構、氣象局及水利灌溉局等卻沒及時向雪隆居民發出警報。“看看東海岸的丹州,他們有非常好的警報系統,你可以從面簿或其他管道獲得即時資訊,我不知道為何雪州不這麼做。”
國民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系教授弗雷多認為,雪州遭遇歷來最嚴重的水災,顯示半島西海岸也會經歷和2014年東海岸大水災一樣的嚴重災情,因此,政府有必要改善預警系統。“我們可以從這場災難中吸取的重要教訓是,在東北季候風季節,不僅是半島東海岸,西海岸也可能發生大水災……當局須重新評估預警系統,以及考慮每一種可能性。”
檳城理科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莫哈末沙尤迪認同,當局沒有吸取教訓,是水災不斷重演的原因。
連日來的豪雨導致馬國多個地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水災,儘管災情昨天稍微好轉,臨時疏散中心的災民人數增幅趨緩,但多個受災州屬河流的水位仍處於危險水平及呈上升趨勢,受影響的道路也仍未開放通行。
馬國國家天災管理機構昨天發聲明指出,截至昨天中午,雪州、丹州、登州、森美蘭、彭亨及吉打的210個地區仍受水災影響,共有83條聯邦公路和126條州際公路面對不同的問題,包括淹水、斜坡倒塌、道路坍塌、淹路和斷橋等。
另據社會福利局災難資訊網站,截至昨午4時,全馬共有404個臨時疏散中心,災民人數共6萬1667人,涉及1萬7238個家庭。
馬國軍人和救災人員使用木筏,將大批物資運送派發給災民的物資。(彭博社)
雪隆彭共137接種中心及一疫苗儲存中心無法運作
此外,受水災影響,雪隆及彭亨共有137個冠病疫苗接種中心及一個疫苗儲存中心無法運作,預計有2萬6600人受影響。
《中國報》報道,衛生總監諾希山昨天受詢時指出,受影響地區的冠病疫苗已轉移到其他衛生設施,目前疫苗庫存仍足以應付冠病免疫計劃的需求。“我們正監督接種中心的情況,一旦恢復運作,會盡快發出新預約日期給受影響的接種者。”
他也發聲明說,截至昨午3時,確診冠病的水災災民已累計至361人,不過當中沒有在臨時疏散中心感染的病例。
馬國昨天新增3519起冠病確診病例,包括100起境外輸入病例,其中有89起是馬國公民。這也是今年4月29日(72起)以來的最高紀錄。
馬國至今累計272萬8203起確診病例。死亡病例方面,週二通報57起,累計3萬119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