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黑人問題,本質上歸結於兩點。
第一是房地產問題,第二是貧富差距問題。
這兩個問題,歸根結底卻又是同一個問題。聯邦沒有足夠的行政手段使黑白人共居,沒有足夠的威權干涉市場。而偏偏族群爭端,又是非威權干預不可的。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資源配給,也是以房地產為中心的。房產稅高的地方,教育資源就好,治安好,社群氛圍就好。本質上這與“學區房”現象沒有半毛錢區別。
但問題是:少數族裔因為“貧窮”就陷入了惡性迴圈。
沒錢→買不起房→學校不好→社群壞小孩多→壞小孩帶壞好孩子→大家一起爛。
只有千分之一乃至萬分之一的人傑才能從糟糕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實際上,是貧富矛盾催化了種族矛盾。而聯邦無能,手段稀缺,就只能透過意識上的“政治正確”來壓制矛盾,從言論上壓制仇恨。這是遠遠不夠的。
新加坡其實早幾十年就看穿了其中關鍵。
財富都掌握在華裔族群手裡,那如何保證馬來族,印度人等等不產生仇恨呢?
就一個辦法,強制干預,介入到公民的私生活裡去。一個小區,必須住多少華人,多少馬來人,多少印度人。不跟你商量,也沒得商量。
混居打破了以房地產為中心的資源配置體系,讓每個族群受到的教育均等化,斬斷了貧困所帶來的惡性迴圈,充分增加了各族群的交流頻次。
如此方能治標又治本。